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2016年1月13日,37岁的四川籍民工李家富因讨要工钱而客死西安(2016年1月18日《华商报》A3版《农民工讨薪时追着包工头出工地 十多分钟后路边身亡》),为这个刚刚到来的新年增添了一抹悲凉. 反观近年媒体对农民工讨薪问题的报道,直接报道具体讨薪事件的新闻很少,而多以“死亡”、 “跳楼” (包括跳桥)、“堵路”、“拉条幅示威”等为主要新闻点出现,在这类报道中,媒体关注的焦点不在于追问具体讨薪事件本身,更在于讨薪所造成的能刺激受众眼球的比较极端的表面后果.  相似文献   

2.
在讨论之前,我们先看两个典型案例: 案例一:被成为“武汉最牛跳楼秀导演”的章和进自从2008年初以来,为讨薪无门的农民工策划过多起“集体跳楼”讨薪事件,每次都预先向多家媒体和有关部门报料,结果大多数策划都取得预期目的。章和进总结成功的经验,认为记者的报道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今年1月,河北省兴隆县发生了服毒讨薪事件.新华社1月30日发出了通稿,原题是<"服毒讨薪"的警示>,副题为<河北一农民工讨要工资被拒服毒自杀事件调查>.稿件于1月31日见诸于各家报纸.这样的通稿,各家报纸或保持原题,或自己拟题,都是允许的.不料有一家报纸,把标题改为<农民工"服毒讨薪"一命呜呼>.  相似文献   

4.
在讨论之前,我们先看两个典型案例:案例一: 据《新京报》2009年6月10日报道,被成为"武汉最牛跳楼秀导演"的章和进,自从2008年初以来,为讨薪无门的农民工策划过多起"集体跳楼"讨薪事件,每次都预先向多家媒体和有关部门报料,结果大多数策划都取得预期目的。章和进总结成功的经验,认为记者的报道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罗燕 《民生周刊》2020,(2):32-34
"治理欠薪的思路要从帮助讨薪转变为预防欠薪,而预防欠薪最根本的办法就是依据法律支付工资。"春节将至,农民工讨薪又成社会热点,不过,今年更热的是国家治理农民工欠薪顽疾的力度。国务院在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方面推出了大动作,《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日前公布,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6.
烂尾楼,蜗居地。就像“城市实际上是农民工建的一样”,商品房也是经农民工的手盖起来的。民工是建设图纸的实现者,但他们毕竟只是按工取酬的打工者,只赚取一点低廉的工钱:如果这点工钱还不能及时兑现的话,那么,他们就要讨薪了,年关讨薪早已成了常态,讨薪讨上一两年、三五年也不鲜见。可是,谁能想到,有一大批人讨薪要驻扎下来,讨上15年的?  相似文献   

7.
陈睿姣 《东南传播》2016,(12):116-119
我们的时代,正在从文字传播向图像传播转变。这种转变也反映在我国农民工讨薪方式上。为了讨回自己的血汗钱,农民工们绞尽脑汁,从利用网络流行元素讨薪、到制造"奇观"现象讨薪、再到运用身体符号讨薪、运用弱者眼泪讨薪,具有理性和创意的讨薪方式无奇不有。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不少行为却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这势必会影响讨薪效果。为此,笔者根据视觉修辞讨薪的特点与优势,梳理、归纳出一条基于视觉修辞讨薪的路径。其具体步骤是:议题策划、实施讨薪、媒体报道、舆论关注、政府介入、公司屈从。  相似文献   

8.
这两年,渐渐感觉身边关于农民工欠薪的案例少了。以往,每到年底,总能收到有关欠薪的投诉。有时,听完投诉人的诉说,心中五味杂陈,倍感无力。今年策划农民工讨薪封面选题时,编辑部门的同事们跟我感受差不多,我们甚至为找到合适的案例而发愁。案例的减少,跟近年来相关政策出台和系列行动息息相关,"农民工工资保障网"逐渐织密织牢。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大量涌进城市的农民工成为都市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帮助农民工讨薪、为农民工解决住宿问题和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等方面的报道日渐增多。但是,这些报道是否完整而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山 《新闻前哨》2008,(5):60-61
近几年来,农民工的生存环境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从2003年的《温总理为农民工讨工钱》掀起的“讨薪”风暴,到刚刚结束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有关农民工问题的提案,从着手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难、看病难、养老难、子女人学难,到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子女教育、技能培训等等,新闻媒体多层面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功不可没。报道好农民工,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讨薪"现象迎合了现代媒介的重要性、冲突性、故事性等价值取向,但矛盾的是"农民工讨薪"并未大面积地激活媒介兴奋感。其中,话题"敏感"是制造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农民工讨薪"的"敏感"包含政治隐喻、道德隐痛和社会隐患,对这三种成分的顾虑导致媒体主动屈从外部压力、服从社会建构。如何正确应对这一话题的"敏感",提升舆论监督效果,需要从监督对象的"导火索"隐患、接收群体的媒介心理、各种利益关系三个方面着手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12.
论文运用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的方法,对百度新闻在2011至2013年四年间关于"农民工讨薪"的报道文本进行量化分析,旨在探究媒介对这一社会现象的建构方式。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媒介通过将冲突议题转化为政绩议题和戏剧议题,达到淡化社会矛盾的目的;讨薪农民工的媒介形象相当薄弱模糊,与该群体的历史定位及现实境况具有高关联度。  相似文献   

13.
戴鸣 《新闻世界》2008,(9):120-121
关于农民工“跳楼”讨工资的报道已经屡见不鲜。“跳楼”未必有助于事情的解决,并不是讨工资的好办法。但是,由于行政执法不力、打官司成本高昂等原因,一部分农民工出于无奈。为了引起社会关注和领导重视,争取社会舆论的同情.最终选择了这条路。工钱是农民工的生命,我们理解农民工讨不到工资的难处,但也要正确看待这件事情。目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已经逐渐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媒体做出的努力是功不可没的。但是在报道农民工“跳楼”讨工资方面。媒体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反思。  相似文献   

14.
读者来信     
凭欠条起诉折射司法进步 “农民工可凭欠条直接向法院起诉”,由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将于10月1日正式实施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中的这条规定,让奔波于讨薪路上的农民工看到了希望。  相似文献   

15.
张兵 《民生周刊》2020,(2):25-27
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展开后,这个春节,是否能让农民工兄弟们不再因讨薪、追薪而发愁?作为用工大户,很多央企加强农民工合同管理,规范用工行为,开设农民工专用账户,由银行代发工资,优先保障支付农民工工资等,这些做法给广大农民工吃下了一颗定"薪"丸。解决好农民工工资问题,事关广大农民工切身利益,也是央企践行社会责任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采访律师时福茂,我希望他给我讲几个农民工讨薪的案子,尽量是曲折些、难办些的。时福茂犯难了,在他看来,几乎每个农民工讨薪案子都不容易办,涉及到一些纠纷和变故,有时判决下来了,执行还特别难。但他从来不轻易放弃,总要想尽所有办法,做所有尝试。  相似文献   

17.
5月7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一纸禁止农民工上访讨薪的文件公布后,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媒体一片讨伐之声,当天各方文章及跟帖达1万多条。其中尤以《人民日报》《开放包容不应只在大运会赛场》的评论最具力道。该文指出:如果说,公共场所禁烟、禁止企业乱排放等,是有利城市管理、造福民生之举,但‘严禁农民工通过群体性上访等非正常方式和手段讨薪’、‘禁租房客打110’一类  相似文献   

18.
连续两年跟踪报道涞水农民工郭增光讨薪事件,深度报道带着妹妹去上学的曲阳少女张宣、身患重病仍顽强同病魔抗争的女孩高茜茜,策划组织“爱心超市”,为山区贫困群众送去生活急需品……保定日报、晚报一直坚持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困难群体,受到广大读者好评,提升了媒体的公信力和亲和力。尤其是保定晚报策划组织的“爱心超市”,不仅在保定市引起热烈响应,还引起全国各大网站关注,  相似文献   

19.
曾经看过一则笑话:一人往观武场,飞箭误中其身,迎外科治之。医曰:“易事耳。”遂用小锯截其外杆,即索谢辞去。问:“内截如何?”答曰:“此是内科的事。”笑话不过是笑话,读过之后一笑也就罢了,谁也不会当真。不过,在看了北京市建委在2005年11月10日作出的将严厉制裁“恶意讨薪”行为的表示之后,我不由得拍案称奇:原来世界上果真有这样施行“锯箭疗伤”的庸医啊!按照北京市建委的说辞,所谓的“恶意讨薪”行为,指的是这样一些现象:一是通过“民工讨薪”解决工程各方合同纠纷,怂恿民工以群体性讨薪为名,施加压力,甚至阻断国道交通,以达到尽快解…  相似文献   

20.
苏敏 《新闻窗》2009,(4):105-107
今年召开的两会上,“三农”问题依然是中国发展的重中之重,农民工问题也受到诸多关注。作为首个以农民工为题材进行大型报道的电视台,贵州电视台今年4月份推出新一季的“中国农民工”大型讲述节目,继续以全国视野聚焦农民工这个群体,侧重挖掘农民工的创业故事,更加关注中国农民工实时状况。贵州电视台“农民工”系列节目自2007年开播后,在社会和业界引起巨大反响。其中,第一季《农民工——我的兄弟姐妹》开辟了国内电视媒体农民工题材大型常态性节目制播的先河,第二季《“拉芳”温暖中国农民工》被誉为国内首档面向2亿农民工群体的电视讲述谈话节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