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光跃  张萌 《职教通讯》2012,(22):18-22
面向产业和行业链发展高职专业是专业创新和改革又一条新路子。目前,一些传统优势的高职专业发展正在走向低谷,专业培养面过窄,教学内容单一,自身建设和改革跟不上区域经济和产业调整的步伐。通过高职数控专业的现状调查分析,对高职专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提出基于产业和行业链的高职专业发展思路及其应对的措施,以期解决目前困扰高职专业发展遇到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式现代化旨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对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建设、“三链”融合具有积极意义。面向中国式现代化,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建设有利于整合优势资源、重塑质量评价和打破组织壁垒,为“三链”融合贡献力量。然而,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中仍面临治理模式尚待完善、统筹规划总体松散、独立发展能级偏低等掣肘因素,应建立办学市场化运行模式、构建跨学科综合教育体系、优化院校内部管理机制、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联盟,强力驱动“三链”高质量融合。  相似文献   

3.
地方本科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加快转型发展,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和创新的迫切要求。文章以大庆师范学院中兴通讯信息学院为例,阐述了地方本科院校面向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依托产业学院这一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形式,在如何做好顶层设计与理念更新,如何主动融入产业和行业需求等方面,探索和研究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的路径、策略、实践和成效,以期为转型发展下的地方本科院校产业学院建设与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广东省三次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就业结构特点,量化分析广东省高水平专业群与产业、就业结构的耦合度。研究认为广东省高水平专业群与产业、就业结构的耦合度比全省开设专业更高,指出面向新材料制造业、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信息服务、金融等行业的专业群与产业、就业结构的耦合度有待提高,提出建立专业动态预警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特色发展、推动专业内涵升级、重构专业群岗位能力体系和课程体系链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为农林院校的发展注入了动力,指明了发展方向。通过对《中国林业发展报告》(2000-2015)等相关统计数据分析,以历史的、整体性视野梳理上个世纪我国林业产业发展对林业高等教育的影响因素,研究了现代林业产业发展与中国林业高等教育之间具有的复杂的关联性,围绕当前林业院校正在推进的新农科建设提出了三点建议,即:(1)着力建构面向林业行业需求的"新农科"知识体系,推进知识链、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2)着力建构面向林业行业需求的"新农科"专业结构,推进专业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3)传承林业院校优良传统和办学理念,致力于为林业行业培养懂林爱林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工业机器人在汽车、电子、制造等行业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人才链和技术链是高职专业设置科学对接产业发展的重要纽带。文章首先分析了国内工业机器人的产业发展现状和专业建设实践,认为有必要建构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职专业集群,以突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技术人才瓶颈。其次,通过明晰人才链和技术链在产业链对接产业集群中的地位与作用,基于工业机器人产业人才链和技术链构建了高职专业集群。最后,对机电类相关专业率先开展了集群建设的探索实践,为高职专业集群内涵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区块链列为培育壮大的七大数字经济重大产业之一,但该领域的人才培养却缺乏系统化专业化的课程体系。从2020年教育部新增“区块链工程”本科专业开始,教育界开始从实践层面探索区块链人才的专业化培养。本文分析了区块链的价值底蕴、技术体系和教育现状,探讨面向新兴数字产业的区块链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理念,进而提出“区块链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和设置方案,以期对区块链专业的建设及人才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产业集群的"群""链"和"网络结构"三个特点,具体分析了产业集群对成人高等教育结构的影响。针对目前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的因结构不合理而缺乏竞争力、办学规范性较差、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整体性和综合性创新等问题,结合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需要,探讨了成人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原则、目标和基本思路。进而提出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策略:树立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以服务产业集群化发展为主要任务;面向产业集群优化专业结构;以大跨度学科集群体现聚合性和关联性;建设服务于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与产业协调发展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应有之义,高职教育的类型特色决定了其与产业的密切关系,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推进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教育链与产业链融合,主动服务产业升级和动能转换,促进高职教育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当下我国职业教育的政策导向。从三次产业和行业门类两个层面研究我国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对偏离度变化趋势进行预测,提出高职教育要面向乡村振兴战略、中国制造2025以及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优化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具体建议,以期为高职院校布局和专业动态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产业链概念出发,基于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空间链、孵化链五个维度探求青岛影视文化的全产业链发展策略。全流程优化影视产业价值链,演绎城市与影视的共生关系,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价值消费升级需求;全要素保障影视产业企业链,引进和培育影视文化企业;全配套完善影视产业供需链,形成有效而稳定的对接机制和价值交换生态系统;全地域统筹影视产业空间链,强化全产业链的集聚效应;全方位打造影视产业孵化链,推进“影视+孵化”战略,为影视文化企业提供全流程、全要素、全配套、全地域、全方位服务。  相似文献   

11.
孙岩 《教育教学论坛》2019,(23):229-230
本文旨在指出,医学生职业教育中英语语言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医学英语教学目的是为医学生一毕业就能积极地使用英语做准备。同时,医学生和教师作为相互促进的学习共同体,应该认识到医学英语教育是一个灵活双向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自2010年8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决定建设江苏开放大学以来,先后下发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对建设新型大学作出了重大决策。在执行改革试点项目两年中,江苏省教育厅两次上报建设方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专家组两次精心指导,而江苏省人民政府146号文件的下发,则标志着以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为基础建立开放大学,正式进入全面系统的实体建设阶段。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个人才大省,江苏为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江苏独特的地理文化,苏南、苏北的人才分布呈南强北弱之势。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苏南人才密集的现象,与该地区发达的经济密不可分,而教育则在两者之间扮演了一个关键角色。  相似文献   

14.
江苏开放大学的设置是政府的科学决策,课题基于当前的这一现实需要,在历史借鉴、国际比较、现实聚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江苏教育"省情"的实际,提出了江苏开放大学的设置方案。设置方案既体现时代性,又具有实践性,对于建立江苏开放大学,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胡亚民  万由令 《科教导刊》2019,(10):171-172
当今研究生在招考制度改革、奖助体系改革、培养模式改革等新形势下普遍面临着科研、生活、情感、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从而产生了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困扰和新问题。江苏大学结合平时工作,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传统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管理人员和职能部门的协调作用和联动机制,建立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双闭环"保障体系,对于高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处在转型阶段,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比分析了美国和加拿大高等教育的教学理论和教学体系,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角度探讨了国外高等教育的特点,对比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存在的相应问题,以期为进一步改革我国高等教育和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江苏作为全国的经济大省和强省,充分释放资本市场功能,对提升江苏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十分重要。在对江苏资本市场发展现状及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江苏资本市场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的产生、存续和发展,依赖于人们对外界物质资料的开发和利用。煤炭就是人类实现其自身发展最重要的物质资料之一。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地域辽阔、煤炭储量丰富的国家。我们的祖先早在先秦时代就发现了煤炭,在汉代已经将煤炭用于冶炼,宋代则开始大量用作生活燃料。到了明清两代,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江苏省地级市作为评价单元。构建了江苏省教育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的方法与原理建立了评价模型。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教育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发现江苏省教育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明显,提出了缩小教育发展差异的时策建议,以促进江苏省教育的协调发展,并最终实现江苏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十年来,MOOCs及其衍生物eMOOCs、xMOOCs等网络学习新现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给高等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为在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组建转型中的开放大学更是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以江苏开放大学环境监测课程建设和改革为例,结合课程建设、运行过程中的思考,提出适应当下的环境监测课程体系,期望建成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的优质课程资源,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适合全民终身学习及具有区域特色的开放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