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太虚大师对中国近代佛教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虚大师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高僧之一,他毕生致力于中国近代佛教改革,振兴佛教。同时他还身体力行宣传和创建佛教图书馆,为中国近代佛教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是探索中国佛教图书馆发展之路;二是创建了世界佛学苑图书馆,为中国近代佛教图书馆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中国近代佛教图书馆的奠基人之一。  相似文献   

2.
刘应芳 《图书馆》2011,(3):45-47
太虚是近代佛教史上最有影响的大师,他一生以佛学院和佛教图书馆为媒介来推动佛教复兴和改革运动。太虚受近代公共图书馆理念的启发,很早就倡导建立佛教图书馆,并创建了著名的世界佛学苑图书馆,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佛教图书馆从古代藏经楼向近代图书馆的转型。太虚创办的世界佛学苑图书馆,成为中国图书馆近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的汉传佛教在复兴思潮的影响下,为了弘扬佛教藏书文化,各地寺院的僧侣和居士们进行了诸如刻经、对佛经典籍的分类及目录体系的研究、创办佛教图书馆等活动,使佛教教育文化特别是佛教藏书活动在近代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为近代佛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图书馆事业的大步迈进以及佛教发展的自身需要,促使佛教图书馆兴起。截至1949年,全国共14个省市建有佛教图书馆,主要分布于今长三角地区,20世纪30年代是其发展黄金期。相较于传统寺院藏书楼,佛教图书馆拥有公众性、学术性、开拓性等特征。通过整理分析各佛教图书馆开展的活动,可知弘扬佛法、提倡佛学以及创新佛典分类是其对民国佛教发展的主要贡献,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又可见其社会价值。总的说来,民国时期的佛教图书馆是佛教事业、文化事业、公益事业的集合体。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不断有新的佛教图书馆建成,并得到了当地其他图书馆在技术和业务上的大力帮助。而图书编目工作中的图书著录、分类法的选择、主题标引、编目合作、人员培训等项工作都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因此要注重佛教图书编目的自动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期实现佛教文献的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6.
周子荣 《中国索引》2005,3(3):37-39
本文介绍了云林图书馆利用台湾香光尼众佛学院图书馆的《佛教图书分类法》1996年版,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B94佛教类进行改编的思路和做法,在维持《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有体例的前提下,编制了《云林佛教图书分类法》,以适应佛教图书馆文献分类和组织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孙樱 《晋图学刊》2024,(1):50-57
在全球数字化背景下,佛教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应顺应信息时代发展趋势和国内国际发展大局,善于利用新技术,进行数字化、智慧化、面向公众、以服务为导向的建设转向。文章以我国佛教图书馆为研究对象,调研了我国主要佛教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现状,总结其成果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以广州大佛寺图书馆为例,提出在数字化背景下佛教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应如何转向的策略,从而拥抱智慧图书馆发展浪潮,助推佛教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民国年间上海地区的佛学图书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平 《图书馆杂志》1999,18(3):41-42
规模较大的寺院都有藏经楼,一般不对外开放,对内也是很少开放。因为藏经楼所藏佛教经典,大多是历代帝王敕赐,僧众视之为神圣之物。这些佛教经典也就束之高阁,成为顶礼膜拜和供奉的法宝。 上海地区区别于藏经楼的佛学图书馆,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了。世界佛教居士林自1922年成立后,就设有图书室,供林友阅览。1924年,改称为图书馆,由孙志衡任主任。1928年,改由刘因渠任主任。馆内陈列有各方所赠的图书报刊30余种,200余册。至1930年渐具规模,分类管理均依图书馆方法。此后随着图书报刊的日益增加,读…  相似文献   

9.
世界佛学苑图书馆馆藏丰富,既重视研究又兼顾普及,具有鲜明的办馆特色,在中国近代佛教图书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当今研究型专业图书馆的建设具有多方面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广大藏区佛教寺院林立,寺院保存有丰富的文献典籍,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之所。在新时期如何使佛教寺院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寺院图书馆为藏区公共文化服务,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本文就此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1.
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寺院作为佛教文化的载体,发挥了重要的文化教育和传承作用.古往今来,大多佛教寺院中都建有藏经楼(阁),其主要功能是收藏管理佛教经典及佛教方面的图书文献、字画、佛像、法器等重要文物.今日,佛教寺院档案室、图书馆作为藏经楼(阁),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延伸、演变方式,也是伴随现代社会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重要的弘法利生的方式,更是现代佛教发展与社会公共关系的桥梁,对弘扬佛教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鸡鸣寺作为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自古便是流通法宝、以符合时代条件的方式传承和弘扬佛法的都市道场.其今日建设数字档案室、图书馆的经验对我们理解佛教寺院管理和弘化范式的革新,乃至档案建设工作在跨领域拓展方面的融合、更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人们的印象中。宾川鸡足山一直是我省著名的佛教传播地和旅游胜地。似乎和公益图书馆事业”挂不上钩”.然而近日云南省图书馆却大胆创新、独辟蹊径。利用积极参与全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契机。以图书为媒介、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平台、以举世闻名的鸡足山佛教文化和旅游文化为优势资源。在风光绮丽的鸡足山麓建起了图书室。这也是宾川鸡足镇的首个图书阅览室。  相似文献   

13.
韦盛年  杨权 《图书馆论坛》2006,26(3):4-7,13
以函昰禅师为核心的佛教海云系僧人和居士,是清初岭南的一个值得关注的政治、宗教、文学群体。十分重视乡邦文献研究的冼玉清先生在其晚年,曾费十馀年之功撰成《广东释道著述考》。此书以完善的体例,对海云系佛教文献做了详备的著录与考释,为研究这个法系的禅史奠定了文献基础。这部分内容实为《广东释道著述考》的最重要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地区佛教图书馆的建设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形成了许多特色。该文在对上个世纪初以来大陆地区佛教图书馆的历史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当今大陆佛教图书馆的建设特色,并对规范今后佛教图书馆的发展提出了一得之见。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新时期佛教读物的出版黄夏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实?“拨乱反正”的政策,佛教活动开始恢复,佛教研究突破禁区,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197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黄心川、戴康生、杨曾文和韩延杰等人撰写的《世界三大宗教》,书里介绍了佛教。...  相似文献   

16.
南汉为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其历代帝王推崇佛教,遗留的石碑、铜钟、铁塔、经幢及摩崖石刻造像等众多佛教文物,反映出其独具自身特色的佛教管理制度。首先,南汉建立起层级分明的僧官体系,以僧录统领治下佛教事务,各州设僧正,还设有都监这一僧官监督佛教事务,各基层寺院内有监寺、三纲和知事僧。其次,南汉设立了宫使制度,朝廷册封权宦担任宫使一职,分掌佛教事务,他们是皇帝和佛教之间的联系者,映射出南汉政权对佛教事务的掌控和管理。最后,南汉朝廷和官府对佛教事务的管理深入到对僧人、寺院和佛事活动的管理中。南汉佛教管理制度既延续了唐代中后期形成的僧官和功德使制度,又进行了适应自身管理需求的再创造,是处于唐宋之交这一转折时期的社会产物,是佛教制度化、世俗化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7.
佛教档案的管理赵官忠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传入中国内地的时间大约为公元67年(东汉明帝水平十年)。经三国、两晋、到南北朝四五百年时间,佛经的翻译与研究日渐发达,到了隋、唐遂产生天台、华严、唯识、禅宗、净土、密宗等具有中国特色的...  相似文献   

18.
武则天受家庭影响而信仰佛教,其日用生活、政治捭阖均援引佛教助势,另一方面佛教亦在武则天的积极支持下,发展至鼎盛局面,特别是佛教中国化得到进一步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9.
《庞居士语录》是中国佛教的著名居士——唐庞居士庞蕴的语录和诗偈集。庞蕴(?~815),字道玄,出生于衡阳(今湖南衡阳市),元和(806—820)中,举家北游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在禅林中,庞居士与梁朝傅大士齐名,被人们称之为"中土维摩诘",《庞居士语录》是研究唐代禅学的重要著作。庞居士与王梵志、寒山一样,是唐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版画历史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和繁荣成长起来。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佛教成为思想文化领域的主流被广泛运用到社会生活需求中,佛教题材版画应运而生,在隋唐宋元乃至更长历史中得到发展。从记载看,中国佛教版画是中国版画史和世界版画史的开篇之作。早期被称作佛教版画的东西,实用性应用性很强,结构则比较简单,就是把小形的佛与菩萨尊像象章一样按印排列组合的印佛形式,如千佛像。后来发展成对大形尊像和许多尊像组合构成的故事画进行木刻,成为佛版画。版画和印刷术的发展是并蒂莲的关系,中国的印刷术最早,但发明的时间或版画产生的初始时间仍众说纷纭。要寻求佛教版画起源需要追述到隋朝,隋文帝开皇13年诏书中有“度佛遗径,悉令雕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