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画中有高山流水,却不表示他们在高山上:画中有兰花,也并不真地摆盆兰花。只是一种意境,一种象征。高山流水,寓意其二人是知音,兰花寓意其间的君子之交。  相似文献   

2.
古筝袁莎     
知音在童年颠簸的学艺路上是它依偎着你柔弱的身躯在世界辉煌的舞台上你又用它弹奏出动人的旋律中指轻轻一勾勾出多少成功的喜悦食指轻轻一抹抹去几许苦涩的记忆午夜时分,它和你一起品味蕉窗夜雨渲染出的意境解冻时节,你和它一起赞叹春到湘江的澎湃与壮丽有人说,古筝是传承文明的载体有人说,古筝是抒发情感的乐器在你眼里,它是信念,是知音它是你生命中永恒的唯一  相似文献   

3.
今年5月18、19日晚,在北京参加了印度文化节之后,印度桑甘姆爵士乐团来到春城昆明访问,在云南艺术剧院作了两场精彩的演出,受到热烈欢迎。晚会上,印度艺术家们演奏了著名作曲家、钢琴家路易班克斯先生专为这次文化节创作的《中国丝绸》以及《和平》、《重逢》、《成功》、《珍珠》和著名作曲家拉玛·马尼夫人作曲的《印度传统歌曲》、《黎明》、《光》等作品。爵士乐曲《中国丝绸》用钢琴、萨克管、电贝斯和木鼓、罐鼓、电子鼓模拟中国传统乐器小京锣、碰铃、洞萧、琵琶,令人不禁联想起中国汉代从成都经昆明通往古印度的南方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4.
程鹿峰 《世界文化》2008,(10):18-19
1875年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的歌剧《卡门》首演于巴黎歌剧院,演出后舆论界褒贬不一,而一向热衷于风流激情的上流社会的观众却接受不了《卡门》的风骚撩人,放荡不羁,大肆抨击《卡门》的内容是道德败坏的,音乐是乱七八糟的。从此,在巴黎剧院的剧目中《卡门》消失了长达8年之久,只有一些有识之士如著名哲学家尼采,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等对《卡门》大加赞赏,  相似文献   

5.
18世纪,欧洲音乐界人才辈出,音乐家之间流行一种文雅的相互竞赛的风气,即彼此当众演奏乐曲来一决胜负,有人称之为“音乐决斗”。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四次。 第一次“决斗”发生于 1709年,德国作曲家亨德尔来到罗马,在红衣主教主持的演奏会上崭露头角。当时,意大利羽管键琴作曲家斯卡拉蒂也是演奏会的座上客,他俩曾在威尼斯同窗学习过。在一次社交活动中,两人相遇,宾客们要求他们进行一次“决斗”。第一轮演出,先由斯卡拉蒂弹奏,全场鼓掌,再由亨德尔上场,也获得掌声不绝,彼此难分胜负。第二轮比赛时,亨德尔先上场,曲终后…  相似文献   

6.
格里格是挪威最受人爱戴、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德彪西称他的音乐为“一颗犹似充满雪花的粉红色的夹心糖”,虽然这种说法出于讥笑,但却是一种无可否认的事实。格里格本质上是一位抒情的微图画家,他把富于浪漫色彩的甜蜜和一种被称之为北欧人的特性融合到一起。他决非第一位斯堪的纳维亚民族主义作曲家(尽管有时人们常常这样称呼他),但他确实是第一位赢得广大欧洲听众的挪威作曲家。他的钢琴小品演奏时所需要的那种技巧上的质朴无华使他的半音阶的和声特色广为流传。他也爱在他的作品中使用空心五度和导音,这些都反映了挪威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7.
阿甫夏洛穆夫与中国刘江俄国犹太人阿龙·阿甫夏洛穆夫(1894—1965)是一位把自己毕生心血全部献给中国民族音乐事业的作曲家。他曾入美国籍,改苏联籍,后又入美国籍。从本世纪20年代起到60年代中期,他长期不屈不挠地苦苦奋斗,为提倡中国音乐的民族化和现...  相似文献   

8.
色彩谱曲     
色彩谱曲一种划时代的作曲法不久前问世。它将色彩的波长按一定规则写成五线谱,并用乐器演奏这种由色彩波长谱成的旋律。从事这项研究的是日本作曲家神山纯一。他认为“光和音乐都是通过眼和耳感觉到的波。既然都是波,就有置换的可能。”神山从日本色彩研究所找来色彩分...  相似文献   

9.
姆斯基斯拉夫-罗斯特洛波维奇,俄罗斯著名的大提琴演奏家、指挥家,于2007年4月27日在莫斯科病逝,享年80岁。罗斯特洛波维奇是当今最著名的大提琴家,他演奏过几乎所有著名的大提琴乐曲,许多著名作曲家都曾为他作曲。近年来,他作为指挥家活跃在世界音乐舞台上,先后为美国和欧洲许多著名的交响乐团担任指挥,受到世界各国听众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0.
勇鸣 《世界文化》2007,(10):49-49
萨克管只有160多年历史。1840年比利时人AdolpheSax在店里无聊时把低音竖笛的吹嘴装到一种用按键的铜管上所发明的。1842年,他制造了第一把C调的低音萨克管,得到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的赞赏。柏辽兹是当时欧洲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家之一,他在各种媒体上说萨克管这种乐器最具人性的特点,并且把自己的曲子用它来演奏。到1845年,AdolpheSax得到法国军队的签约,萨克管大量被使用在军乐队中。  相似文献   

11.
拉赫玛尼诺夫——俄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sergeyVasiJyevich Rachmaninoff,1873—1943)是出生于俄国的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以及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等都是举世闻名的作品。从照片上看,拉赫玛尼诺夫长得魁伟结实,表面上确实是一个坚强的汉子,岂料神经极为脆弱,如有人对自己的作品评价不佳就十分痛苦,因而得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他非常推崇柴可夫斯基,两  相似文献   

12.
去年深秋初冬时节,英国著名现代钢琴家和作曲家乔安娜·麦克瑞格和中国知名现代舞者金星相继在上海、广州、重庆和北京上演了她们二人首度合作的多媒体现代舞剧《从东到西》。 这既是一次东西方艺术交融的舞台呈现,又是一次现代艺术各种元素包括舞蹈、音乐、影像等艺术语言相互结合的一次演绎。《从东到西》表现的是现代大都市中茫然杂乱的城市节奏和悸动的城市心态,但是你很难看出什么故事情节。迷幻的钢琴乐中,穿插着大街上现场录制的嘈杂声、越剧唱段;芭蕾舞《天鹅湖》中的黑天鹅、白天鹅与京剧经典形象杨子荣等穿插出场;钢琴的旋…  相似文献   

13.
1980年英国在一套四枚邮票上(1130—1133),纪念了四位伟大的音乐作曲家兼指挥家。亨利·伍德爵士、托马斯·比彻姆爵士、马尔科姆·萨金特爵士和约翰·巴比罗利爵士分别出现在面值12便士、13.5便士、15便士和17.5便士的邮票的画面上。他们在生前,使世界上差不多上百万的音乐爱好者获得音乐享受,的确是值得印在邮票上加以纪念的。美国也发行了一套“美国名人”的邮票。在一枚面值2分的邮票上,纪念了另一位作曲家兼指挥家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  相似文献   

14.
2003年奥斯卡参赛影片,这是第一个值得关注的理由:萨姆&;#183;门德斯的又一部扛鼎之作.这是第二个期待的理由;强劲的演员阵容:老当益壮的保罗&;#183;纽曼转变角色的汤姆&;#183;汉克斯、风格迥异的贾德&;#183;劳,必然成为第三个必看的理由:当然还有久违的老式黑帮题材……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考验着一切艺术形式,经千百年传承的中国传统戏曲正陷于“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尴尬处境。如何使年轻一代了解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使传统戏曲在新的时代有其未来?已成为当前中国文化建设必须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最著名的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一开始的和弦对音乐爱好者来说并不陌生。但任何一位能够看懂乐谱的人都会很快地发现,拉赫玛尼诺夫创作的这些和弦是任何一个双手正常大小的人所根本无法弹奏的。著名钢琴演奏家塞里尔·史密斯熟悉这位作曲家,他说他从未见过象拉赫玛尼诺夫这样大的手,“如同章鱼的触角覆盖在键盘上”。他还说,拉赫玛尼诺夫用其右手可以弹奏从C到高音E的和弦。这是绝大多数人很难做到的。但拉赫玛尼诺夫却可用拇指弹奏中央E,他能以常人所不能及的方法用拇指在其它手指之间屈伸自如地演奏。  相似文献   

17.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1898—1956),是本世纪德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对中国文化的爱好和对中国的执著感情,使其思想和创作与中国文化结下不解之缘,并从中受到深刻的启示和影响。中国文化从不同角度开拓了布莱希特的眼界。他曾是白居易诗的崇拜者和知音。50年代,他将自  相似文献   

18.
白居易与琵琶艺术●孙焕英读过唐诗的人都知道,白居易的代表作中有一篇脍灸人口的《琵琶行》。描写琵琶女神态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形容演奏技巧和音色的“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表达他乡遇知音心境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相似文献   

19.
左贞观是著名的俄罗斯籍华裔作曲家,也是第一位荣获“俄罗斯功勋艺术家”的华裔艺术家。“我生在中国,长在中国,16岁到俄国定居。我接受的是中俄两个国家的文化和教育,这使我的生活很有意思。我的根在中国。”这便是左贞观在接受我采访的开场白。左贞观的父亲是中国人,母亲系中俄混血血统。其父母均曾在复旦大学教书。适值1958年反右时期,其父遭遇不公正待遇。1961年,母亲将其4个孩子统统带往前苏联学习生活。左贞观曾求学于新西伯利亚音乐学院大提琴专业和莫斯科音乐学院作曲系。大学毕业后,作为职业作曲家,他在前苏联对华广播的…  相似文献   

20.
2003年奥斯卡参赛影片,这是第一个值得关注的理由;萨姆·门德斯的又一部扛鼎之作,这是第二个期待的理由;强劲的演员阵容:老当益壮的保罗·纽曼、转变角色的汤姆·汉克斯、风格迥异的贾德·劳,必然成为第三个必看的理由;当然还有久违的老式黑帮题材……“每个儿子都掌握着父亲的未来,每个父亲都是儿子心目中的英雄”。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伊利诺伊州的洛克岛,一个声名显赫的贩卖违禁品的组织正在举行庆典,为首的罗尼先生(保罗·纽曼饰)德高望重,老而弥坚。他有个不大争气的儿子科纳(丹尼尔·克雷格饰),时不时给他捅点娄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