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肖雪 《小学语文》2007,(10):44-44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新闻发布会”2007年8月16日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赵沁平出席新闻发布会。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语言生活生机盎然,和谐健康,语言文字观念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思想意识的空前活跃,新事物、新观念、新词语及其新用法大量涌现。新语言现象的传播速度、传播方向、传播范围和传播方式也在发生改变。语言作为国家的文化资源和“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渐获重视。国民的母语意识不断增强,外语学习依然火爆。海外华文教育持续进步,汉语在世界各地快速传播。[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据中新社消息,5月29日,中国教育部发布了《2011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卡扎菲、限购、校车、房产税、辛亥革命、欧债危机、瘦肉精、京沪高铁、塑化剂、乔布斯成为使用频率较高的热词。本次调查是在2011年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近240万词种基础上进行的。其中,覆盖率达到90%的高频热词有13656个,占全部词种数的0.58%。这些词语使用了2732个汉字,大多为年度  相似文献   

3.
2007年8月16日,"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赵沁平出席新闻发布会.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发布了2006年中国语言生活的基本状况.李宇明指出,2006年中国语言生活生机盎然,和谐健康,语言文字观念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4.
2011年5月12日,教育部2011年第1次新闻发布会在教育部北楼二层报告厅召开。发布会主题是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宇明,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长田立新出席发布会。本次发布会由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主持。  相似文献   

5.
《世界教育信息》2011,(6):F0002-F0002
20t1年5月12日,教育部2011年第1次新闻发布会在教育部北楼二层报告厅召开。发布会主题是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字明,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长田立新出席发布会。本次发布会由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主持。  相似文献   

6.
新词语有着鲜明的时代性,折射出社会的变迁,浓缩年度的世态民情。以《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公布的当年产生的新词语作为语料,就近三年新词语(2011—2013)的构词方式进行探析,使我们更好地了解新词语的发展,规范新词语的使用。  相似文献   

7.
语言生活领域广阔而复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思想意识的空前活跃,社会语言生活必然发生变化。与此同时,从生活状况中必然可窥见汉语的新变化。由此可引起国人对我国语言国情的了解和重视。  相似文献   

8.
羽雯 《小学语文》2007,(10):12-12
在2007年8月16日“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发布了2006年若干领域的语言生活状况及语言生活中的若干热点问题,包括少数民族语言工作和研究、奥运会语言环境建设、旅游服务、产品说明书及医疗文书、方言及农民工语言;语文纠错、辞书出版准入制度、人名用字问题、私塾读经学校、海峡两岸语言学术交流等。李宇明还发布了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对2006年若干媒体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得到的若干数据以及与2005年数据进行的比较。[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何苗 《文教资料》2011,(4):24-25
新词语是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多元文化与多元社会生活使新词语比以往更为活跃,新词语也因而显现出多元特点。以网络语言为主的新鲜元素在为语言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对语言规范形成了冲击。合理引导语言和谐问题,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2010年10月16至17日,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和商务印书馆五家单位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承办的首届中国语言生活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11.
《人生十六七》2011,(6):28-28
化解汉字危机从小抓起 教育部将定学生写字标准日前,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了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该报告指出,学生汉语能力下降,学生汉字书写能力也在退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下编)进入"收官"阶段,为便于读者阅读和使用本书数据和图表,有必要将成果背后无法反映的一些情况作个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13.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2月29日发布《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这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以“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A系列名义发布的第一个“软性”规范。该词表的研制工作历时10年,所收词语经过2.5亿字海量语料的检测。所收词语同《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新华词典》等的词条以及厦门大学新词语语料库等进行比对,并查验了所收词语在谷歌、百度等常用网页上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罗利琼 《文教资料》2010,(31):31-32
政府工作报告是一种使用比较广泛的文种。文体方面不属于法定公文的报告,不是单纯的计划、总结.属于事务文书中的特殊的一类。政府工作报告的语言是千锤百炼、精雕细琢后形成的,它的简洁、朴实生动、准确严谨等是美不胜收的,应该成为当下应用文写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桑哲 《现代语文》2006,(11):27-37
语言规划(Language Planning)作为一个学术术语由语言学家威因里希首先提出,1958年,豪根将其引入学术界,并在规范语言学的意义上进行定义,认为语言规划就是对语言变化的评价和抉择,语言规划的核心是在使用的形式中对选定的语言形式进行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6.
语言服务是近年来我国语言规划和应用语言学研究中提出来并日益受到重视的一个概念,本文以《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上编)》所涉及的相关文献内容为主,对我国语言服务的相关问题进行观察与思考。文章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描述我国近年来语言服务的基本状况,认为从语言服务产业、语言服务职业、语言服务行业及语言服务基业等几个角度看,语言服务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第二部分分别从语言服务与国家及语言服务与市场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与思考,认为在国家规划层面对语言服务要有科学发展的态度,需要投入成本,应充分利用关涉全民的大事件来推进语言服务事业的发展,要在全球化的视野中置放和推进语言服务事业;同时认为语言服务的产业———职业———行业———基业彼此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第三部分是余论,就我国近年来语言服务研究的基本轨迹做一总结评价,认为语言服务能拥有相应的学理支持与学术发展的框架以及引导资源重组并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同时也要注意处理好其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南昌教育》2006,(1):5-7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按照教育部、国家语委和省人民政府有关开展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通知精神及工作部署,受教育部、国家语委委托,江西省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团,于2005年12月13日-15日对南昌市的语言文字工作进行了考查评估。评估团首先听取了南昌市语言文字工作自评报告,然后分四个组实地考查了国家机关、学校、新闻媒体、公共服务行业等重点领域的19个单位,听取情况介绍17次,查阅档案资料332卷(册),召开座谈会21次,对21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或语言文字知识及应用能力测查。在此基础上,评估团通过对考查情况进行汇总、研究,形成了对四个重点领域及全市语言文字工作管理和应用情况的评估意见。在评估的整个过程中,教育部、国家语委杨光司长等4位评审员,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有力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郑燕萍 《莆田学院学报》2013,20(1):56-61,80
以2011年5月中国语言文字网公布的497个新词语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阐述分析新词语在音节长度、结构方式、领域分布、语用价值四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显著特点以及它们滋生流行的语言理据,以帮助人们了解、掌握和认识新词语,也为新词语的宏观研究提供切实可靠的编年依据。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人类文明世代相传的载体,是打开沟通理解之门的钥匙,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纽带,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全球化、多元化的世界中,语言能力变得越发重要,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向来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并且积极推动语言文字事业的发展。本刊在世界语言大会成功召开之后专访了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姚喜双。姚喜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教授和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广播电视语言、播音主持艺术理论、普通话水平测试,先后完成国家社科基本项目《中国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研究·风格研究·发展趋势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播音员节目主持人语言不规范现象研究》等研究课题。在采访中,姚司长就我国语言文字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苏州共识》的内容、特点和落实情况,以及语言能力与语言教育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相似文献   

20.
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拥有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多方言的国家。从中国语言国情出发,提高国民语言能力,首要是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民族语言能力、方言能力和外语能力也是重要的语言能力。多语能力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交往的产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文化繁荣、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的需要。从国家语言政策和规划的层面,需要从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