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该设计以AT89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将机器人的机身关节用舵机代替,运用新型的PVC构架相连接。该设计分别从硬件和软件部分对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进行分析,机器人的硬件部分包括存储模块、舵机的驱动控制模块和防碰撞模块等。软件部分采用分时复用法,运用PWM信号驱动器,对电路进行有机控制,进而完成对类人机器人系统的整体设计,最终制作出符合要求的类人机器人。经实验验证,该系统达到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六足仿生蜘蛛机器人的体系结构特点,设计了基于无线PS2手柄控制的六足仿生机器人多路舵机控制结构,采用32路舵机控制板、高扭矩舵机MG995实现了关节运动控制,基于控制板上位机开发运动步态实现了机器人一个步态周期内的直线行走、定点转弯运动。实验验证了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根据人体的形态特征和仿生学原理,设计接近于人体尺寸比例的机器人结构,并应用自由度最少的原则设计了符合机器人功能要求的自由度配置方案,设计了一个舵机的驱动器,可以与上位机进行通信,实现对人形机器人的控制,该驱动器可以把上位机发送的指令转换成控制舵机的信号.实验证明:人形机器人能够完成相应的动作,实现机器人的舞蹈演示.  相似文献   

4.
仿人机器人稳定行走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在线控制理论的仿人机器人稳定性控制方法,分析了扩大支撑多边形的稳定控制方法和机器人落地减振控制等策略;推导出了仿人机器人上楼梯过程中发生失稳时机器人移动方向的角度改变量和落地点的移动距离.这些控制方法使机器人在行走的整个过程中,特别是在地面不平整以及摆动腿落地瞬间冲击力较大时也能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舵机控制器在机器人控制技术中有重要应用,其性能优劣直接关系到多舵机系统能否正常工作。为解决采用控制芯片设计的舵机控制器多路数输出和高精度之间的矛盾,设计了一种新的舵机控制器,硬件采用高性能STC15F2K60S2单片机,在最大限度内缩短了中断服务时间,PWM波控制精度可达0.5us;软件采用分时复用思想,PWM波在20ms的信号周期内输出路数多达32路。经仿真软件验证,该设计在保证控制路数足够多的前提下极大提高了控制精度,并成功应用于7自由度持镜机械臂控制。  相似文献   

6.
机器人的研究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其中类人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尤其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并成为智能机器人领域中最活跃的研究热点之一。研制与人类外观特征类似,具有人类智能、灵活性,并能够与人交流、不断适应环境的类人机器人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之一。本文阐述了采用了PIC系列单片机对机器人各功能子系统进行控制的同时,通过对舵机的优化控制使机器人具有多关节协调运动模仿人类动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工业机器人综合了机械、自动化、计算机等多学科技术,是智能制造系统中的重要单元。在课程实践中,将工业机器人作为一种机电产品进行系统设计和控制操作。基于ABB六轴工业机器人实验平台,以企业工程应用和自主设计任务作为创新性设计实验项目内容,进行工业机器人三维建模、控制系统设计、程序开发和动作执行。在工业机器人课程中应用后,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工业机器人基本理论和项目开发,培养了学生的设计开发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并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工业机器人单元在智能制造系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微小弹体舵机控制系统对位置伺服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设计了以FPGA为控制器的新型数字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FPGA作为核心控制元件、舵机作为基本的执行机构,搭建了具体的硬件电路,对舵机控制硬件电路及其控制逻辑进行了详细阐述,并说明了该控制电路的具体应用实现。提出了一种分时成组原理,利用这一原理,实现了一种基于FPGA的舵机控制用PWM信号生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舵机控制器不仅控制参数设定方便、控制精度高且稳定性好,而且增加了系统使用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医院自动取药机器人样机是一种新型的自助取药模式.自助取药机械手作为执行部件,具有根据信息识别药物位置及种类,根据信号提取一定数量的药物的功能,系统利用滑台运输药物到控制台是安全传输的关键.应用蓝牙无线传输技术进行远程控制,并通过舵机控制整个机械手的工作速度,验证了机械手设计的合理性,完成自动取药机器人样机的制作.最后,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精度高、稳定性好,目前将该方法成功运用于自动取药机械手设计中.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农业自动化程度,设计一款柑橘采摘机器人.机械结构由串口舵机控制的六轴机械臂和履带车底盘组成,在夹爪处安装双摄像头分别实现无线图传、柑橘识别及定位,在摄像头集成板上设计光照检测和灯光控制电路对识别环境进行自动调光.设计了遥控手柄,可对机器人进行手动控制和参数校正,采用PID算法和运动学逆解并通过与摄像头通讯实现目标自动抓取.反复实验验证表明,该柑橘采摘机器人抓取成功率高,稳定性好、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1.
WANG Rui;WANG Yuan;WANG Rui-fang;LIU Na;WANG Nai-feng;QI Jing-wei;AN Xiao-ping(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ohhot,Inner Mongolia 010018,China)  相似文献   

12.
传感器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对于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和开发创新思维有着重要作用,针对传感器课程知识结构陈旧、不能适应新型传感器器件应用和技术发展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的角度,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探讨。提出通过增加新型传感器、物联网和无线传感网络方面的技术知识,采用理实一体、项目式教学方法,改变验证性实验的操作模式,加强综合性实验、创新型实验等措施对现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以工程教育认证的"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为核心理念,对三峡大学机械类专业教学管理模式进行探索研究,构建新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适应于"双一流""新工科"背景的教育教学理念,完善教育过程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为三峡大学机械类专业通过专业认证提供教学管理保障。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平台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最初的点播式教学到现在的互动式教学,网络平台也在不断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在内容和互动方面利用好网络平台实现医学生物化学的教学目的与效果。其中,微案例的使用丰富了网络平台的内容,使学生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同时,本文也从三方面论述了如何帮助和推动学生用好网络平台,相信能为使用网络平台的读者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生物化学教材与教学方式都是将生物化学知识分解为各知识点进行讲授,这样虽然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各知识点的内容,但对整体掌握生物化学,并将之融入完整的生命体是不利的。因此,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纵向教学就很有必要了。本文主要通过几个实例及分析,阐述了纵向教学方式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其应用,相信能对提高生物化学教学效果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研究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医内科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与传统教学对学生批判思维能力提升的效果,为中医内科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完善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批判性思维量表对实验班和传统班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实验班学生批判性思维量表总分、寻找真相、分析能力、求知欲、认知成熟度、思想开放、系统化能力、自信心得分明显高于传统班学生(P<0.05);实验班的临床应用题显著优于传统班(P<0.05),而两班的客观题期末考试成绩相似(P>0.05)。结论: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医内科研究生教育能促进医学生临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础。以本科生为主体的大学生创新实验,通过学生自由结合,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申报,独立组织实施,分析处理结果和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挖掘其天赋和潜能,为其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笔者以在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进行的大学生创新实验为例,分析大学生创新实验中学生们的实验成果和收获,浅谈大学生创新实验对提高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培养医学拔尖人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临桂王氏家族自始祖王云飞迁桂,至王鹏运已历五世。王云飞以下其子王会、其孙王诚立二代因家贫等原因无力返乡参加科举考试,故未曾出仕,至王必达一代始以临桂县籍应试,一门科第鼎盛。其中王必达中举后,因军功以出仕,官至兵备道。王鹏运之父必达有诗集传世,其诗歌创作成就颇高,王必达的言传身教对王鹏运的人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与坚定,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高校应从思想认识、实践操作、体制机制保障三个层面,系统构建包括教育主线、教育内容、教育资源、教育方法以及制度保障等在内的理想信念教育体系,确保新时代大学生"心中有信仰""脑中有认知""脚下有力量"。  相似文献   

20.
E-learning平台作为一个方便易用、功能全面的教学互动平台,已经在越来越多的高校中得到了广泛使用,但是如何发挥好该平台的互动功能,提高学生进行互动学习的积极性,一直是平台使用过程中的难点。本文笔者将自己多年使用E-learning平台进行互动教学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从"重视度的提升、习惯的养成、榜样的力量和角色的转换"这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使用E-learning平台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