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清中期以后,天下大致太平,战事明显减少,高官大吏多起自科举,而科举之中最重翰林。不仅汉族士人如此,满蒙汉军旗人士子亦如此。此外,清代一直推行“首崇满洲”的国策。在科举方面,虽然在一甲进士和状元及第等名义上照顾汉族士子,但真正受皇帝信赖倚重的大臣,仍然是本族士子。在翰林群体中,满洲翰林的地位和作用远远胜过汉族翰林。这一点在鸦片战争前后活跃于政坛的几位翰林身上便能清晰地反映出来。活跃于当时政坛的两派阵营中的领军人物皆出自翰林,但较量的结果可想而知。本文利用大量第一手资料,对清道光时期满汉翰林之分歧较量的过程予以深入剖析,验证了“满重汉轻”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2.
"满洲"一名之争由来已久,但多是从满语语音入手来阐发的。而满文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是在蒙古文基础上加以改进而成的一种竖直书写的拼音文字,主要表音不表意,与汉字相比缺少相应的文字寓意。文章主要从皇太极更改族名背景及皇太极运用汉字寓意的角度诠释满洲一词的由来。  相似文献   

3.
从翰林制度层面探讨翰林文人心态可以看出,翰林文人在鸣国家之盛同时亦有"鸣己之盛"心态展现,这也是台阁体兴盛的内在动力;翰林院学习考核、应制诗文高下评定乃至翰林雅集酬唱形成的"竞技逞才"心态,同样促进了台阁体的繁荣兴盛。  相似文献   

4.
东北沦陷时期的语言教育研究多集中于日语的普及及其作为“国语”的教育。随着近年史料的不断发掘与整理,东北沦陷时期汉语作为外语的教育政策及文献研究逐渐增多,进一步丰富了伪满时期语言政策及语言教育的内涵,也为伪满时期语言接触与变异研究提供了“同时”语料。伪满时期汉语被称之为“满(洲)语”,凸显了当时汉语教育的特殊性;“满洲国语研究会”主办刊物《满洲国语》杂志连载的系列“满语”讲座类资料文献,呈现出东北方言口语的杂糅及早期现代汉语的特点。《满洲国语》及其《初级满语讲座》《中级满语讲座》等汉语教育文献,极大丰富了东北沦陷时期汉语作为外语的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5.
进入二十一世纪,两岸几乎同时开展教学改革。同宗同源的语文教科书在今日会有哪些异同,本文试图通过对人教版教科书和翰林版教科书的比较,管窥两岸课程价值观、语文观、学习观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满洲贵族定鼎燕京,由一个弱势民族转变成为强势民族,面临着多种文明的抉择。他们毅然选择了中华文明,采取多种措施,接续中华文化脉系,认同中原王朝法统。尊孔重道,"心崇正学",将此作为王朝的主导文化。在"中华"的名义下,糅合华夷文化,实现"满汉一家"、"中外一体"的一统思想,这有利于消除满汉等民族隔阂,促进大一统王朝的巩固。清代"中华"一词的普遍使用,不失为满洲贵族顺应历史发展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2010年内蒙古农业大学汉族和蒙古族在校大学生体质调查数据的分析,对比出两民族大学生在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三方面的差异,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大量汉族移民进人保山,这些移民的进人,使汉文化在保山地区得以传播,直接促进了保山地区文化教育、学术文化的巨大发展及社会风气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清朝的索伦部族属于“满洲共同体”的外围.然而基于清廷的军事需要,导致索伦在整个清代的发展与变迁,经常是和所谓的“满洲精神”联结在一起的。这篇文章想要探讨的就是,除了军功之外,索伦部族还凭借什么样的途径融入满洲旗分,又对满洲八旗产生了什么样的涵化影响?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独特的出版物,教科书是各种不同社会力量较量的产物,并在内容上反映社会主流的价值立场。人生观教育是教科书特别是语文教科书不可或缺的内容,但语文教科书对人生观教育的表达是曲折且复杂的。大陆人教版与台湾翰林版两套语文教科书产生在不同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环境中,但大陆与台湾在文化上同宗同源,两套教科书对人生观各个问题的表达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儒家经典是中国古代治国安邦的神圣准则和重要依据,作为清朝统治阶级的满人,亦非常重视学习儒学经典及广用儒臣.上至皇室诸王,下至八旗生员,经学专才辈出,撰有多部经学论著.涉猎范围遍及《五经》《四书》等,而尤以对易学的广研精索及理学的体察践求为著.满人对经学的崇尚与翻译引致小学的昌大繁盛,其中对满文的辨析考释又让他们尤为热衷.学风上趋兼采,重实证,则颇现朴学思潮之波及.  相似文献   

12.
清末青州旗城的驻防教育具有注重“国语骑射”的满族特色和兼收西学的时代特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培养出了大批满族人才,是满族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清初满洲政权的蒙古政策是满清藩部政策的缩影。就历史事实而言,该政策不仅是清政权藩部政策的完整模型,而且也是此后清政权藩部政策的运作楷模。它的实施方式、政策种类、运作模式对此后清政权的藩部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宗教、通婚、文化融合等方面都促进了各族的融合,并为顺利实现清朝的统一大业做出了贡献。该政策对此后乃至今天各民族间的融合仍然具有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竹枝词是一种源于巴渝地区古老民歌的民间文学形式,因其志土风而详习尚,为社会文化史和历史人文地理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极为重要的史料.与成都满城相关的清代成都竹枝词,从另一角度揭示成都满城的形成过程、城市意象、与府城的关系、自然人文环境、社会风貌等.  相似文献   

15.
魏晋时期形成的中国文人传统,对中国文人品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追求精神上的高蹈与超越,徘徊于庙堂山林之间,逍遥于艺术人生,寄情于诗酒玄言形成了魏晋文人生存的基本状态。研究中国文化的魏晋传统,对认识中国传统文人的人格精神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清代嘉道咸时期,书院讲学虽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但由于受当时社会的影响,书院制度腐败,师资水平严重下降,书院经济状况恶化,毁废严重。书院开始了全面衰败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环境史是近年来日益受到国内学者青睐的一个研究领域。本文拟分三部分对近年来中国大陆学者对国外环境史所进行的研究进行初步梳理,分析其成就和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普通话和东北方言中仍广泛流传着满语词汇。满语融入汉语的词类有名词、形容词、动词等多种。不仅如此,满语对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丰富、发展也作出了积极贡献,例如以赵本山小品为代表的作品使用了很多东北方言中的满语词汇,使满语的影响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19.
汉学与清学两者同为学术发展史上的重要环节,在学术研究特点上有许多相似之处,然而毕竞事过境迁,又存在许多各自的特点。学者常把它们与宋学相对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