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为了消除中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各级教育部门制订了一系列考试守则,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中学生考试作弊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并且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呈现出愈演愈烈的势头。笔者对6所学校100名中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42.3%的中学生承认自己作过弊,17.6%的学生反对作弊,而高达40.1%的学生对考试作弊持无所谓的态度,他们认为作弊太平常了,没什么大不了的。本文试图从心理分析角度,找出中学生作弊的心理因素和相应的对策,以期对解决这个问题有所帮助。 从中学生作弊的整个过程看。它一般经历了矛盾的产生→作弊动机→作弊行为这三个阶段。具体地说。矛盾的产生是源于现状与要求二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为考试时学生的知识现状、能力水平低于试题的要求,这种矛盾是作弊心理产生的第一步;在这种矛盾的支配下,学生感到自己可能不会解答试题时,为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心理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心理的分析与对策□严可泉学生在考试中作弊,弄虚作假,这是品德不良的一种表现,这种行为表现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各类学校中,而且屡禁不止,应引起教育者普遍关注。现就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动机、心理形成和发展、心理特征、考试作弊行为的导因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只停留在考风考纪的分析上,而更应该从中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原因的角度加以分析,并采取适当的对策,以减少、乃至根治中学生的考试作弊行为。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考试作弊心理种种及正确引导马国德小学学生进入中学学习后,随着学科的增加,学习负担逐年加重,加之部分学生由于平时学习努力不够,学习成绩一旦下降,便产生畏学厌学情绪;个别学生便将提高学习成绩的希望寄托在考试作弊之上。而考试作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来,由于校园内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考试作弊现象在学生中逐渐蔓延,已成为中专学校考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中专生作弊有以下表现 (一)作弊具有普遍性 中专生考试作弊有普遍性。十多年前,学生考试作弊是极个别的现象。一般只限于左顾右盼偷看其他同学试卷,如监考老师看他一眼,即羞得面红耳赤,再不敢有“非份”之想。然而,近年来考试作弊已非个别现象,据调查,在考场上有过作弊动机的学生高达70%左右,其中预谋作弊的占15%以上。这部分学生考前就有所准备,有的是学习差的学生找机会和学习好的学生坐在一起,目的是考试时差生得到照应,有的传递答案(夹在钢笔或计算器里面)。甚至互换试卷,照抄答案,有的学生把与考试有关的内容抄在手上、臂上、桌上等,借机作弊,至于有随机作弊心理的学生也占一定的比例。  相似文献   

6.
电大学生考试作弊的行为方式及其心理分析周湘泉,仇德全近年来,电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严重,这种现象如得不到有效的制止,将会严重影响教育质量和合格人材的培养。为了探讨减少和杜绝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措施,本文就电大学生考试作弊的行为方式及其心理因素作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特点、心理起因与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特点、动机和心态进行剖析,指出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症结所在,提出了积极施加心理干预和管理影响,防止和减少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孙东媛 《双语学习》2007,(11M):47-48
作弊是大学生考试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它不仅毒害了学生的心灵,还影响到学生心理的健康状况,更不利于其整体的发展与成长。结合学生的实际,分析考试作弊的原因及造成的后果。提出从学生自身、考试管理、教师试题角度进行防治考试作弊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9.
杨燕 《考试周刊》2011,(21):6-7
1.中学生考试作弊现象 近几年,我校学生在各种考试中出现了考试作弊现象,学校对此给予了严厉的处理,但不少学生仍在考试时冒着被开除的风险继续作弊。我们通过对学生的大量访谈,了解考试作弊行为及相关要素,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提供一些依据。2.研究方法主要采取调查、访谈等方式研究考试作弊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现状,分析了引起学生考试作弊的五种心理,即侥幸心理、虚荣心理、从众心理、赌博心理和同情心理,从加强思想教育、加强考试管理、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加大对考试违纪学生处理力度等方面提出防治考试作弊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中学生违纪的势头明显上升,出现了一些新特点。笔者根据长期从事政教工作收集到的材料归纳出,目前学生违纪主要是以下这样一些情况: 1、因考试作弊而受处分者最为突出 近四、五年内中学生考试作弊一直是违纪的主要方面,一般占违纪受处分总数的45%左右,而且几年来一直居高不下。通过调查,考试作弊一般有四种情况:第一种是对学习缺乏兴趣的学生,平时对学习抱无所谓的态度,指望考试作弊,蒙混过关。第二种是少数性格内向并且原有的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平时对学习很认真、很努力,但仍然感到学习吃力,较难跟上一般学习水平,加之性格内向,自尊心强,惧怕考试不能过关的难堪,在侥幸心理和焦虑心理的支配下考试作弊。第三种是碍于同学友情,讲义气,在考试时“帮助”别人而作弊。第四种是本身成绩较好,为了争取奖学金或三好学生,而冒险作弊。在以上四种情况的作弊中,以前两种情况为多。 2、因旷课而受处分的比较突出 因旷课而受处分的一般占违纪总数的25%以上,且有上升趋势。旷课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因为节日放假或私事,擅自离校,有的甚至逾期未归而导致连续旷课数日。第二种因为对某一课程的内容和讲授感到枯燥乏味,不愿到堂听课,形成旷课。第三种是学习成绩差或纪律性不强的“后进生”,自暴自  相似文献   

12.
尽管考试之前各高职院校不断强调诚信考试,严肃考风考纪,但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依旧较为普遍。本文从学生心理视角对高职学生的考试作弊行为展开研究,并就如何减少甚至杜绝考试作弊现象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和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来,考试作弊在大学生中逐渐蔓延,已成为高校考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这是社会上不良风气在学校中的反映。虽然作弊的学生毕竟是少数,但它是一种腐蚀剂,侵害教学这个肌体,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和大学的培养目标完全背道而驰。一、当前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一些特点1.作弊已远不是个别现象根据辽西9所高校联合的抽样调查,大学生在考场有过作弊动机的高达57%左右,其中预谋作弊的约占16%。这些学生考前就有所准备,有的学习好的和差的互相搭档,考试时坐在一起,一旦有机可乘就传递“信息”,甚至交换试卷,照抄答案。有的把重要…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日益严重化的倾向,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动因,提出了加强诚信教育、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改进教学和考试方式、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等防范考试作弊行为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考试种类的不断增多,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在各类高校中呈现高发趋势,考试作弊危害巨大,不仅践踏了公正原则,败坏了学习风气,毒害了青年大学生的心灵,更挫伤了部分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导致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投机心理、虚荣心理、不平衡心理、冒险心理、义气心理,以上种种心理都属大学生的认知偏差和心理误区。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创造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有效减少甚至杜绝作弊行为。  相似文献   

16.
目前,把考试作为检验中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手段,已普遍为人们所接受,尤其一年一度的中考和高考更是牵动亿万人的心。可是在考试中因考生怯场而对自己付出的努力与成绩不成正比例关系的事件时有发生,结果造成对考试丧失信心。据有关资料显示,在中学生中,有48.63%的学生“对考试过分紧张,感到有些吃不消”。因此,很有必要对这一现象做出原因分析,看到种种表现,以便采取积极对策,获得较为理想的教育效果。一、考试怯场心理的原因分析考试的怯场心理是考生由于心理过分紧张、情绪过于兴奋而无法集中注意力,…  相似文献   

17.
高中生考试作弊现象现如今普遍存在于很多高中校园中。本文通过对高中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心理分析,在广泛调查基础上,提出了遏制高中生考试作弊的一些基本构想:即重视营造诚实守信的大环境;重视学生心理指导。引导高中生认识到诚实和信用是做人的根本,是未来社会的通行证;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以达到在高中校园的这块净土上减少或杜绝考试作弊这种不诚信行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5,(34):3-4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越来越严重,作弊的手段越来越隐蔽和先进。针对这种情况,许多学校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和先进的手段最大限度地防止作弊,可是收效并不明显。本文主要就高职监考中学生常见的作弊手段和工具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究,从而在技术和管理层面上最大限度地降低高职学生考试作弊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通过考试管理收集大量的现代大学生考试作弊资料,从客观、主观上具体分析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各种原因,就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动机方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缺乏健康向上的心理,自信、自尊、自重、自强、自立意识薄弱和自我约束力差是导致作弊行为的重要原因。考试作弊是社会不良现象在高校中的反映,它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也是十分严重的。根除考试作弊这种丑恶现象已成为高校学风、教风、校风建设的头等大事。为最大限度地遏制学生考试违规作弊现象的发生,建立考场新风尚,提高考试的信度和效度,特提出预防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措施扣途径。  相似文献   

20.
考试作为教学质量检测的一种重要机制,对高校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屡禁不止的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严重影响了考试的公正性和考试结果的真实性.本文着重对考试作弊的原因、作弊的心理及作弊危害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