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古典诗词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古典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美好情感的一种艺术体验活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和第三学段中分别指出:学生必须"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和"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等。因此,教学时,教师应该重视古典诗词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注  相似文献   

2.
"诵读"是目前最基本最普遍的学习方式。本文把"诵读"提出来,把"诵读教学"提出来,尤其把古典诗词诵读教学作为全文的核心进行阐述。再从诵读教学说起,小到阐释"诵读"的涵义,大到勾划整个古典诗词诵读教学的蓝图,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分两部分进行阐述:古典诗词诵读教学的意义;古典诗词诵读教学的方法,以及怎样和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经典一部,胜杂书万本."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诵读经典诗文,能增强孩子的记忆力,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自制力得到提高.除此之外,经典诵读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我校结合实际,将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创建"经典诵读特色学校"为目标,大力开展"诵读千古诗文,弘扬中华文化"的经典诵读活动. 一、目的和意义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精华,是文学史上最具生命力的瑰宝.它历经岁月的淘洗,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古典诗词短小精悍,节奏感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  相似文献   

4.
<正>古典诗词如绝美的天籁,又似千年的佳酿,徜徉其间,我们的心灵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净化,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求索中走向成熟。教学中却发现学生认为古典诗词艰深晦涩,理解起来太难,再加上学生课业负担很重,平时没有时间诵读和研习古典诗词,体悟不到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美,久而久之,学生对古典诗词失去兴趣。这些,应引起高中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正确的途径和灵活的方法,引导学生诵读并鉴赏古典诗词的语言美、音乐美、意境  相似文献   

5.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诵读古代诗词","背诵古今优秀诗文","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古典诗词的能力,引导学生"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鉴于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采用诵读、讨论、品味、背诵、默写等多种教学方法阅读、鉴赏古典诗词,更要引导学生采取比较阅读的方式鉴赏古典诗词,以期  相似文献   

6.
教育聚焦     
《教学随笔》2016,(4):6+169
<正>一是广泛推行中华经典诵读活动。2015年,组织开展"品味书香、诵读经典"读书征文活动、中小学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中国风古韵新诗词"创作诵读大赛等活动,吸引超过20万人次的中小学生踊跃参与,杭州网经典诵读专题页面浏览量超12万,诵读大赛复赛视频观看人次达2.3万。二是大力推动文化名家走进校园。市教育局积极策划开展"名家校园行"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学之林中素有"诗园"的美誉。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花园中的一朵艳丽的奇葩,诗人流派百花齐放,名篇佳作经久不衰。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从浩如烟海的诗词中撷取散发着熠熠光彩的"明珠",以期给学生精神的滋养。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好古典诗词呢?我认为,诵读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让学生在诵读中品味,在诵读中感悟,在诵读中欣赏,从而体味诗词的意境美。为了加强诵读教学,有的教师在进入课堂之初就充满感情地作示范诵读。但很多时候,教师读得声情并茂,学生却听得索然无味。究其原因,我想是教师没有循  相似文献   

8.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诵读应该成为古典诗词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策略。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低段学生在诵读中想象、中段学生在诵读中对比、高段学生在诵读中归纳,让学生感受诗歌的内在意蕴,理解诗歌的意境美,掌握解读诗歌的有效策略,从而提升古典诗词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开发课程资源,我们对我国古典诗词和古今中外现代诗歌这两部分资源的开发与运用进行了研究。开展了古诗词诵读、古诗词表演、古诗词竞赛、古诗词讲谈、吟咏现代诗歌等活动。愉悦的诵读带来的是多元的收获——孩子们的精神境界得到了提升,诵读水平得到了提高,审美能力得到了发展,文化底蕴得到了增强。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学习经典文化,积累语言,我们制定实施了诗词诵读方案.向学生推荐优秀诗词,有效地拓展延伸学习空间;了解诵读,学会欣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发挥评价的激励机制,使学生热爱诗词诵读,提升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着很多哲理。古典诗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对一个人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让孩子从小诵读古典诗词,不仅能促进孩子口语的发展,增强孩子的记忆力、创造力,发展孩子的想象力,更能陶冶情操,促进孩子人格的健全发展。通过诵读经典诗词,在孩子纯洁的心灵上打下鲜明的文化烙印,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所以,在幼儿园开展古诗词诵读的教学,我们认为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80首古典诗词,都是历代名篇佳作,它们显示出永恒的生命力,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小学阶段是人的记忆高峰期,小学生长于形象记忆、事件记忆、情感记忆、韵语记忆.所以,开展对古典诗词的诵读活动,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下面谈谈我们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3.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和文化遗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学中最靓丽的风景线。在当下,社会的目光聚焦于素质教育,学生的能力提升也一再重申,这些都对古典诗词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教师应该重视古典诗词的诵读教学,教授学生古典诗词诵读的技巧,鉴赏的方法,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其获得宽广的胸襟和博大的胸怀。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一些昔日浑身散发着诵读古典诗词气息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诵读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热情、鉴赏古典诗词的水平不仅没有与日俱增,反而大呈下降和大有回归原点之趋势。由此,我们有必要在此探求拯救学生濒危的古典诗词阅读热情策略。  相似文献   

15.
古典诗词“诵吟唱”式比较教学,是指引导学生对一首已被改编翻唱的古典诗词进行诵读、吟咏与演唱,对由此产生的视听审美效果进行比较体验,从而感悟古典诗词的形式美、情感美与意韵美。它的课堂结构分为诵读、吟咏与演唱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16.
教读古典诗词,通过多种多样的诵读活动,让学生在注重积累的基础上欣赏诗词的音乐美、语言美、意境美,从而开拓学生的想象力,整体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7.
论文从心理学、教育学层面研究诵读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可行性,并结合初二年级课文选取的古典诗词阐述诵读法在初二年级古典诗词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试图找到能够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读”是中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中最主要的素质训练,是引导学生理解、积累、感悟、内化古典诗词乃至培养学生鉴赏古典诗词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学时,我们一定要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读”的方式,获取最佳的古典诗词教学效果。下面,我具体谈谈我是怎样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诵读古典诗词文本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一、感受韵律美、节奏美之读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的诗歌最早是合乐吟唱的。所以,中国古典诗词不仅讲究韵律,还讲究鲜明和琅琅上口的节奏等美学特质。诵读中国的古典诗词,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古典诗词的声韵显示语言的抑扬,节奏显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学习古典诗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为此,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古典诗词进行研究,并从反复诵读、创设情境、赏析意象、把握细节和知人论世等几个方面,探讨初中古典诗词教学的策略,以期提高初中古典诗词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古典诗词教学,是一种以诗词为文本的阅读教学。“诗教”传统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是历史的使命,也是党和人民的需要。我们应当通过中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改革,强化“以人为本”的改革理念,坚持行之有效的古典诗词诵读教学,使学生在诵读、想象、品味、精思中培养语感,陶冶身心,涵养精神,提高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