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华是先锋文学作家中的佼佼者,他的作品体现了深沉的人文主义的思想。以《活着》为例,《活着》中余华用描写多次死亡的事件写活着的不易,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在作品中余华不流露出对这场人生苦难的同情,用的"零度"笔调客观地描写福贵一家人的各个人的死亡,展现了作者对中国式农民的隐忍的钦佩、对活着本身的崇敬,也体现了作者对中国农民的深沉关怀。  相似文献   

2.
20世纪末,余华作为当代中国文学先锋派的旗帜性人物,用一种极有控制力的语言抒写现实人生的残酷。他作品中的比喻新奇、怪异,给人奇特的想象空间和开阔的视野。在求新、求异、求变中,特色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存在主义作为20世纪西方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其产生对当时社会的文学、艺术、音乐等诸多领域产生广泛影响.存在主义提出的“世界是荒诞的”、“存在先于本质”等哲学命题影响深远.余华的《兄弟》中有着强烈的存在主义因素,他是在用存在主义的笔调抒写着时代的悲歌.余华向我们展示了作品中两个主人公的命运与两个时代的众生万象,兄与弟两人承受着时代变迁的悲欢离合,诠释了孤独的感伤与命运的篇章.  相似文献   

4.
在新时期的作家中,汪曾祺的创作是具有独特风格和文化意义的。汪曾祺以抒情的笔调,着意描写民情风俗,从凡人小事透视美好人生,讴歌民族传统的道德美,人情美,人性美。他以自己的故乡为背景,成就了一幅幅清新淡远的江南水乡的风俗画卷,并开始了新时期乡土小说的先声。本文就汪曾祺小说在形象塑造、情节构成、风俗画描写等方面的特点,来勾勒其小说作为新时期乡土小说方面的成就,以及在文学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方培 《文学教育(上)》2009,(10):126-128
文学即入学。文学归根到底是对人这个客观世界个体存在的终极追问,人性异变更是“人”学的核心命题。在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涌现出展示人性在两极世界——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中的生存境遇的作品,前者如老舍的《骆驼祥子》已成经典,后者如余华、莫言等早已声名在外。而作为当代文学中的一员,阎连科更是以一种独特的视角,一种越轨的叙述风格和笔调展示了人性在乡土世界中的残酷异变。在他的文本中,乡土世界是被剥去了诗意外衣的赤裸存在,  相似文献   

6.
曾祺善以抒情的笔调写小说,尤其以短篇小说创作见长,他主张“用最经济的文学手腕,描写事实中最精彩的一段或一面”.然而在他有限的艺术空间里却经常出现浓墨重彩的乡风民俗,有些作品甚至只是在大段的乡风民俗描写后不动声色地缀加一两个人物,然后于平淡奇崛中收尾,给人以余韵悠长的回味.这位技艺大师如此偏爱于乡风民俗,在笔者看来,一则当然是因为他对这一切早已烂熟于心,由衷喜爱:再则便可见他艺术追求上的独运匠心.这里拟从汪曾祺的人生观念、审美意识和创作实际出发,对其抒情小说中的民俗风情描绘的意旨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7.
邵璐  周以 《外国语文》2022,(1):10-19
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当下,将民族文学置于世界文学语境中考察促成了文学研究的"世界"转向.通过梳理美国出版余华作品的副文本材料,文章探讨了世界文学背景下美国出版方针对中国文学采取的副文本策略,以及相关策略下目标语读者对翻译作品的接受状况.企鹅兰登书屋主要采用了强调地域他者和诗学共性两种策略以呈现余华英译作品,使其参与目标...  相似文献   

8.
志贺直哉作为一位追求个性的近代日本作家,并不为迎合时代潮流写作,而是一如既往地保持自己的文学审美情趣,通过清新淡雅、生动简洁的笔调,写出他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对人生的态度,这也正是志贺直哉作品的人文魅力所在。其作品在当时千篇一律的文学作品中独树一帜,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9.
任娜 《文学教育(上)》2008,(15):142-143
汪曾祺是来自小城的作家,以故乡高邮为背景的作品构成了其创作的核心部分,传统文化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童年和谐自由的生活形成了他宽厚的品格。汪曾祺散文中的记人作品,从父亲母亲到恩师沈从文,以及其他师长、朋友、邻里等等,丰富多彩,感情真挚。汪曾祺强调文学是“滋润”,他对“和谐”有着天然的爱好,“滋润”、“和谐”也正是他重要的文学思想和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   

10.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蕴涵着浓浓的东方意味,他的作品笔调是空灵的,静寂的,舒缓的,弥漫着淡淡的忧伤和从容的虚美。文学是他一生的精神寄托和价值追寻,体现了他对人生皆苦的体尝,流露出对虚无境界的向往,更代表了他对众生悲悯,对万物怀善的佛心。他的佛禅情怀,让他的艺术世界呈现出一片崇高而纯净的美,恰如朵朵曾经陪伴禅宗冥想入定的莲花,于孤寂中漂浮于茫茫如海的尘世,久久散发出清雅的芳香。  相似文献   

11.
余华的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讲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故事情节极不合情理,而语言新奇独特、别具一格。他以"仿梦"的方式,生动地揭示了世界的荒诞无常和青年人在这种荒谬人生面前的深刻迷惘。小说中青春初旅的明朗欢快与荒诞人生的阴暗丑陋构成了鲜明的反差和强烈的碰撞,使作品具有很强的审美张力。纯净的语言,精巧的叙述,又使小说成  相似文献   

12.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蕴涵着浓浓的东方意味,他的作品笔调是空灵的,静寂的,舒缓的,弥漫着淡淡的忧伤和从容的虚美。文学是他一生的精神寄托和价值追寻,体现了他对人生皆苦的体尝,流露出对虚无境界的向往,更代表了他对众生悲悯,对万物怀善的佛心。他的佛禅情怀,让他的艺术世界呈现出一片崇高而纯净的美,恰如朵朵曾经陪伴禅宗冥想入定的莲花,于孤寂中漂浮于茫茫如海的尘世,久久散发出清雅的芳香。  相似文献   

13.
细读卡夫卡的《变形记》和中国现当代作家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都能够感到强烈的父子冲突。作家余华在谈论到其创作时承认受卡夫卡影响深远,余华的写作具有西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些特色。这两位作家在塑造父子关系中带有颠覆传统的叛逆性,但是,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作家不同的人生经历,使得《在细雨中呼喊》这部作品较为成功地学习了西方文学的特点,又继承了中国文学传统中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大量的文学史著作都把汪曾祺纳入新时期文学的范畴,考察其上世纪80年代"复出"后的作品。本文归纳了有权威性、有影响力的文学史著作对汪曾祺"复出"后作品的两种解读:一是寻根小说,二是乡土风俗小说,并分析其原因,进一步挖掘汪曾祺作品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文坛和评论界掀起了一股“汪曾祺热”。出生于士大夫家庭,带着传统而浓郁的乡情的汪曾祺,在踏入西南联大的那一刻起,便开始其文学探索之路。他那些具有独具特色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生活理想化的追忆和叙述,对人生本质的深刻把握与揭示。这些看似深刻的内容,汪曾祺却以清秀隽逸、古雅而又浑朴自然、意趣涣涣的显露出来的,这种创作风格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中外读者的交口赞誉。  相似文献   

16.
余华写作所崇尚的只是叙述,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而所有的情绪就是在这种娓娓叙说的过程中悄悄侵入读者的阅读。余华的创作是发自内心的追问,人生活下去的动力是什么,你看到太多生活在社会底层人们的经历你会发现生活其实很难,认得生存其实也是很难的,在叙述中余华通过叙述表现其对生命哲学的追问。  相似文献   

17.
郭文静 《文教资料》2008,(23):33-34
余华的中短篇小说以鲜明又独特的风格在发表之初就得到了很好的评价,余华在中国先锋小说作家的地位也慢慢开始确立.在中短篇小说中,作家用他独特的思考方式和文学观念为读者塑造出了特别的场景,暴力事件在余华的小说中随处可见,同时余华小说中的生活也颠覆了人们对正常生活的理解,而在这些看似荒诞的图景背后隐藏着的是作家对我们所处的世界的另一种思考和理解,余华用他的中短篇小说对生活和人性做出了更进一步和更真实的阐释.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也没有一个人生是可以替代的。 【赏析】从《十八岁出门远行》开始,余华的人生便显得异常绚烂,他做了五年牙医,因为讨厌八小时规规矩矩的工作并且向往县文化馆懒散的生活,他开始勤奋写作,慢慢地,“余华”这个名字变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印记。  相似文献   

19.
在中西方传统文化中,“父亲”始终是一个有着极高地位、带有神圣光环、不容亵渎的形象,是权力与秩序的象征,是子辈获取生命辉煌和精神曙光的渊源。卡夫卡对余华的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拓宽了余华的视野,使得他在文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父亲形象是两位作家笔下极具特色的人物形象,二者作品中的这一形象不乏相似之处,同时由于不同的人生经历和社会背景,这一形象又有很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日本近代作家芥川龙之介以其特有的艺术家气质,创作出了众多杰出的作品。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的呈现,同时也是他对人生的思考。创作作品的过程,也是芥川对人生对艺术的不断探索过程。芥川认为在现实中不存在纯粹而绝对的美和无私的爱,他对人性感到失望,于是将自己封闭在文学的世界,企图找到至纯的美,寻找人性的闪光点和生存下去的希望,然而最终他的选择却是用生命完成了最难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