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名著阅读有明确的要求,各地每年在语文中考中也强化了对学生名著阅读情况的考查,但是,当前初中生名著阅读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在名著阅读的低迷状况下,为了引导初中生更好地阅读名著,名著导读课成了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本文以《水浒传》导读课为例,从“课前改变教学的观念,提高教师素质”、“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回归名著阅读”、“课后落实阅读的任务,加强辐射探究”三个方面探究初中名著导读课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设置了4个板块,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其他版本的课程标准教材也有类似“梳理探究”的板块设置)。前两个板块是高中课程标准颁布之前的旧版教科书中已有的,后两个板块是新增设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普遍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甚至弃之于不顾,此种现象值得注意。“名著导读”是以阅读原著为前提的,这里暂且不论,只讨论“梳理探究”。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作了明确规定:“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为了达到这一标准,新教材在每学期都推介了三部名著,七年级到九年级阶段共推介名著18部,每册教材中都有三部名著的导读设计。七年级语文上册就安排了《繁星·春水》、《伊索寓言》、《爱的教育》三部名著的导读文章。这三部名著中的《繁星·春水》对学生来说,阅读兴趣低迷,而对其它两部都有较大的兴趣。学生阅读时或被一些生动的情节所吸引,或草草地浏览一遍完事。这样的“浅阅读”状态不可…  相似文献   

4.
名著导读既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渠道。以初中名著阅读篇目中最有争议性的《水浒传》为例分析名著导读的技巧,需从作品的特点入手,以名著中存在的明显问题,学生理解起来吃力的内容为切入点,带领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容,优化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作了明确规定:“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为了达到这一标准,新教材在每学期都推介了三部名著,七年级到九年级阶段共推介名著18部,每册教材中都有三部名著的导读设计。七年级语文上册就安排了《繁星&;#183;春水》、《伊索寓言》、《爱的教育》三部名著的导读文章。这三部名著中的《繁星&;#183;春水》对学生来说,阅读兴趣低迷,而对其它两部都有较大的兴趣。学生阅读时或被一些生动的情节所吸引,或草草地浏览一遍完事。这样的“浅阅读”状态不可能使学生从多方面受益。为此,我根据三部名著的不同特点,开展了三次活动,让名著阅读走出低迷、卡向纵深。  相似文献   

6.
教育名著导读课是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师范专业中广泛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教育名著往往浓缩了特定时代的教育精华,探讨了人类教育中最本质,最普遍的问题。因此,阅读教育名著对于每一位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的理论研究人员和实践教学工作者都是不可逾越的一门必修课。高等院校师范专业开设教育名著导读课,对于即将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学生今后的工作、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上好《导读》课关系到高等院校师范专业未来的发展。如何上好导读课?教育名著的选读、解读、阅读、讨论就成为四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7.
<正>《水浒传》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的名著导读,初中生阅读《水浒传》原著有一定的难度,一是书中除了一百零八个梁山好汉,加上其他人物,共有数百人,学生一般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难以把握整本书;二是《水浒传》继承宋元话本的传统,用的是古代白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不少学生阅读起来难免会有一些费解之处,需要教师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马路长 《快乐阅读》2011,(12):68-68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增加了"名著导读"部分,把名著的课外阅读移到课内。各省中考也加大了对名著阅读部分的考查。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学生  相似文献   

9.
李明 《少年儿童研究》2013,(16):10-12,15
中学生都喜欢看什么样的书呢?他们的阅读现状又如何呢?近日,笔者走进校园,进行了调查。一、现状:阅读走"浅"从书籍的种类看,目前,很多中学生把目光投向漫画、青春文学、言情小说、八卦明星、时尚旅游等书籍,而像《老人与海》《红楼梦》《简爱》等名著基本不在阅读范围之内。一些喜欢文学的中学生也很少读名著,而是看《人民文学》《萌芽》《散文》等期刊。一位姓刘的初中生说:"我特别喜欢看漫画书,从小到大一直在看,家里攒了一大堆。漫画书视觉效果好,情节生动,而且省时间,不用怎么动脑就能看懂!"的确,漫画书风靡校园,吸引着少男少女的眼球,它的魔力不亚于现在的"选  相似文献   

10.
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髓,名著阅读学习是提高学生自身文学素养和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新课标下,名著导读板块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初中三年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还推荐了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阅读的篇目,其中初中部分必读10种。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给方法,指导学生有效阅读;逐步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对课外阅读非常重视,与此同时,统编教材倡导课外阅读课程化,并且有具体的书目推荐,其中四大名著在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进行了安排,四篇入选课文分别选自四部名著,除《草船借箭》是改编的现代文,不是原著的语言形式外,其余三篇均为原著中的节选,其编排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原著的阅读.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以人物品评课的方式,精心提炼出整本书最经典的人物形象,选择最核心最精彩的故事情节进行导读,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初中语文教材中增加了名著导读的内容,旨在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笔者结合《海底两万里》,就怎样促进学生阅读名著水平的提高进行了几点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菩《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和《红楼梦》历来是中学生的必读书目。那么,实际有多少学生读过四大名著呢?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基础教育教材语言资源的建设与应用”课题组最近组织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课外阅读调查,结果显示四大名著的阅读状况并不乐观,四部名著全部阅读过的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27.7%,而阅读原著的只占7.9%。  相似文献   

14.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形式和学习环节,整本书阅读是语文学习不可缺少的学习形式。《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瑰丽的文学巨著,组织学生开展《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是新教材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利用学生对《红楼梦》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去阅读《红楼梦》原著,能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名著的深刻内涵,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15.
<正>名著整本书导读客观上是个庞大的工程,内容浩繁。而师生长期缺乏整本书意识和策略,陷入浅表化和碎片化的困局。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以初中名著《水浒传》整本书导读为例,阐述滚动式深读的导读新范式,让学生动态真读名著整本书,真正走进多彩深邃的文学殿堂。一、初中名著整本书导读的深层痛疾根据2022版新课标的理念,来审视当前大多数老师的名著导读课,笔者认为当前名著导读潜藏着如下“深层痛疾”:(一)名著阅读越来越功利化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积累整本  相似文献   

16.
正让孩子亲近经典、阅读名著,已经成为语文界、教育界、文化界乃至全社会的共同愿望。学校课堂是名著阅读的一个主阵地,不少版本的小学语文课本中节选或改编了一些名著文章,如《三顾茅庐》、《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林冲棒打洪教头》、《三借芭蕉扇》、《草船借箭》等。可以说这类课文(以下统称为"名著类课文")是小学生借以了解名著、阅读名著的窗口。一、我们的思考教学此类课文后,我们一直在反复思考:名著类课文到底要教给孩子什么?课文编选的意图是什么?如何教好这样的课文,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中如何处理选文和原著的关系?……中国自古就有"少不读《水浒》,老不读  相似文献   

17.
名著导读是新课改之后增加的一个新版块,其教学意义深远,上好名著导读课大有必要。但尴尬的是它往往没有受到重视,教学功利性、随意性强。本文以《莎士比亚戏剧》为例谈谈"名著导读"的教学。名著导读不同于名著本身,它的主要作用在"导",老师如果从导的方法上下工夫,导读方法灵活到位,就会激发学生对名著的喜爱,为学生种下一粒终身阅读的种子。  相似文献   

18.
由萧庆元、管仁福教授主编 ,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读书与修身———中外人文社科名著导读》一书在选书甄材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 :精选古今 ,兼收中外。该书所选的十部名著 ,中六而西三 ,《科学的历程》一书又是亦西亦中的 ;以古今论 ,今古各占一半 ,而其中《理想国》、《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所包含的政治理念在政治生活中被人们信仰着 ,实践着。从科学分类上看 ,十部名著分别涉及了文学、哲学、美学、伦理学、政治学、自然科学及科学史等专业领域。当然 ,要在一本书中涵括全部的人文知识是不现实的 ,而且这也并非书的着眼点。这是一…  相似文献   

19.
名著是经过历史沉淀下来的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而阅读名著,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历史和人文情怀,拓宽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锻炼和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还可以让他们启发自己的阅读水平和能力。但是目前的名著导读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教学的功利化导向越来越强,而且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时,教学方法方式僵化。本文将分析目前名著导读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和他们的特征,提出几点建议,进行简单的探究。  相似文献   

20.
<正>课程改革后,初中语文教材中增添了名著导读这一内容,名著阅读已经成为初中阶段语文必修知识,语文教师需要将名著导读落实到实际课堂中,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成绩。学习任务群概念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学习任务群强调任务议题化,注重阅读,在初中必读名著学习中合理运用任务群,可以有效地提高名著阅读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