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三圣乡红砂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通过了解三圣乡红砂村(以下简称红砂村)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发现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案,以达到推动红砂村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同时为四川省其他地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与数据整理法相结合。研究结果:红砂村虽然拥有较成熟的旅游系统但仍存在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季节性强烈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主要从体育赛事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角度出发,探索体育赛事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以此来彰显城市特色,激活城市发展潜力,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乡村振兴视域下我国体育赛事旅游产业的现实困境,并提出优化路径。乡村振兴视域下体育赛事旅游产业发展的困境:体育赛事旅游产业发展的整合度不足;品牌效应不足;赛事组织制度欠缺,运行不规范。优化路径包括:深挖地方文化内涵,打造体育赛事旅游品牌;拓展社会参与方式,多维度推广体育赛事;建设体育旅游景点,打造知名体育旅游线路;优化产业运营体制,推动赛事供给侧改革;加强地方资源融合,提高城市品牌影响力;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充实体育旅游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3.
研学旅游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在“乡村+研学”的背景下,对贵州研学旅游进行SWOT分析,对贵州研学旅游概况进行梳理,发现政府监管协调力度不够,基础设施亟待完善,市场匮乏专业人才等主要问题制约着贵州研学旅游的发展。以遵义市勤乐村为例,通过实地调查法和访谈法发现,勤乐村能够为研学旅游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和重要基础,因此应厘清勤乐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其目的在于抓住研学游这股热潮,为勤乐村振兴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4.
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期我国农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推动农民脱贫致富,更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助推力。  相似文献   

5.
发展乡村旅游,是贯彻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从乡村旅游的发展阶段、乡村旅游发展的地理分布、乡村旅游的空间结构、乡村旅游的开发投资主体、乡村旅游的产品类型等方面阐述了扬州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现状,针对发展模式中开发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开发投资和融资渠道的单一性、产品类型模式的雷同性等问题,提出在选择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时应注重社区和村民参与的开发模式、注重有政府参与的投资模式、重点打造有地方特色的产品类型模式,从而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因传统古村落的资源丰富性、景观异质性、文化稀缺性以及振兴迫切性,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助推村寨经济增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文章通过对恭城常家村案例的研究发现: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之间存在着具有典型的双向互动关系.其中,人才、精神、资源、产业作为两者之间的联结要素保证了古村落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有效...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是落实中央和省委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的有力抓手。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三年来,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教学培养方式,形成了适应襄阳地区一村多名大学生的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基本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乡村旅游的发展基础是区域自然景观和农业资源,但要延长乡村旅游的生命力,必须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天水市后川村乡村旅游极具开发潜力,旅游品质提升有较大空间。通过科学规划,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突出乡村特色,打造乡村旅游的文化品牌,不断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推进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注重对农民的培训引导,后川村乡村旅游将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农民主体性的实施和发挥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当下农民主体性缺失现状,基于喜闻乐见的村落体育文化视角,探研乡村振兴视域下村落体育主体性,以助力农民主体性生成、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田野研究法,探讨乡村振兴视域下村落体育主体性内涵,以典型村落体育主体性实践叙事,解读村落体育主体性现状,探讨其提升应该注意的问题。研究认为:乡村振兴视域下村落体育主体性内涵是建立在村民认知和实践基础上的实践主体、权利主体和价值主体的统一;村落体育主体性发展呈现出动态、分层次的不均衡提升和部分村民的主体性迁移;乡村振兴视域下提升村落体育主体性,应该坚持“以民为本”村落体育发展方向的精准定位,坚持村落体育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村落体育服务于村民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统一,坚持村落体育主体性是一个渐进的动态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1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研究了目前彭水县在乡村振兴视野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分析了彭水县在现有发展模式下经济、政治、文化、民生、生态文明几个方面的情况,针对发展模式中存在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水平、人才流失问题,为推动彭水县发展提出了对应的改革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全域旅游是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也为丽江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文章分析了全域旅游视域下丽江乡村旅游发展的契机、丽江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困境,旨在为全域旅游视域下丽江乡村旅游的长足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清远拥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也是广东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在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清远市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时机已然成熟。清远市发展全域旅游需要围绕乡村振兴,发挥政府规划主导作用,提升全域旅游配置;强化城市形象宣传,擦亮全域旅游品牌;突出发挥“三最优势”,推进旅游新业态发展;加强旅游服务要素建设,提升智慧旅游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3.
乡村民宿因其扎根于乡村的自然属性,获得了快速发展和不断升级,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得益于良好的发展基础,近年来盐城地区乡村民宿发展迅速,但还存在着发展层级差异大,供需两端不够匹配;滞后于国家标准,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缺乏集群效应,配套供给有待完善等问题。对此,建议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乡村民宿发展;强化标准管理,提升乡村民宿服务水平;实施联农带农,实现民宿乡村有机融合;注重宣传推介,打造乡村民宿立体品牌,以此推动盐城乡村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铺开,红色旅游热度逐渐提升。湛江市地处雷州半岛,是拥有丰富而独特红色文化资源的海滨城市,当地红色旅游发展对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湛江市红色旅游发展却远远落后于中国其他地区,分析湛江市红色旅游发展的现实困境,提出湛江市红色旅游发展应创新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完善红色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培养红色旅游服务质量人才、发挥红色旅游融媒体传播优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食”是旅游六要素之一,同理饮食文化资源也是旅游资源的一部分.本文以信阳市郝堂村为例,简要介绍了信阳市郝堂村作为全国第一批“美丽宜居村庄”所具备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分析了其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目前开发研究状况,并针对其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方案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以期望能推动郝堂村乡村旅游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十九大报告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山东乡村旅游提质增效的发展路径,包括结合乡村文化特色和民风民俗,进行乡村旅游创意开发;加强乡村旅游宣传,打造优质乡村旅游品牌;延长产业链条,推进乡村旅游与非农产业的整合;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升级乡村旅游的产业管理模式等。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战略正以蓬勃之势在国内广泛推行,探索如何实现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产业发展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议题.从赋能的涵义切入,侧重于乡村旅游赋能研究.通过对文献资料进行梳理,总结得出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赋能路径可以从利益相关者、发展模式两方面入手,利益相关者主要涉及到政府、旅游企业、居民等,发展模式可以从城乡融合发展、一二三...  相似文献   

18.
在乡村振兴的大战略之下,职业教育之所以可以顺利推动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是因为二者存在相互促进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文章立足于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存在弊端,通过分析职业教育对乡村振兴的现实意义、发展现状、存在阻力及解决对策,力求找出调整职教布局、创新职业新模式和构建服务于乡村产业的教师队伍的可行之路,并给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一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蓬莱区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切入点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价值功能的理论角度分析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性及蓬莱乡村产业发展优势,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是高质量、可持续的振兴,需因地制宜做好产业规划,在人才队伍、科技创新、长效机制、融合发展等方面,培育乡村新动能,激发乡村内生动力,探讨出蓬莱乡村产业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实践再次证明:资源是基础,客源是关键.基于二者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是一个区域乡村旅游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本文从资源特征、客源类型等角度探讨了珠三角五大类乡村旅游类型--田园风光游、农园科普游、地域风情游,乡村度假游和景区农家游的发展模式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