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金粉世家》中,张恨水将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写法和外国小说的叙事技巧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叙事策略。笔者以叙事学理论为依据,从叙事视角、结构、时空和人物塑造四个方面分析了《金粉世家》的叙事策略:多角度的视角、多元化的叙述者,复合型的叙事结构,独特的叙事时空,对立的人物结构模式与多种塑造手法。独特叙事策略的运用,使《金粉世家》凸显出与众不同的叙事风格,为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向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学者对《史记·孔子世家》一文存在不少争议,要之有二:一是体例上,司马迁著孔子之传是挂靠“列传”还是入籍“世家”?二在内容上,太史公述孔子言行是尤多“妄言”还是别有“诗心”?孔子言行是否尤多妄言虚语。对于前者,古代学者有一个误解,即认为“世家体”在司马迁时代已是一种述史定例。司马迁实际上是因孔子“追修经述”以“拨乱反正”白于伟大历史实践才将其列人世家的。对于后者,古代学者只知其一,未明其二。太史公实际上是有意运用不实史料以揭示孔子一生“不用”的悲剧,以表达自己的悲孔惜圣之心。  相似文献   

3.
一、精讲要点 1、《陈涉世家》是一篇传记。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发难。”贾谊在《过秦论》中说:“(陈涉率领戍卒)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杰并起而亡秦族矣。”可看出陈涉及他领导的农民起义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2、这篇文字是陈涉、吴广的合传,真实地记叙了起义的原因、经过及其浩大声势;颂扬了陈涉的志向抱负,胆略智谋及军事才能。  相似文献   

4.
大家族小说是我国传统小说中有着特殊范式的小说类型,有着沉重的历史厚度和强烈的现实意味。《金粉世家》既具有大家族小说的共性,又突出了作为通俗小说的特殊性,与《红楼梦》等大家族小说有相当的差别。文章以大家族小说为背景,论述《金粉世家》中复杂的父子关系。  相似文献   

5.
《陈涉世家》是《史记》中的名篇,由于它是记载我国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历史的,所以当今特别受到史学界的重视。众多的学者在评价司马迁的政治态度和史学思想时,往往引证《陈涉世家》,作为说明其观点的根据,同是一篇文章,在分析论证的时候,各人的看法却大相径庭。不少学者认为司马迁写《陈涉世家》,是在歌颂农民起义领袖,是体现《史记》一书具有人民性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也有一些文章提出了不同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以他的如椽的大笔写成的《史记》里,有一篇著名的《陈涉世家》。司马迁写《陈涉世家》这件事,在历史上遭到过不少责难。汉朝的班彪就曾经批评司马迁写《陈涉世家》是“细意委曲,条例不经”(《后汉书·班彪传》)。唐代的刘知几也曾悻悻然地质问:“世家之为义也,岂不以开国承家,世代相续?至如陈涉起自群盗,称王六月而死,子孙不嗣,社稷靡闻,无世可传,无家可宅,而以世家为称,岂当  相似文献   

7.
《陈涉世家》是《史记》中的名篇,此文详细记述了秦朝时陈胜、吴广领导大泽乡起义的经过。长期以来,《陈涉世家》一直在初中语文课本中被列为学生必学篇目,此文的学习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十分注重历史背景、文言词句、人物性格、故事经过的讲解,却忽视了对《陈涉世家》蕴含哲理的挖掘,致  相似文献   

8.
张恨水的小说《金粉世家》既汲取着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同时又融合现代文化于其中,体现了中西方文化品质相交汇的矛盾与合取的特色。这或许就是张恨水的作品之所以能够引导人们对现存文化,历史及现实人生进行反思的一个重要原因。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作品的结构等方面都体现了古典性与现代性的美学品格.涵含了特定的时代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9.
冷清秋是张恨水先生在《金粉世家》中着力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她的悲惨命运不仅揭示出豪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本质,而且表现出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无奈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0.
冷清秋是张恨水在《金粉世家》中鼎力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她既有中国传统女性的优秀品格,又有强烈的现代女性意识,以及卓越的知识才华。三者的完美结合,构成了清秋人物形象独特的认识价值和美学意义。冷清秋的命运不仅鞭挞了腐朽的封建意识,同时也表达了张恨水面对现实社会的酸楚与无奈,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11.
《汉书·陈胜传》围绕着文字考据、史实征订、人物称呼等方面对《史记·陈涉世家》进行了诸多删改。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对班固的"剪裁"多有论述,并提到了二书对陈胜称呼的差异,对《史记》的"世家"之体也发表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12.
课内检测一、填空1.《陈涉世家》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史记》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体通史,《史记》长于记事写人,开创了我国_________文学的先河。全书共130篇,分成_________、_______、世家、书、表五种体例。鲁迅曾用"史家之绝唱,____________"一  相似文献   

13.
《史记》不仅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而且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山鼻祖,是书分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体,生动地描绘了历史人物的活动与统览历史事件。其中,孔子之登入世家,向来颇多争议。无论是后世注家及相关学者之说,还是司马迁本人之说,其"世家"与《史记》"世家"本身均存在矛盾;登孔子于"世家",既因孔子在"当代"受到了高度的重视,更凸显了司马迁对这一重视的认同。  相似文献   

14.
《陈涉世家》选自《史记·陈涉世家》。文章较为完整地叙述了陈胜、吴广发起的大泽乡起义的原因、经过及浩大的声势,生动地再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陈胜的形象。作者以史实为依据,叙事真切、生动、条理,充分体现了《史记》的写作特色。一、重点解析教学本课,除了让学生了解所叙史实,认识陈胜的思想品质外,透过课文看《史记》,让学生窥一斑而识全豹,应作为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1.清晰的脉络,精巧的裁剪。课文《陈涉世家》虽是节选,但故事具有相对的完整性。全文围绕大泽乡起义这一中心事件,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以事…  相似文献   

15.
《史记》在借人明史时灵活运用反复修辞,在昭示人物命运、揭示人物心理、活化人物形象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体现出一种自觉的叙事策略,并在具体运用这一策略时融入太史公本人浓烈的情感,多方面提升了人物的活性。  相似文献   

16.
试论《史记》自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马迁在《史记》中以自注形式以见其心志,以明其去取,体现了其撰述的别识心裁。本文结合《太史公自序》、《史记》十表等,对《史记》自注的内容和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陈涉世家》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全文生动形象地记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浩大声势。  相似文献   

18.
《陈涉世家》是历史名文,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已经几十年了。看得出来,这篇文章的教材注释,是辗转沿用了刘宋时的集解、唐人的索隐和正义,这些注释无疑是古人注解《史记》的最高水平。但是,由于他们本身并非完美无缺,加上年代久远,后人对《史记》的研究已有了许多发展,所以不可以照搬照抄。本人在备课中发现《陈涉世家》的注释有几处不妥,为防止谬误流传,一一正之,并求教于大家。陈胜者,阳城人也阳城,课文注释“现在河南省登封县东南。”《辞海》《辞源》说法相同,都是认为陈胜的家乡是河南登封。可是,这些传统的解释是经不起推…  相似文献   

19.
蔡德龙 《文教资料》2006,(36):69-70
《史记》作为“二十四史”之首,整理训诂者代不乏人,但至今有疑处仍不在少数。本文选取《世家》部分的几处疑点,于前人校勘诂说基础之上,加以研讨。  相似文献   

20.
早在远古时期,鱼、狐狸等动物就成为某些氏族的图腾,被当作吉祥的符瑞和沟通人间与神灵的工具。《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把帛书放在鱼腹里,学狐狸鸣叫,来传达的"陈胜王"等信息。这种传达方式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当时民俗文化的一种体现,是想传递"王权天授"的思想。探索鱼狐文化的演变和发展,有助于更加深刻理解这段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