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我国职业教育规模大、就业率高,但就业质量不高、待遇低。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不能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需要,追根究底是学生缺乏匠心精神,无法成为企业的能工巧匠。因此,分析培养工匠精神的影响因素,结合工匠精神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探讨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并为其建立有效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2.
唐雯 《江西教育》2022,(32):4-6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是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职业品质、职业能力、职业态度的一种体现。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工匠型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责任,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以下简称“双创教育”)进行有机融合、协同育人,可以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和培育工匠精神,树立正确的就业与创业观。因此,在工匠精神视域下研究高职院校“思创融合”的实施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钟霞 《广西教育》2023,(3):60-62+111
本文论述工匠精神与劳动教育的关系,分析当前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劳动教育面临的挑战,提出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劳动教育的路径:以劳动教育活动为载体,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分阶段制订劳动教育方案,循序渐进培养工匠精神;将劳动课程与其他课程融合,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相似文献   

4.
张雪 《高校辅导员学刊》2019,11(2):84-88,93
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工作探索零散化,缺乏顶层设计规划;育人内容和路径共性化,缺乏地域特色、学院特色以及专业特色;育人域外经验借鉴频繁化,缺乏本土化考量。应逐步构建起以"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学院、学生社团"为多元主体、以"一体两翼三拓展"为主要途径的"六元三层"工匠文化育人模式,为职业院校的发展提供范式选择。  相似文献   

5.
工匠精神是造就优秀教师的思想基础、提升职业能力的内驱动力以及追求卓越的前提条件.针对高职教育类专业学生敬业爱岗精神缺失和专业能力锻造不精的问题,以英语教育专业为例,从课程思政、双导师言传身教、校内学习、校外实践、社团活动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他们的匠心与匠艺,旨在把他们培养成为未来具有敬业爱岗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优...  相似文献   

6.
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以提高学生商务翻译水平、培养学生翻译实践能力为教学目标,力求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具备一定翻译技能的商务英语实践型人才。工匠精神作为每一名从业者应尊崇和追求的职业精神,对劳动者尤其是实践型技能人才提出了敬业畏业、钻研探求、追求精品、不断创新等要求。立足于提高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工匠精神与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可融合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其融合策略,以期为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8.
工匠精神是一种对工作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精神理念与工作品质。弘扬工匠精神能够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促进建设创新型国家、形成尊崇匠人的社会风尚。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有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职业价值观塑造,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应将工匠精神融入课程建设、融入第二课堂、融入学生技能培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而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工匠精神培育是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分析案例融合教学的涵义及其在工匠精神培育中的价值,提出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通过案例融合教学来实现工匠精神的培育。根据案例融合教学中案例选取的原则,探讨案例融合教学的设计思路和实施步骤,针对案例融合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以实现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0.
11.
苗凯 《生活教育》2013,(5):20-23
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高职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成为能为社会"生利"的人,对大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生利主义"思想是陶行知职教思想的精华,对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陶行知"生利主义"思想的研究,结合现阶段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及问题,从职业课程、师资、设备和学生四个方面提出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策。  相似文献   

12.
工匠精神丰富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也符合新时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时代诉求。为了扎实培养高职生的工匠精神,本研究重点分析了思政教育的培养路径,包括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发挥榜样力量、结合专业技能实践、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等,以期为高职院校提升思政工作水平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的培育蕴含实现中国制造业强国 目标,助力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促进高职生全面发展的价值.当前,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面临三大困境,即文化之困、制度之困、模式之困.基于此,提出了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分层路径.文化层面,重塑社会价值导向、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制度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加强校企合作机制、完善教师培养制度;模式层面,加强思政教育、专业教学、实践教学.以此为重点,以期培养出杰出的大国工匠,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作为以技术能力培养和提升为目标的院校,在专业教育工作的开展中要注重学生基础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而工匠精神更是切实提升专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支撑力量。为了取得更好的专业技术教育成效,院校管理者和教师应当首先对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意义有全面的认知和理解,并进一步在具体的专业教育实践中探寻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路径。研究可见,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从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教育开展、就业创业指导三方面入手进行,只有将工匠精神的培养切实落实到专业教育开展的各个方面,才能起到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工匠精神概念自提出以来就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技工院校作为为社会输送专业性人才的教育基地也将工匠精神的培育作为教育教学的新方向,以促使学生发展成为国家与社会发展所需的综合性人才.工匠精神的培育与技工院校德育在内容方面具有些许重叠部分,工匠精神的培育工作也随着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而得以实现,并成为各大技工院...  相似文献   

16.
金卫芬 《教师》2022,(9):15-17
高职院校作为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要将工匠精神所包含的优秀人文素养培育融入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能更有效地提升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从而为国家培育更多的大国工匠和人才。但在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没有充分重视对工匠精神的培育,依旧存在“重技轻文”的思想,因此人才培养的质量也不尽如人意。文章因此提出要挖掘工匠精神的内涵并将其有效融入教育教学,探究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路径,帮助学生更好地择业,并投入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17.
工匠与教师一脉相承,高职教师理应传承、领悟、弘扬工匠精神.从工匠精神的内涵出发,思辨工匠精神与高职教师的关系,梳理现代职业教育对高职教师的多维要求;提出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教师作为工匠精神引领者、工匠精神践行者、大国工匠追求者、工匠精神研究者的专业定位;提出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教师职业成长的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国家全面推进现代化制造业强国的建设步伐,"制造业强国"理念的提出及深化促进了"工匠精神"理念的强化,二者协同并进获得了全社会的认可与支持。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应用型技术人才,将"工匠精神"融入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对促进高职院校德育教育质量,提升人才职业素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从"工匠精神"的教育内涵角度出发,将其逐渐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构建二者的协同教学创新治理,以期发挥对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夏青  朱祎 《林区教学》2024,(3):86-90
劳动教育和工匠精神培育在新时代技术技能型工匠人才培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过程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将劳动教育和工匠精神培育有机融合,通过提升高职学生对技术技能型工匠人才角色认同感、推进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构建基于劳动教育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将劳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等途径,将劳动教育和工匠精神培育贯穿高职学生人才培育的全过程,以此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其成为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工匠人才。  相似文献   

20.
优秀的工匠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并得到普遍尊重,除了身怀绝技,更重要的是他们具备精益求精、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工匠精神",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升级迫切需要大量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作为培养制造业专业人才的主要基地,高职院校应当抓住机遇,加强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塑造,并使这种培育和塑造充分渗透到教学和实训的各个环节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