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不确定的领域,为了探知对不确定的社会现实所作的似乎真实的解释,人类做出了许多的努力。然而,在现有的“两种文化”的模式下,比较教育的运思逻辑未能为这一学科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出路,比较教育学只有重新寻找一种新的认识论,才能真正实现其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中两种化的冲突主要表现在心理学的研究模式,研究原则,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导致冲突有根本原因,也有直接原因,其关键就在于无科学统一的指导思想,无系统全面的研究内容,无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因此实现两种方法融合可以通过的主要途径是:第一,树立科学统一的指导思想;第二,坚持系统全面研究的基本原则;第三,加强理论心理学的建设;第四,建立综合统一的方法论体系;第五,积极推进心理学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3.
"两种文化"的分裂,构成了不和谐的文化生态,是当下文化建设中不能回避的深层次难题。追求"两种文化"的融合,无论就文化的发展历史与现状而言,还是从人的全面发展来看,均十分必要。融合"两种文化"的路径大概三条:一是交叉式的相互迎合;二是互补式的相互契合;三是混杂式的溶剂化合。相比较而言,第三种路径是最理想的,却也是最困难的。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缘起:生物学教育中的“鸿沟”现象 在教育领域内,人们纷纷指责传统的科学主义倾向的生物学课程。认为科学主义的强霸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造成了“科学”与“人”的严重隔离,使得生物学教育中的“鸿沟”现象愈发彰显。我国的中学生物学教育滞后于很多发达国家,至今还有很多学校采用人学科的教学方法教授它:读科学、背科学、考科学。这是一种缺失科学精神的生物学教育。缺乏科学精神的生物学教育是不是就一定没有科学主义存在呢?不然,我国的生物学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工具主义倾向。这是一种科学主义的突出表现。建国以来,我国的生物学教育基本上是以工具价值取向为主,即学习生物学是为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为了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需要。如《1952年初级中学植物教学大纲》指出:“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界和指出如何支配植物界的科学”;“我们不能等待自然的恩赐,我们的任务是向自然索取。”[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两种文化”问题对于高校党员队伍文化建设,既是挑战,亦是机遇。高校党员队伍中生态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铺设在“两种文化”之间,又在整个文化生态中居前,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文化路线格局。“两种文化”就像汽车的两个轮毂,需要生态平衡的联结轴承和生态持续的发展方向与牵引,方可同向并行不悖。科学文化的党员先进性保障作用,人文文化的媒介作用和社会理想规约效果,生态文化的可持续利益价值导向,最终还是要统一到党的性质、宗旨和事业上来。  相似文献   

6.
高校党员队伍包括施教者(教师)与受教者(学生)及其两者的衍生形态,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主体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和实践意义。然而,在多元动态的社会文化语境中,高校党员队伍的文化生态呈现了两种文化存在的显著特征。因为文化的多元与学生的流动性常常产生共振,形成了多元动态的高校校园文化语境。在此语境下,高校党员队伍基于自身的专业背景,形成了两种文化的现实表现及深层次认知方式的分野。  相似文献   

7.
鄱阳湖生态文化建设措施,需要在"两种文化"的视域下,切实维护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生态平衡。学校的理论教育与传播应通过课程设置、师资配置与考核评价等体系,建设科学与人文和谐发展的生态局面。在鄱阳湖生态文化实践方面的产业化、大众化与消费化等措施,应立足促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协调发展,才不违背生态文化的和谐追求。在理论建设方面,紧密联系生态经济区的建设,通过立项支持,深化生态文化理论核心概念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代科学的崛起,人类文化有了科学与人文的典型划分,由此揭开了二元文化冲突斗争的历史,至20世纪上半叶“两种文化”的冲突达到了顶峰。为了促进二者的融合,“两种文化”冲突的根源则成为现代人关注的重要课题。研究指出,事实与价值的二元划分,是科学与人文对立的哲学基础;科学与教育的高度专门化、专业化,加大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裂缝;科技理性的扩张和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使“两种文化”的冲突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9.
斯诺"两种文化"命题与梁宗岱类似观点的文本比较,虽存在具体历史语境的差异性,但对当下和谐社会文化建设,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斯诺的"两种文化"与梁宗岱的"非古复古",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斯诺命题更具系统性,因为其深入探讨了"两种文化"产生的根源,其分裂所导致的灾难性后果与弥合这种分裂的可能性。尤其是其"第三文化"的预言,肯定了从"两种文化"到第三种文化的历史发展方向,对当下及未来的文化发展具有前瞻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类文化史上呈现的"两种文化"形态,在高校校园文化中,亦是客观的文化存在。高校文化教育中的文理分科、独立评价和双线传播等,均预设了"两种文化"集团化存在的文化语境。而作为高校校园的文化主体,文理科教师与学生之间,呈现出了四组文化冲突的现实关系。同时,校园文化传播媒介的虚拟化、实在环境的学科化及重点学科的局部化等,亦显示了高校校园中"两种文化"传播生态的失衡。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的传统文化现代化问题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介绍列宁“两种文化”思想具体内容的基础上,对列宁的“两种文化思想”进行深刻解析,指出列宁的“两种文化”思想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理论分析,它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针对特定的问题所提出的,其实质是对文化的民族性与阶级性之间关系如何认识的问题。最后强调。我们应该运用列宁的“两种文化”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不同成分进行合理取舍,并以此为指导来加强与不同意识形态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2.
"两种文化"立场和观念的对峙与冲突为高中"文理分科"埋下了认识论上的隐患。高中"文理分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培养目标的分裂以及受教育者整体知识结构的失衡、日常生活经验的支离、功利主义思想的泛滥和综合素质的缺陷。面对日益综合化、复杂化、整体化的社会发展,立足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实现受教育者的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整合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人类对科学本性的理解是动态的和不断发展的,在这个过程中,既有理性的因素,也有非理性的成分。承认科学研究起点的主观性,不仅不会削弱科学理性与客观性,相反,是弘扬了科学的理性精神,增加了科学的真理性。把科学理解成是语境中的产物,认为科学研究是在去语境化(decon tex tau lization)与再语境化(recon tex tau lization)的进程中不断地接近于真理的过程。在此思维之下,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不会再出现不可约化的矛盾冲突,而是有了走向真正融合的路径与平台。  相似文献   

14.
“两种文化”与新世纪人文教育的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以科学与人的分野与冲突这一“两种化”理论为化视野,讨论了教育学所面临的化挑战及人教育在新世纪的未来前景,本以为,尽管20世纪末期,“两种化”的冲突似乎变得更为激烈,但从历史的发展逻辑来看,人主义正在走向它的复兴,相应地,人教育也在努力寻找它的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15.
纵观20多年我国农业推广体制改革与发展,重点在基层农技体系,存在问题最多、最突出的是乡镇,诸多问题之首是管理体制。笔者对陕西省富平县乡镇农技站的发展管理体制变迁及其职能发挥情况进行了调查,呈现出同一个县,两种管理体制,即县农技中心垂直管理的乡镇站,国有资产、农技人员无流失或者很少,职能作用发挥好。乡镇政府管理的则相反。建议对乡镇农技站划区分类、垂直管理,完善修改法律法规,用清晰、准确的法律政策条款保障农业推广垂直管理体制长期稳定,促进农业推广改革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如何实现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融合是本世纪备受关注的议题,"斯诺命题"引发的争辩使得科学实证主义向后经验主义曲折演进。波兰尼对两种文化之争做出了独特的回应,以个体知识论挑战逻辑实证主义解释观,向后现代批判哲学大步迈进。本文探讨缄默知识外显化模型的演进历程,架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之间的这道桥梁。  相似文献   

17.
丁兰华 《文教资料》2008,1(10):57-58
本文在回顾斯诺"两种文化"整合论的基础上,指出其知识论立场的局限,并从存在论的层面,即将其纳入人的存在这一更深层面加以考察,阐明了笔者对融合两种文化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希腊明与希伯莱明融合的历史原因丰富而复杂。当时的政治、军事斗争,希腊化与希伯莱化的双向交流是其融合的主要原因,章试从上述两方面展开探析。  相似文献   

19.
如何有效地弥合高校校园"两种文化"的分裂,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两种文化"的视野,也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着力点:缓解文化主体的四组冲突关系,是从高校校园的"两种文化"走向和谐校园文化的前提和基础;融合文理分科的文化教育内涵,是构建高校校园文化和谐生态的核心;平衡文化传播媒介的生态体系,是维护高校校园和谐文化场域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20.
中学“历史问题教学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这种教学法的实施,实质就是遵循接受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两种学习方式有机统一、优势互补的原则。整合两种方式的特征,达成中学生历史课程的基础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发展。中学历史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中学历史“问题教学法”能否促进改革教与学方式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