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是澳门回归十周年。本文以文化为视角,探讨葡萄牙人登陆澳门以来,四百年间澳门高等教育发生变革的文化特征:即以基督教文化为主要特征的传教士办学(1594-1938年);以岭南文化为主要特征的中国知识分子办学(1938-1959年);以商业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港商办学(1981-1988年);以葡国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澳葡政府办学(1988-1999年)和以多元文化为主要特征的特区政府办学(1999年至今)。  相似文献   

2.
嵩山文化是中原地区的重要文化,经过几十万年的孕育、发展,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文化格局。嵩山文化的主要内容为根文化、国都文化和纽带文化。科学技术成就和科技文化也是它的重要内容,由此造就了中国历史的辉煌。  相似文献   

3.
教学活动是传递文本知识和教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连接知识和权力的关键所在,是彰显教师日常行动的运作方式。以布迪厄的文化资本为切入点,分析30位教师关于"百分数的认识"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过程,探究教师教学过程微妙变化的原因。研究显示:教龄在3~5年的教师,文化资本的呈现方式主要是以虚拟性的文化能力为主;教龄在6~15年的教师,文化资本的呈现方式主要是以依附性的文化产品为主;教龄在16年以上的教师,文化资本的呈现方式主要是以区隔性的文化制度为主。三种运作的形式再制了教师之间的结构序列,并捆绑了教师的行动和结构。  相似文献   

4.
《廊桥遗梦》是罗泊特·詹姆斯·沃勒于1992年推出的一部长篇小说。细读文本,发现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该文主要从牛仔文化、厨房文化、两性文化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动态     
《现代技能开发》2010,(12):69-69
文化部将对基层队伍实施轮训 未来五年,文化部将对全国391万基层文化队伍培训。文化部部署的这次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工作,培训对象主要指县、乡、村三级专兼职文化队伍,包括县文化馆、图书馆、艺术表演团体和乡镇文化站(街道文化站)工作人员,以及这些基层文化单位指导的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农村文化中心户、群众业余文艺团队等业余文化工作者和社区文化志愿者等。主要目标是用五年时间,对全国391万基层文化队伍轮训1遍,着力建设基层文化队伍培训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地方文化蕴藏着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实施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资源,也是激活生命课堂的重要路径。2004年以来,地方文化融入国家课程的主题逐步引起了不少研究者热切的关注,研究成果相继而出。研究的量和质均有所提高,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地方文化融入国家课程的功用、现实背景、路径及对策的探究。但整体发展态势欠佳,在"量"方面主要体现在研究的学科、年段及主体的比例分布不均,在"质"方面主要体现在研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7.
新旧初中课标(分别是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文化史"内容标准"是课程内容选择的结果,其呈现的差异不仅隐含着文化史的价值取向的变化,还隐含着课程价值取向与历史教育价值取向的变化。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总和,通常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其产生发展的历史即是精神文化史,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史、学术思想史、文学艺术史、宗教史、社会史、教育史等等。  相似文献   

8.
揭开梅山文化的神秘面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山文化产生的地区是古梅山,包括今之安化、新化两县、冷水江市及涟源市、新邵县部分地区;梅山文化的时间概念约是公元500年至公元1072年;梅山文化产生的条件是古梅山史前期至北宋这一段历史的特殊性和古梅山地理环境的特殊性;梅山文化的内容主要是古梅山社会制度和组织机构。政治经济形式以及古梅山人的意识形态,包括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  相似文献   

9.
2010年,我区正式全面启动学校文化建设。当时,我们讨论并制定了一个“三年三步走”的总体思路,即:用三年时间,在全区大力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初步形成“文化立校,文明育人”的崭新局面,打造武陵教育的文化品牌。第一步主要是根据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的主流文化,结合学校的历史、现有资源和学校发展愿景,精心提炼具有学校特色的精神文化,具体表现为办学目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并将它与学校的硬件建设和环境美化结合,外显出来;第二步主要是大力推进与精神文化相适应的制度文化建设,并通过丰富多彩的行为文化,如读书活动、“三节”、“四礼”活动、环保活动等,加上校本课程的开发,编印校报、校刊,编写校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突显文化特色;第三步主要是通过外显文化的积极影响,通过制度文化的有效制约,再通过行为文化的反复促进,最终将精神文化内化为全体师生共同的追求,将学校建设成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区教育局要求学校把文化建设当做促进内涵发展的主要着力点来抓,当做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举措来抓,当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来抓。  相似文献   

10.
正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精髓。创建务实有效的校园文化,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是学校工作的追求。我校从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五个层次入手,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植入学校的文化建设中,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学校文化一般分为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  相似文献   

12.
文化旅游作为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对于改善民族文化资源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分析中国知网检索的2011-2021年1998篇旅游文化主题的CSSCI期刊文献,归纳文化旅游研究脉络。研究发现:文化旅游领域发文量呈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2011年-2013年;高被引文献主要集中在文化旅游价值和主题开发领域;高产作者集中于高等院校,但相互间合作较少;文化旅游领域重点分为三大类,分别是自然文旅、人文文旅、文旅价值。然后,在此基础上为我国文旅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三十年来竹文化研究在党和政府的直接推动下快速发展,其成效主要集中于竹文化与少数民族、竹文化与文学、竹文化与绘画、竹文化与旅游开发、竹文化与园林景观、中日竹文化比较等领域;其缺陷主要体现在文化的独立性不足、研究框架贪大求全、研究队伍薄弱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孙晓峰在2007年12月12日《光明日报》撰文指出,大学文化育人的成效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特殊意义:一是突出大学精神文化的主导作用。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大学的传统精神,它是由大学的传统、历史、地域文化的影响、学科特色和知名学人(包括教师、学生、校友)的品格、气质、生命力和创造力共同孕育的。  相似文献   

15.
琼台书院是清代海南唯一府立书院,在海南教育史上影响重大。其创办时间存在争议。主要有"康熙四十四年说"和"康熙四十九年"两种说法。文章通过文献及碑记资料比对,证明"康熙四十四年说"不符合历史事实,其真正的创办时间是"康熙四十九年"。这一考证有利于海南教育文化的研究、琼台文化的传承及海南文化旅游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胡益平 《林区教学》2010,(4):120-121
社区文化是城乡社区群体的产物,是社会文化、地方文化、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文化体系构成的基本单元。社区是老年人的主要活动空间,建立并建设社区老年艺术团队是社区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老年人开展活动获得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要途径与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17.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对前两个版本课标的修正和提升。本文对其中“文化”的标准进行初步解读,并提出一些实施建议。主要是语文课程“文化”内容的确定、语文课程“文化”体系的建构和语文课程“文化”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郧县撤县改区,极大丰富了十堰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十堰城市特色文化主要有汽车文化、郧阳文化、武当文化、汉水文化和县市特色文化。郧阳文化以郧阳区,即原郧县地域为主,内涵非常丰富,但最有特色和代表性的是生命源、楚文化源、"汉江王"和南水北调中线源。因此郧阳区的城市品牌宣传语可以提炼为"百万年郧阳史,三千里汉江王"。  相似文献   

19.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主要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班级风气、学习风气、人及环境和行为规范等,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班级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方面,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制度文化是推进班级文化建设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并且向外延伸的一种群体性文化。校园文化,一般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校园的隐性文化,二是校园的显性文化。如果说校园的隐性文化是历史形成的话,那么校园的显性文化则是要靠人为建设出来的。所谓显性文化,简单讲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