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 ,本世纪前期发生的护国战争以反对帝制复辟 ,维护共和为宗旨 ,是一场具有民主革命意义的战争。这场战争的重要领导人和决策者梁启超在整个战争中运筹帷幄 ,在政治宣传、斗争策略、外交、统一战线、治军、财政等方面进行了总体的谋划和设计 ,为护国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 ,是他一生中最伟大的功绩之一。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关于护国战争的领导权问题,史学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本文也准备就这一问题谈点自己的刍荛之见,以就教于史学界的同志们。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护国运动与护国战争 在探讨护国战争的领导权问题的时候,首先必须搞清护国运动和护国战争的各自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护国运动和护国战争是两个具有不同含意的概念。护国运动是指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袁世凯独裁卖国、帝制自为为主要目标,以维护资产阶级共和国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一次革命运  相似文献   

3.
一“护国战争”的爆发与“护国战争”的领导权问题“护国战争”是谁发动的呢?对这个问题,长时期以来,一些资产阶级学者和别有用心的分子制造了许多混乱。还在“护国战争”结束以后不久,梁启超即发表了《国体战争躬历谈》、《护国之役回顾谈》等文,吹嘘“护国战争”是由蔡锷发动的(蔡受梁的指挥,也就是说,梁策划,蔡发动)。梁启超甚至说:“纪念护国起义,还有什么纪念呢?……若  相似文献   

4.
一九一五年在云南首先爆发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战争,是继武昌起义与二次革命之后的又一壮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之一.对于梁启超在护国战争中的历史作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说他假借文字翻云覆雨,颠倒黑白,贪天之功,而为一己一系的标榜;建国后史学界普遍认为他是大搞军事投机,以利将来夺取政权;还有的认为,他拥袁与倒袁,虽然表面上绝对相反,实质却无不同,他不是什么反帝制派,而是货真价实的帝制派,等等.孰是孰非,至今尚未有定评.本文试就梁启超在护国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谈点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5.
<正> 护国战争时期,是冯玉祥一生中的重要时期,也是冯玉祥平生最大的一个痛苦时期。对他在这一时期的活动,众说纷纭。有的说他顾虑太多,迂于稳重;有的说他徘徊观望,摇摆不定;个别的则批评他投机取巧,钻营革命。因此,弄清这段近代史上极饶兴味的史实,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认为,冯玉祥在护国战争中的所作所为,基本上没有什么值得非议的地方,他  相似文献   

6.
课本第 13 0~ 13 3页《护国运动》一目提到“护国战争爆发了”。又说 :“商绅各界慷慨陈词 ,捐资赞助护国运动。”第 176提到“1915年 ,护国运动开始”。按编者观点 ,“护国战争就是“护国运动”。既然如此 ,为了不使学生模棱两可 ,为什么不在文中注释“护国战争”又称“护国运动”。若编者不同意“护国战争”就是“护国运动” ,可把课本中第三目改为“护国战争” ,这样就前后呼应了。同时还应把大事年表中“1915年护国运动开始”改为“1915年护国战争开始”。护国“运动”即护国“战争”?$四川省攀枝花市大河中学@何大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有人试图为唐继尧翻案,认为唐继尧有功于护国战争,值得肯定。笔者认为唐继尧参加护国战争的主观动机是投机革命,客观阻挠了护国战争的顺利进行,加剧了军阀割据混战,是应当否定的。  相似文献   

8.
为反对袁世凯背叛民国、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1915年12月25日,蔡锷等在云南发动了护国战争.护国战争举起反复辟帝制的旗帜,深得人心,得到全国各地的拥护.继云南之后,贵州、广西、广东、浙江等省也相继独立,使袁世凯的统治越来越陷于孤立.在全国反袁的形势下.北洋军阀内部也发生剧烈变化,北洋军的许多将领也与袁世凯离心离德.不再为袁世凯复辟帝制卖力.袁世凯在内外交困,众叛亲离的情势下.宣布取消帝制,并在国人“皆曰可杀” 的唾骂声中一命呜呼,护国战争取得重大胜利.在这场战争中,“拥护共和”的戴戡“见危受命”.在护国战争的发动,争取贵州独立,巩固护国战争基地.以及讨伐北洋军的战场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护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蔡锷派别析     
提起蔡锷,人们自然会想起护国战争。对于这样一位曾在中国近代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史学界对他政治面貌的评价至今未能统一。目前对他的评价基本趋于两种意见:一种观点认为他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另一种认为他是资产阶级改良派。上述两种意见,笔者均不敢苟同。本文力图通过对蔡锷一生的主要实践活动作一浅析,从而对其政治派别的属向作出较为恰当的结论。不当之处,敬请史学同仁斧正。  相似文献   

10.
云南护国首义,是中国近代史上辉煌的一页,也是云南历史上的光辉篇章.云南护国首义是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改良派、云南地方实力派在全国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浪潮中联合进行的一次革命.在这次革命中,三个派别的代表人物,尤其是留日学生对云南护国起义的爆发起了重要作用.他们在全国一致的反袁浪潮下,以拥护共和、反对复辟帝制为共同目标,团结一致,积极行动,以蔡锷作为纽带,最终促成了全国反袁阵线的形成,为云南护国首义的发动创造了有利的政治条件.云南首举义旗后,由留日学生构成的护国军政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战前军事、政治、经济动员,为取得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护国三军总司令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及大部分将领均为留日学生,他们构成了护国军的各级骨干,在战争中身先士卒,英勇奋战,保证了护国首义的胜利,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笔.  相似文献   

11.
蔡锷(1882—1916),原名亘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因参加辛亥云南重九起义和发动护国战争闻名于世,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缅怀。蔡锷不仅是一位军事家,还是一位学兼中西的新型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2.
云南护国起义发端于一隅,扩展至全国,形成轰轰烈烈的护国战争及护国运动,最终推翻了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封建、独裁、专制的洪宪帝制,捍卫了辛亥革命的伟大成果——中华民国。云南护国起义是20世纪初叶,中国资产阶级联合发动,领导和参与的一场爱国的、民主的革命运动;云南护国起义表现了云南各族人民的革命首创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云南护国起义再次证明了广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伟大创造者和真正主人。云南护国起义是中国近代史上,尤其是云南近代史上的伟大事件,其功绩将永垂青史,光照春秋。  相似文献   

13.
蔡锷是中国近代史上富于传奇色彩的风云人物。他在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毅然发动和领导了反袁护国战争,这使他成为“再造民国”的英雄而为后人所传颂。实际上,他那高昂的爱国热情、杰出的才能、稳健的作风和清廉的品德在戊戌变法至辛辛亥革命期间就已经鲜明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护国运动与护国战争是不是一回事?高级中学课本《中国近代现代史》在写这一目时并未作过多的说明和区分,只是在课本后面的《中国近现代史大事年表》上罗列着:“1915——护国运动开始”。从这里可以看出,教材的观点倾向于护国运动与护国战争是一回事,二者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孙洪伊是清末北方立宪派的主要代表,亦是当时全国立宪请愿运动中的骨干。辛亥革命的洪流又把他推到了与先前相对立的政治舞台上,赞助并参与民主共和,在反袁称帝呼应护国战争方面做出了努力,从而,他又成为活跃于民主派中的风流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16.
自护国战争结束后,四川的政局动荡不安,其最大特点就是军阀混战频繁。据不完全统计,自1912至1931年,四川军阀之间共发生大小混战478次,用这个数目平均来算,每月有两次。虽然有时战争规模较小,但战争频繁却是事实。在护国战争后的十年间,四川的混战有“一年三小仗”之说,几乎无岁不战争。其次,在这十年间,四川的军事力量得到迅速发展。在有兵则有权,兵多则权大的时代,每个四川军阀都大肆招兵买马,扩充势力。“每变乱一次,兵额则增加一次,各部之第一件事,即为部队之发展”,造成川军的恶性膨胀。下面以1926  相似文献   

17.
辛亥革命时期,朱德同志正是一个二十多岁的热血青年。他追求革命,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他找到了同盟会,投身于云南辛亥起义,参加了护国战争,为推翻帝制维护共和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军阀混战,辛亥革命的失败,终于使朱德同志走上了共产主义者的道路,他找到了共产党,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开始了他光辉灿烂的一生。  相似文献   

18.
蔡锷(1882-1916),邵阳人。他是1911年辛亥革命时的一位年轻都督,又是1915-1916年的反袁护国战争的名将。在他34年的短暂一生中,充分表现了他的崇高的爱国精神和高尚的廉洁奉公的品格。 首先,看他的崇高的爱国精神。 蔡锷的童年,正是中国风云变幻,灾难深重的时代。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  相似文献   

19.
革命先驱李大钊早年留学日本时期思想的变化经历三个阶段。1914年前后,调和论深深影响着他,并成为他判断是非的工具,1915年后,由于民族危机的加深,他在反日斗争中逐渐认清了袁世凯卖国专制的立场,确定了再造中华的思想。到1915年底,在护国战争中他确立了崭新的政治观,从而达到了他青年时代思想发展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20.
清末民初,蔡锷坚持民主共和思想,先后领导了辛亥云南反清起义和反袁护国战争,为民国的建立和再造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并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