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候,新闻界面临着历史性转折的严峻挑战。适应并及时、准确地反映这个历史的转折,新闻界责无旁贷。能不能很好地承担起这一重任,取决于自身是否适应这个转折的变革。而变革首先要突破旧的传统观念的束缚。  相似文献   

2.
(一) 新闻也姓“商”这个命题,本应如同新闻姓“新”一样没有疑义。可是在我国则长期被视为一个理论禁区。改革开放已历十四年,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仍然存在很大分歧。1992年底,笔者有幸参加中国记协在济南召开的首届“中国新闻学术年会”,从向大会提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博物馆事业需要有一个大的发展,仅限于国家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财政的紧缩状况,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国家还无法拿出更多的财力来兴办博物馆事业,为此,给博物馆的发展带来困境。一段时间以来,博物馆界的同行们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的紧迫性,开展了以增收(“以文养文”,开办多种服务性项目)节支为主要手  相似文献   

4.
一般地说,新闻具有商品属性。但是,新闻主要职能是通过信息的传播,影响社会舆论,干预社会生活。夸大新闻的商品性,将新闻沦为标价拍卖的商品,是资本主义新闻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分野之一. 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作为精神产品之一的新闻也就自然而然地成长为资产阶级摄取利润的工具,新闻工作者成了资产阶级的雇员。在他们那里,为了达到自己的私欲,可以颠倒黑白,捏造事实,甚至指鹿为马,进行人身攻击.只  相似文献   

5.
在新闻界,有这么一个论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新闻也具有商品属性,新闻也要商品化。这种论调为“有偿新闻”提供了“理论依据”,误导了新闻改革的方向。 有一个时期,“有偿新闻”成了某些新闻单位公开的秘密。报纸出卖版面,电台、电视台出卖时段,记者接受红包;编辑收取编稿劳务费;为企业家写的报告文  相似文献   

6.
“有偿新闻”现象近来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新闻圈内一提它往往捎带出另一个话题:新闻是不是商品。感觉中,“有偿”总与“商品”有什么内在联系,故有人主张还是不用“商品”二字为好。其实,这正是解决“有偿新闻”问题的一个“关节”所在,把其中的难解之处弄个水落石出,对新闻业的健康发展大有益处。 (一) 新闻是什么?理论上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息。而今,关于新闻是意识形态范畴的东西,还是经济基础领域的东西,又成了新闻的论争话题。从新闻报道实践看,新闻作为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直至成为报刊、广播电视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报台从业人员而言,它是产品,而且这一产品既有意识形态成分,如包含着某种思想、态度、意图在内;也有物质成分,如含有具体的人的劳动以及纸张、电波等“物”的内容。对于受众来说,他们付出货币购回报纸、收看有线电视(广播和电视虽不付钱,但收视率直接影响电台电视台的广告收入),并从中获得利益,或开眼界长知识,或直接得到实际报偿,如信息  相似文献   

7.
一、政治属性始终是党报的根本属性党报的政治属性是由党报的党性原则和肩负的历史重任决定的.在过去,党报肩负着打击敌人,团结、动员、宣传群众的重任,是党的革命阵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形象地说:我们革命,一靠枪杆子,二靠笔杆子,这固然说的是宣传舆论工作的重要性,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党报的政治属性.可以说,没有政治属性,党报就不能成为党报,党报的战斗作用就不能发挥,党所赋予党报的重任就不能完成.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党报仍然也必须坚持党报的党性原则.这是因为,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党的中心任务变了,但党报保证党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团结群众,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把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为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而奋斗的根本任务并未有丝毫的改变.江泽民同志指出:“新闻战线要重视舆论引导,党报、党刊、国家通讯社、电台、电视台都要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新闻队伍整体道德水平的下降,新闻界为消除自身痼疾采取了许多措施.但多限于新闻界自身的“内涵改造”,收效甚微,而没有把新闻职业道德纳入社会生活的大系统中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9.
职业道德是一个普遍、古老而又新鲜的问题。所谓职业,指的是由于社会分工产生的人们在社会上从事某种专门“业”务及由此而带来的相应“职”责,实际上应称之为“业职”;而道德,则指通过社会舆论、习俗等特殊方式和内心信念,以评价善恶、美丑来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总和。概括起来说,所谓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一定职(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劳动)中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与新闻职业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名青年记者,我想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工作者应有的形象谈一点感想。 一、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什么是新闻职业道德? 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简言之,是指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按照市场规律从事经济活动。 新闻职业道德,是指新闻从业人员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包括指导思想、品德修养、立场态度、工作作风、社会公德、事业心、责任感等等。  相似文献   

11.
道德是调整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自律性道德准则和规范,它是社会公德在新闻实践中的体现。新闻界的职业规约建立在普遍的社会伦理规范、道德规约基础之上。因此。社会公德与新闻职业要求是一致的。然而,新闻业既有自身的特点,又涉及社会各阶层利益,出于不同利益的考虑,一旦职业要求与道德或伦理之间发生冲突,新闻工作者往往会出现选择的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12.
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专业主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景刚 《当代传播》2004,(4):86-87
学界对新闻职业道德和新闻专业主义之间的关系有颇多讨论。李金铨教授将新闻专业主义放到了新闻实务和记者素质两个层面上加以考量。他认为新闻专业主义在理论上大抵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追求报道的客观公正,一是职业的伦理道德.这种职业的伦理道德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在发现和传播新闻信息时,要按照“新闻价值”的客观标准进行取舍。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宣传部、广播电影电视部、新闻出版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近日联合发出《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规定》全文如下: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队伍的教育和管理。严格禁止有偿新闻、买卖书号、无理索取高额报酬。”为贯彻落实《决议》精神、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维护新闻工作的信誉和新闻队伍的良好形象,树立敬业奉献、清正廉洁的行业新风,根据中宣部、新闻出版署颁布的有关规定,结合新的形势,重申并制  相似文献   

14.
<正>什么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就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新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新闻规范和准则,是社会道德对新闻记者所提出的特殊要求。它既是新闻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什么又是新闻传播伦理呢?新闻传播伦理是新闻工作者在职业工作中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和职业道德底线。作为新闻工作者,在对突发事件进行新闻采访报道活动时,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新闻职业道德素养,恪守新闻报  相似文献   

15.
新闻精品生产与新闻职业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是新闻精品生产的前提、动力和保障;新闻精品生产彰显新闻职业道德风貌并促使其向更高境界发展。新闻工作者只有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同时要更新新闻理念、注重文本创新、强化新闻叙事功能,才能写出具有感染力的新闻精品。  相似文献   

16.
刘裕 《青年记者》2004,(10):78-78
记在日常采访过程中,会遇到职业责任与道德看似相互冲突的情况,特别是采访一些不幸事件,必须从两难中做出选择的情况下,要想成功地完成采访任务,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如何准确把握采访时机、推进采访深度?这些问题的答案往往不能简单化。  相似文献   

17.
新闻价值与道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作为一个有着20多年新闻工作经历的媒体人,把这个两个概念混在一起,似乎容易引起同行们的耻笑。而恰恰在我们的工作中,常常出现追求了新闻价值却违背道德的现象。因此,正确处理新闻价值与道德的关系,是我们每一个新闻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焦雅奇 《新闻窗》2012,(3):93-93
近年来,我国新闻事业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新闻记者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媒体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对媒体及新闻工作者产生了严峻的挑战。而屡禁不绝的假新闻不仅违背了基本的新闻道德,也严重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媒体假新闻所表现出媒体公信力与新闻职业道德与的缺失值得我们深思。从假新闻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前新闻道德的不良现状,其具体特点表现为:报道跟风,群体造假;新闻寻租,追求不正当利益;“把关人”作用降低,影响事件进程;人文主义关怀的缺失;更正、道歉不及时;新技术造假严重。  相似文献   

19.
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既是新闻队伍建设的需要,也是改善新闻从业者形象、提升媒体公信力的需要,不仅关系到新闻事业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全民道德素质的提高.针对"有偿"新闻、新闻低俗化、假新闻等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本文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对如何建设新闻职业道德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岩 《记者摇篮》2005,(3):60-60
职业道德也称行业道德,它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随着社会分工的不同,随着这种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的。它是人们在职业实践中形成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这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是我国新闻工作的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