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孟子怎样凭借他观察問題和考虑問題的方法来駁倒論敌說服对方呢? 一次孟子跟齐宣王談外交,談到大国要爱护小国。齐宣王說:“寡人有疾,寡人好勇。”他认为有好勇的毛病,所以不能爱护小国。孟子又跟齐宣王讲到救济穷苦无告的百姓,他說他做不到,因为“寡人有疾,寡人好貨(爱財)。”齐宣王又說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梁惠王下》)照齐宣王的看法,这些毛病跟要做的好事是相对立的,自己有了这些毛病,就不能做好事。孟子不是这样看,他引《詩經》来証明  相似文献   

2.
随笔     
打死我也不再说 以前,我是见什么说什么,从不藏着掖着,属于那种发现别人脸上有雀斑,就赶紧如实相告的人,因此,不但得罪了不少人,还给人留下了狗拿耗子的印象。渐渐地,我知道了“忠言逆耳,良药苦口”的道理并不是人人都能理解和接受的。深悟之后,俺也就跟着看开了,干嘛折腾自己呀,干脆就随大流得了。因此,我一改过去“硬邦”态度,见谁都一副谦虚的笑容,赶紧附和着人家说好好好,是是是,大有向“徐善人”急速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张某属于那种典型的“新好男人”,上班听领导的,下班听老婆的,路上听交警的。从没听说他和谁发生过争名夺利的事情,更不要说什么风流韵事。但就是这样一个人,碰上同事说荤段子他总是乐呵呵地听得津津有味,还经常主动“自暴隐私”。同事叫他打牌,他摆摆手说:“快别提了,最近手气痞,昨天打麻将还输了千把块!”事实上,所有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他根本就不打麻将,也不上网聊天,更从不拈花惹草。一  相似文献   

4.
侯立颖 《大观周刊》2011,(6):184-184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的确,作为一个刚刚从大学校园走出,又马上走回高中校园的“新老师”,我初出茅庐,没有精湛的教学技能、  相似文献   

5.
时尚人物     
那些指望“松霞恋”无疾而终的人该彻底失望了:跳水女皇伏明霞已正式嫁作司长夫人,香港财爷十拿九稳地“抱得美人归”。 虽说每个人都有爱的权利,而爱也应该是无国界、无肤色、五年龄之分的,而嫁谁不嫁谁也都是人家伏明霞自己的事儿,别人犯不着为这着急上火。但伏明霞也应该知道,从她选择梁锦松开始,这桩恋情便不可逃避地会成为人们街头巷尾的谈资。老夫少妻本就有看点,更何况他们两位都是响当当的名人。 反对者无非是“酸葡萄”心理在作祟:看着这么一位笑起来灿若春花的姑娘投入-香港老头的怀抱,这滋  相似文献   

6.
魏剑美  少辰 《出版参考》2006,(12):14-14
张某属于那种典型的“新好男人”,上班听领导的,下班听老婆的。路上听交警的。从没听说他和谁发生过争名夺利的事情.更不要说什么风流韵事。但就是这样一个人.碰上同事说荤段子他总是乐呵呵地听得津津有味.还经常主动“自暴隐私”。同事叫他打牌.他摆摆手说:“快别提了,最近手气痞.昨天打麻将还输了千把块!”事实上.所有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他根本就不打麻将。也不上网聊天.更从不拈花惹草。一开始我很不理解他为什么要将自己如此描黑.一次酒后他坦诚相告:哥们.还不是为了适应环境。要不这样我哪里混得下去!  相似文献   

7.
有书为证 平日里,儿子就爱找听众听他神侃,天南海北无所不包。一家三口同桌进餐,往往便成为他眉飞色舞,拉开架式作科学知识“演讲”的重要时机。  相似文献   

8.
【案例】在别人眼里,张先生一直很善侃,不管是哪,只要有他在肯定热闹。他也是一个闲不住嘴的人,一会不说话就憋得难受,常常大半夜地给朋友打电话聊天。可是不久前,他却因为抑郁症住进了医院。周围的人知道后都傻了眼,这么爱说话的人居然也会得抑郁症?  相似文献   

9.
丘吉尔与电视无缘温斯顿·丘吉尔是一个善于发表广播演说的人,但却始终没有学会利用电视,固执地认为电视在政治上毫无用处。他的私人秘书约翰·科尔维尔曾说:“丘吉尔从来不看电视,也不想自己上电视。他讨厌灯光,讨厌闪光灯,讨厌闷热。”他对待电视摄象机,就象一个不希望平民百姓盯住他看的17世纪贵族。如果摄象机镜头离他太近,他要么扬长而去,要么用双手挡住镜头。  相似文献   

10.
很多销售专家都反复强调:“销售始于售出商品之后。”这句“金科玉律”听起来有故弄玄虚之嫌.但事实就是:谁遵循,谁就能成就卓越;谁违背,谁就将穷困潦倒。  相似文献   

1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语出《孟子·粱惠王上》,是有名的“齐桓晋文之事”,章中的一句话。孟子到齐国,齐宣王向他询问春秋吋霸主齐桓公(小白)和晋文公(重耳) 称霸诸侯的事,流露出钦羡之情。孟子以“王道”相对,避而不谈“霸道”。他在劝说齐宣王推恩保民实行“王道”(即儒家的仁政)时,说了下面几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上句第一个“老”字用作动词,作“敬爱”讲,言敬爱自己的父母也应该敬爱别人的父母。下句第一个  相似文献   

12.
有位记者写了篇反映某地领导为群众办了多少件实事的稿子,引起当地群众的不满。有的群众找到报社,对记者说他写进稿子里的“实事”都是没影的事。记者听后面露不悦地问:“记者听谁的?是听你们当地党委和政府的还是听你的?”不知该记者的这番有力的反诘把那些打上门来的揭疮者镇住没有,但他的提问确实是很有“力度”的——记者到底该听谁的?这还是一个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都不小的问题。 记者听谁的?这里说的是记者在采访时听谁的,这里的“听”也不仅是视觉器官的事,还包括记者的判断和认识。这位记者所问明显有两层意思。一是听谁说,二是信谁的。  相似文献   

13.
现在,有一部分读者对报纸上的报道不满意。如常听人说“报纸不讲真话”、“报喜不报忧”、“记者不了解实情,不敢说实话”等等。究其原因是比较复杂的。谁也不能说记者对“实情”总是那么了如指掌的。但如果硬说记者写的报道都是“不真实的”,甚至“专门造假”,就有失公平了;怎么叫“讲真话”,又如何“既报喜又报  相似文献   

14.
《大观周刊》2006,(45):34-34
第一名:水瓶座 水瓶座遇到真爱反而会躲起来,宁可跟“次爱”或“不太爱”的人在一起,因为他很清楚自己一旦付出真心就会失去自我,陷入万劫不复的世界。他很不喜欢失去自我的感觉,喜欢中庸,不要狂热,怕真爱的狂热会把他烧死。因此他情愿躲得远远的,假装没有这回事。  相似文献   

15.
《反光镜》编者:今年寒假一开始,我家里的各种音响设备就热闹了起来,频频传出类似“难以抗拒你的容颜”、“如果这是我爱你最好的距离”,“睡梦中的人不了解我的爱,我不原谅你的美”、“我走过城市,心中没了方向;我走过山岗,心中一片荒凉”等歌词,难道我的那个上初中的孩子,就听这样的歌?那些与他年纪相仿的孩子们也都听这些歌吗?他们是怎样接触上这些歌的、有没有听过我们曾经听过的好歌?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始在亲朋好友的子女  相似文献   

16.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出自伏尔泰的名言,似乎已经成为网络时代人人发声的底气所在.人人都有“说话”的权利,权利与权利间是平等的,所以谁也无权干涉别人.似乎只要尊重这份权利在先,就能获得舆论场的百花齐放,同时一片祥和.  相似文献   

17.
姚森 《报林求索》2009,(12):66-67
好莱坞流行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在于你认识谁。这句话虽然有点夸张,但形象的说出了人脉的重要性。中国也有句古话:在家靠亲戚,出门靠朋友,也是一个道理。人人都懂的道理,未必人人都能做得好,如何积累并善用人脉是一个很大的学问。经朋友介绍,记者知道了一个被称作广鸿大哥的人,传说中此人结交甚广且热心,以至于圈子中有"有事情找广鸿"的佳话。11月的某个傍晚,在别有意境的翼栈餐吧,记者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广鸿大哥。广鸿大哥真名明广鸿,目前在北京某公司做软件工作,是那种第一眼就给人亲切感和信任感的山东人。谈他的积累人脉的经历就不得不谈他的网站——山东人在北京,网名水浒109将,正是通过这个网站他认识了更多的朋友,也让更多朋友认识了他。明广鸿说,在这之前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多少"人脉",只是一群要好的老乡,通过线上认识,在线下一起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就像他说的,福往者福来,爱出者爱返,只有真心付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相传古代斯巴达人非常珍视盾牌。如果有谁在战斗中失去了盾牌,那会被看成莫大的耻辱。所以,一个战士无论生还是战死,始终要与盾牌在一起。当时,有一位母亲送自己出征的儿子的临别赠言是:“你要么带着盾牌回来,要么躺在盾牌上被抬回来。”这表达了斯巴达人要与盾牌共存亡的英雄气概,所以一直流传至今,为人传颂。“要么带着盾牌回来,要么躺在盾牌上被抬回来”,从逻辑上说,就  相似文献   

19.
古往今来,中外先哲无不视爱为社会的灵魂。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讲“王道”,都以爱为核心。费尔巴哈建立的新哲学也是以爱为基础的,他说:“新哲学建立在爱的真理上,感觉的真理上。在爱中,在一般感觉中——人人都承认新哲学的真理。”“爱是存在的标准——真理和现实的标准,客观上如此,主观上也是如此。没有爱,也就没有真理。”  相似文献   

20.
邢晓春 《中国广播》2006,(10):67-68
“从小我们就爱听故事,人人都是‘有故事的人’,今天听故事的你,就是明天讲故事的人。”这是《故事新天地》节目宣传版的开头。看似平常的四句话,却道出了这个节目产生的原由、丰富的节目资源以及目标受众和讲述形式。2006年5月18日,《故事新天地》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全新亮相。顾名思义,这是一档“讲故事”的节目。其实,文艺之声的频率本身就定位为以语言类文艺节目为主,又称为“故事频率”。因此,这档节目的推出无疑是对频率主题概念的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