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公共文化服务法规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地方公共文化服务立法进展,从立法总则、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对象、保障机制等方面对已颁布的地方公共文化服务法规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其异同点与不足,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广州市自2022年起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逐步开展的试点项目为依据,运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人类共同价值观和国家治理建设的基本理论,对广州市提出的公共文化共同体新概念、新理念和新模式进行分析,认为公共文化共同体有利于实现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到公共文化协作联盟、从公共文化社会参与到公共文化公民参与、从公共文化保障力到公共文化影响力、从公共文化共建共享到公共文化共治共创四个方面的转型升级,有利于体现公共文化权利价值、公共文化共同利益价值、公共文化效能价值和公共文化治理价值,指出公共文化共同体实施的从“公共文化+”向“公共文化×”转型升级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实际出发,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的理论背景和社会背景进行了探讨,明确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定义和要素,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现实状况,剖析了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基层视角出发,以"政府何以关注文化事业"和"政府将如何兴办文化事业"两大问题为中心,对《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进行解读和阐释。第一个问题旨在点明公共文化服务与政府职能转型的密切关系,指出管理体制等外部性问题在未来有较大几率随着国家基层改革的开展得到真正的解决,这一政策倾向有望大大提升基层管理者兴办文化事业的决心。第二个问题则具体叙述该法律文本提供的文化事业发展思路包括:(1)明确责任;(2)统合资源;(3)调动各方参与,灵活对接文化产业等。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该法律实施语境下,可供基层管理者参考的具体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5.
本文围绕"公共档案馆社会责任"这一概念,描述了它所承担的基本社会责任,并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来进行具体分析,指出了我们应在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中通过实践来研究公共档案馆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基础数据库和北大法宝中的政策文本为研究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从价值取向、政策效力、政策工具3个角度构建研究分析框架,对长三角城市群八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政策进行分类统计,探究特征、分析不足,从内容、主体和发展机制角度提出建议:提高政策内容系统性,提升社会力量参与度,进而建设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7.
在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在内的公共文化法律体系中,法律义务主体分为行政机关、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包括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等)、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同的义务主体,其法律义务的性质也不尽相同,其他组织和个人承担的是消极不作为义务,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承担的是具体给付义务,行政机关承担的则是抽象给付义务。传统的文化法律实施机制(即文化执法模式)建立在威慑理论基础上,适用于文化市场监管领域的私权利主体。公共文化法律体系中的行政机关、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都是承担公共服务、履行公共职能的公权力部门,传统针对私权利主体的文化执法模式不能适用或不宜适用,公共文化法律体系中的其他组织和个人也不能直接适用针对文化市场监管的文化执法模式。基于公共文化法律体系中法律义务主体和义务内容的性质,宜对承担公权力职能的行政机关和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适用公共文化法律实施的软法机制,对属于私权利主体的其他组织和个人扩展适用公共文化法律的文化执法机制,进而构造出一种软法机制和传统机制交融的公共文化法律实施模式。图1。 表1。参考文献39。  相似文献   

8.
文章阐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容,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从社会教育、信息服务、文化传承和娱乐休闲四方面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通过实例介绍了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最后对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李雅  马越 《图书馆》2017,(3):37-43
文章利用文献调研法和网络调研法,考察了当前发达国家运营公共文化服务的三种主要模式:政府主导、民间主导和"一臂之距"。通过具体分析其运行体制、补助机制、基础设施建设和法律体系等方面,总结了其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推进文化服务普及度的经验。结合国外经验,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制的完善应该从推动社会化、保证文化多样性和加强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着手。  相似文献   

10.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公共文化数字化转型,对国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有助于掌握国际公共文化数字化转型发展全貌,为我国相关领域的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本文选取新世纪以来国外公共文化数字化转型研究的代表性文献,运用系统性综述方法,凝练研究热点主题,从系统论和复杂性视角构建整合性研究框架,前瞻未来研究方向。研究发现,当前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公共文化数字化转型内涵、转型前因条件、转型过程机制和转型影响成效四个方面。公共文化数字化转型具有注重用户需求、技术驱动、机构合作融合的特征;外部环境、信息技术和组织管理是转型的前因条件;通过资源融合、众包交互、合作协同的转型过程机制,公共文化机构优化用户体验,提升服务效能,增进社会福祉。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公共文化数字化转型研究的未来方向,以期为我国公共文化机构平稳转型、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图1。参考文献48。  相似文献   

11.
《江西图书馆学刊》2015,(5):111-115
以广东茂名市为例,对欠发达地区民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认知"情况进行抽样调查,了解民众对公共文化设施、文化团体、文化服务等方面的认知程度,把握民众的文化信息需求和文化消费习惯,从而为针对性地加强欠发达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力度提供重点与方向。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西北农村文化大院的田野调查,本文试图回答:以文化大院为载体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在国家文化治理的框架下具有怎样的特定意义?本文提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充分体现国家在发展乡村文化方面开始从文化管理转变为文化治理,即联动个体、社会、政府等多方主体,生成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社会机制.对于国家文化秩序,民间社会并非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能动的获取与再生产的过程,表现出"在地性"与"灵活性",从而持续形塑新一轮的国家文化秩序建构.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多个方面比较了档案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合理使用传统著作权和数字著作权的规则,认为档案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行使合理使用数字著作权的权利面对着更大的潜在法律责任。为此,应采取各种措施开展科学的著作权管理活动,以规避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4.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关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条款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文章梳理公共文化设施发展演变,分析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条款的内容,探讨其体系化、多元化和普及化等特征。  相似文献   

15.
针对贫困地区乡村社会中存在的"文化贫困陷阱",文章认为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打破文化贫困陷阱的关键。文章使用大量调查数据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与非贫困农村居民相比,贫困农村居民不积极主动参加精神文化汲取和健康提升的活动,使得农村贫困居民难以摆脱贫困;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活动提供中,政府既是主要的组织者,又是主要的出资者;村庄文化基础设施缺乏管护资金;政府出资支持、村集体自行组织的文化活动对村民具有较高的吸引力;文化娱乐类民间组织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乡村公共文化供给不足的问题;互联网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多文化娱乐选择。基于这些研究,提出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数字技术赋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文化供给,有效缓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结构性失衡困境,成为基层社会结构变迁背景下满足农民分众化、个性化、多层次文化需求的重要举措。为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文章从数字技术嵌入并驱动的多元治理、内容偏好、技术接受、网络赋权等维度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动力机制,探讨数字化背景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提升的动力因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供给的实现,需进行供给侧的系统性数字化转型,遵循数据要素参与治理、农村资源丰富应用场景、平台赋能协同供给、增强保障机制运转韧性的路径指向,进而推动农村文化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及"互联网+"行动计划。为了解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的情况,通过文献调查和网络调研的方式,收集国内现已建成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的相关信息,对各数字平台的基本功能和特色进行内容分析,以窥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的发展概貌,探讨当前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对于为公众提供均等化服务的促进作用,并对现有的平台建设提出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为满足时代融合发展的需要,适应现代科技发展趋势,突破公共数字文化发展中存在的瓶颈,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面临创新升级的任务。本文基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的现状,对时代背景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转型的两大关键--"融合"和"创新"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并据此提出关于建设的建议。在进行融合建设时应从资源融合、功能融合、应用融合三个方面着手;在进行互联网产品设计时,应把握精细化、实用化、智能化、大众化等发展趋势,衍生设计创意产品;在进行智慧创新时,可从智慧城市角度,应用人工智能、5G、大数据技术来进行智慧产品设计,以期达到推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业态创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构建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发展,是保障社会民众基本文化权益、改善社会民生的重要途径。文章探讨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定位,总结了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实践成果,对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发展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创新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国外公共数字文化的发展现状出发,对当前国外公共数字文化的发展特点和形态加以分析,并对不同的发展类型进行比较,以期为我国公共数字文化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