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学概率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可能性有大有小”。在对这一内容的教学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观察:口袋里装了3个黄球和1个红球,教师让学生根据这个概率模型判断,若从中摸一个球,是黄球的可能性大,还是红球的可能性大。学生作出判断后,再引导学生做试验:每次任意摸1个球,及时记录球的颜色,摸了10次以后统计哪种颜色的球摸到的次数多一些。这样的教学过程自然中规中矩, 相似文献
2.
3.
某年轻班主任安排学生座位时严格按成绩优劣、表现好坏排定,成绩、表现均好的"双优生"安排在教室前的"腹地",成绩、表现均差的"双差生"被发配到靠边的"偏远地区".这位年轻班主任的用意在于奖优罚劣,舍卒保车.然而一段时间过去,不仅"双差生"破罐子破摔,毫无长进,连重点保护的"双优生"也受到影响,整个班风每况愈下,这个班成了学校的"老大难".一位颇富经验的老班主任了解这一情况后,建议他把座位的安排倒过来试试--那些所谓差生调到前边中心地区,把"双优生"与其它同学搭配安排到靠后的位置.经过一段时间试验,果不其然,班风明显好转,优秀学生继续保持优势,而那些所谓差生也都有了明显进步. 相似文献
4.
沈卢旭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生版)》1994,(5)
中等学校语文教材应用文的结构大致是:一、性质或特点、作用;二、种类、格式;三、基本要求;四、例文;五、思考与练习。这种结构模式在具体的应用文课文中也许还有一些变化,但总之是理性的内容在前(第一、二、三项)。感性的内容在后(第四项)。从教材编写来说,这种先作理论上的阐述,再举例引证或说明的写法,是符合逻辑顺序的(这种课文的文体,可称之为“阐明文”)。但是,教师按这个顺序教,效果未必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等学校这个阶段的学生对语文的认识的接受规律,大致是先感性后理性;学生对感性的、具体的内容比之对理性的、抽象的内容,前者记得住,印象深刻。教师按教材的结构顺序教,学生在没有接触 相似文献
5.
沈卢旭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1993,(9)
中学语文教材应用文课文的结构大致是:一、性质或特点、作用;二、种类、格式;三、基本要求;四、倒文;五、思考与练习。这种结构模式在具体的应用文课文中也还有一些变化,但总之是理性的内容在前(第一、二、三几项),感性的内容在后(第四项)。从教材编写来说,这种先作理论上条分缕析的阐述,再举例引证或说明的写法,是符合逻辑顺序的(这种课文的文体,可称之为“阐明文”)。但是,教师按这个顺序教,效果往往不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等学校这个阶段的学生对语文的认识的接受规律,大致是先感性后理性;学生对 相似文献
6.
课前提问,作为复习旧知,导入新课的手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教师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传统的课前提问,一般都是按“老师问———学生答———老师评”的形式进行,这一种课前提问形式有许多弊端,因为在课堂提出问题中,设计问题、点评答案的权在教师手中,学生只能作为答题者被动参与,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凭印象背出问题的答案,没有足够时空来拓展思维,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整个过程只能按老师设计的模式来进行。这样,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笔者在教学中,对于课前提问采取了“倒过… 相似文献
7.
8.
9.
10.
王文森 《小学教学(数学版)》2009,(1):49-50
以抛硬币实验为例,教学中往往有两种处理方式:第一种是先得出正面或反面朝上的概率是1/2,然后让学生通过多次抛硬币去验证这个结果。第二种是先让学生多次抛硬币,计算出现正面或反面朝上次数与总次数的比率——频率,然后用频率估计一下出现正面或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这个可能性接近1/2的话,就推断这个硬币大概是均匀的。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1月13日,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发生爆炸,苯类污染物流入松花江,造成水质污染:吉化公司东十号线入江口水样有强烈的苦杏仁气味,苯、苯胺、硝基苯、二甲苯等主要污染物指标均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松花江九站断面苯类指标全部检出,以苯、硝基苯为主,右岸超标一百倍,左岸超标十倍以上;松花江白旗断面检出苯和硝基苯, 其中苯超标108倍;黑龙江和吉林交界的肇源段,硝基苯超标,最大超标倍数为29.1点倍, 污染带长约八十公里,持续时间约四十小时……如此灾难性的人祸,吉林省政府在爆炸发生后居然一度对外宣称松花江水质未受污染,因此造成哈尔滨市民群情激愤。 相似文献
12.
13.
吴良仪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1995,(7)
我这里说的“倒过来教学法”,是说教学一篇课文,并非先学习课前“提示”,其次学习课文,最后完成习题。而恰恰是倒过来,先看课后习题,其次为着解决问题去看课文,进行思考,解决习题,最后看课文前面的“提示”,得以验证。下面从高中语文第二册每个单元各选第一课为例来谈。第一单元《包身工》第一、二两题,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记叙、说明、议论部分,说出文中的细节描写、 相似文献
14.
田璟瑛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2,(Z3):56-57
<正>在可能性大小这节课中,教学目标主要在于,让学生知道两种数量不等的球放入盒子中,每个球都有被摸出的可能性,但可能性却有大小之分。如此复杂的过程和概念,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非常抽象。鉴于此,本节可能性大小的教学,主要以学生为活动主体进行了4个环节设计:试验猜想、动手试验、呈现结果和归纳总结、问题拓展。一、猜想:激发探究欲望并建立猜想意识第一,教师明确盒子里有几种颜色的球——提供问题情境:黄色乒乓球一个、白色乒乓球4个,摸20次,摸一次记录一次球的颜色,放回去重复摸。第二,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大胆猜想,创设猜想的氛围:随意摸出一个球,可能是什么颜色?可能摸出绿色吗? 相似文献
15.
倒过来,从作者的表达意图来探究表现技巧、表现艺术往往是阅读教学中被忽略的一个环节。教学如同登山,倘上山后就匆匆下山,花在览胜方面的精力少之又少,又怎会不“入宝山而空返”?其实,能攀到峰顶最好,即使在半山腰,也要览胜,做到眼高手高,这样,阅读教学的目的才算达到。可以说,倒过来教是完善阅读教学过程、提升阅读教学境界至关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92页例题.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向老师带你们来这里上课,你们高不高兴啊?这节课还有让你们更开心的事呢!你们想不想知道?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就一起玩摸球游戏.在这之前,向老师想请你们猜一猜(出示:一个盒子里放3个黄球、1个白球),如果给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92页例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向老师带你们来这里上课,你们高不高兴啊?这节课还有让你们更开心的事呢!你们想不想知道?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就一起玩摸球游戏.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