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保兴 《中国索引》2009,7(3):18-21
西方传教士在传教的同时,也给我国带来了西方索引。1642年,葡萄牙人阳玛诺《圣经直解》中的《圣经直解杂事之目录》,开创了中文书后索引之先河。后在两百多年中,西方索引在中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启蒙期,直至20世纪20年代这一局面才被彻底打破。考察西方索引早期在中国的传播,了解其中不被我们熟知的有价值的信息,对于我们重新认识20世纪中国现代索引史,探索和建设科学的中国索引史之路,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小城魏玛     
它的里面有一位诗人,它的背后有一个女人偏安于伊尔姆河畔的德国小城魏玛,其风景并不比散布于日耳曼土地上的那些名城与古镇更为优美,但是两百多年来,魏玛始终是欧洲最富盛名的文学艺术中心。从音乐大师巴赫、李斯特,到文学巨匠歌德、席勒,再到惊世骇俗的哲人尼采以及开创了"包豪斯"建筑学派的格罗皮乌斯,都曾将生命中最重要的岁月奉献给了这座"德意志的雅典"。正因如此,在魏玛的游历如同一次礼赞先贤的朝圣之旅,似乎在每一条街道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改革开放的近三十年中,随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变革与发展,新闻报道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20世纪80年代,深度报道大崛起;90年代,新闻报道运用西方的量化统计方法,出现了精确新闻;进入21世纪,民生新闻又大发展。本文试图对这三种报道方式做出评述,以窥探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报道方式的重大革新,并预测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闫峰 《青年记者》2016,(32):14-15
西方社会中的后现代广告形态大约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理论界对于后现代广告的回应勃发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主要研究范式呈现出两大分野:一是基于后现代的理论框架以广告为对象进行研究,包括后现代广告出现的动因、表现形式、内容特征等;二是承袭传统广告学的研究路径,以广告学理论为基础,把"后现代广告"作为一个整体的概念进行研究,包括后现代广告的意义生成、效果研究以及消费者态度研究等.这些研究一般都是以理论探讨为主的质性研究,缺乏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5.
东西方对于青少年亚文化的研究中,为了避免纠缠于"青少年"这一概念界定的暖昧性,以上世纪70年代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为代表的青少年亚文化研究者从"阶级文化"的角度出发,将青少年文化建立在一个同统治阶级文化对立的位置;并通过将同"青少年"相关的"音乐"、"风格"、"生活方式" 等符号表意结合、拼起来,呈现出一种青少年文化对于主流霸权文化的抵抗态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历史视角梳理自法国大革命以来西方档案馆公众教育服务的演变历程。通过考察欧洲、北美以及澳大利亚等国的档案馆公众教育活动简史,我们发现三个重要的历史节点:①18世纪末欧洲档案馆公众教育活动的缘起;②20世纪50年代前后档案馆公众教育服务职业理念的确立;③20世纪90年代以来档案馆公众教育服务体系的数字化重构。西方社会对于档案文化价值的发现、论证及达成广泛共识,始终是拉近档案馆与公众距离的原动力,而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因素与档案职业内部职能的演变交互作用,使得档案馆与公众的距离越来越近。西方档案馆公众教育服务演变的过程,体现了西方近现代档案事业由"国家模式"转向"社会模式"以及由此导致的档案馆文化功能由"组织文化"向"社会文化"转型的内在变化。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70年代"信息资源"概念在美国提出以来,人们对于这一新概念给予了莫大的关注,"信息是现代社会中一种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的观点很快便被西方社会所接受,1980年"信息是种有价值的资源"观点尚被看作奇谈怪论,但到了1985年,人们便对这种观点习以为常了,90年代以来,中国也掀起了研究信息资源的热潮,信息资源管理被视为新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8.
上个世纪60年代,中国资助法国哲学社会出版社在巴黎翻译出版葡萄牙语图书,这是在国家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实施的对外文化资助工程的滥觞,也是新中国出版界与西方文化界的第一次全面合作,其经验、教训和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所带来的合作摩擦,对于今天正在实施的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档案利用理论是档案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理论体系随档案工作的发展需要而建立,随档案学的不断成熟而日趋完善。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西方档案利用理论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之间,成熟与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国档案利用理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70年代末至今是我国档案利用理论的发展阶段。通过中西方档案理论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两者在档案利用理论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也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0.
解释性报道来源于西方新闻学,在西方兴盛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种充分利用背景材料、说明事物来龙去脉、提示其实质意义和预测发展趋势的分析性报道。它介于纯新闻(客观报道)和调查性新闻、新闻评论之间,比纯新闻提供更详尽的事实和有关的背景材料,记者可以根据事实进行解释和议论,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本质意义和发展趋势,从根本上克服了纯新闻报道肤浅零碎的弊端。1978年版的《世界大百科》把它列为20世纪美国新闻发展的一大趋势,西方的学者称解释性报道是"任何人都不能抗拒的,一天比一天流行的报道趋向。"1985年,美国普利策新闻奖评委会开设了"释义性新闻奖"。  相似文献   

11.
在近代西方人文运动怀腹中诞生的神话学,于十九世纪末在中国与西方文明的碰撞(即中国历史上第三次中外文明大交汇)中传入中国。二十世纪初,在西方人类学、神话学的激活与启示下,中国的神话意识开始苏醒,先驱们在本土进行了神话初探并建立了中国神话学。中国神话学的诞生历程,是近代中国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碰撞中曲折走向新生的一个缩影。一个多世纪以来,神话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是"中希神话比较研究"。二十世纪20年代初,茅盾为该主题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文化格局发生了新变,"中西"成为世界最为重要的文化/文明关系。随着这一世界文化格局的新变,"中希神话比较研究"随之成为中国神话学的"显学",从而使该主题的研究走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自广播于20世纪20年代在香港出现至今,香港广播电视规制经历了重大变革。这一方面为适应社会环境变化以及科技发展,香港广播电视规制必须不断地予以调适;另一方面,香港广播电视行业的产业发展与规制继承了西方特别是英国广播电视业发展与管理制度的诸多经验,在纳入"一国两制"框架后,又更多地结合着中国特别是香港本地情境进行调整,从而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5,(8):29-33
本文系统梳理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宣传战"概念提出的背景与经过,分析了"宣传"在总力战框架内的定位与功能。在此基础上,透过新闻统制这一关键环节,考察了20世纪30年代日伪在华北沦陷区内推行的新闻统制的具体形式与内容。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由宏观到具体深入把握华北沦陷区内报刊的特征及其在日本宣传战中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1739年《宾夕法尼亚报》曾揭露屠宰场和制革厂污染河流DockCreek的环境问题。①西方主流媒体对于环境问题的报道开始于20世纪60至70年代。RichaelCarson的《寂静的春天》与PaulEhrlich的《人口炸弹》、BarryCommoner的《终止循环》一起被看作是西方环境新闻走向成熟的标志。20世纪70至80年代,西方国家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提高,环境新闻进入繁荣时期。近年来,国外环境新闻报道的关注点发生了一些变化,从哥本哈根会议到里约峰会,从印度海啸到日本福岛核电站危机,世界性环境问题增多,环境新闻的国际性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5.
周丹 《编辑学刊》2021,(3):91-95
20世纪20年代被西方世界称为"咆哮的20年代(Roaring Twenties)".这是一个经济、文化持续繁荣的时期,它所涵盖的激动人心的事件数不胜数,因此,也被称为"历史上最为多彩的年代".中国共产党便是在这样一个时代应运而生的.文章通过回溯100年前,即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图书出版,主要是音乐图书出版的状况,希望为音乐图书出版的未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王红  马飞 《新闻世界》2010,(5):127-128
调查性报道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20世纪60年代,它勃兴于整个西方国家。目前,它和解释性报道、客观报道一同构成了西方国家新闻报道的主流。20世纪80年代以来,调查性报道在我国显示了其特有的影响力,成为被媒体广泛采用的一种报道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中国档案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迄今已有近70年的学术年龄.近70年中,中国档案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因此,说档案学是潜科学或前科学确实有些过分,但档案学研究目前也不能说没有自发的成份,可谓:"自发性有余而自觉性不足".  相似文献   

18.
客观主义报道思想在中国的兴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起源于西方的客观主义报道思想,于19世纪七八十年代传入中国,最初表现为"有闻必录"."五四"前后,接近本义的客观主义报道思想在中国流行开来,成为中国新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元素.20世纪40年代,由于中国无产阶级党报理论的日渐成熟,客观主义报道思想开始淡出中国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9.
蒋建国 《新闻大学》2013,(1):113-118
《上海新报》广告代表了早期中文报刊广告的较高水平,其刊出的大量洋货广告,展示了洋货消费的大众化进程,尤其是一些西方奢侈品广告,体现了有闲阶层的崇洋之风,而一些娱乐广告,则反映了西方休闲方式的深刻影响.这些不同类型的广告,对于探究19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消费文化在上海的传播过程具有历史见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建新 《编辑学报》2014,26(4):398-400
正科技编辑是一个可以给人提供学术滋养的职业。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我的学术生涯起步于科技编辑。选择和从事科技编辑的工作,给了我诸多的学术滋养,包括滋养了我后来的一切学术研究,在一定意义上讲,它是我人生和学术的导师。1循规蹈矩与标准化工科毕业的我能够在大学毕业后留校到学校的党委宣传部工作,完全拜我的"笔头"所致。大学期间我在媒体发表了几篇文章,这对于20世纪80年代初入学的大学生来讲,是很不寻常的事情,加上在学校的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