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大凡事物的之兴衰,人生之成败,无一不是“小大由之”。古云:“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故必有所由起,祸之作非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没有小也就无所谓大,“谁能出不由户”,尤其是社会公德更是如此。最近几年来,又流行什么“只要大事不糊涂,‘小节’‘小事’可以不计”。于是乎有那么一些人,热衷于“抓大放小”。把两千多年反对过子夏说的:“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有所……”“无所……”“何所……”句式的分析 在古汉语中,常常看到由“有所……”“无所……”“何所……”构成的习惯句式。关于“有所……”“无所……”句式,大率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说,“有”或“无”是动词,“所”字词组是“有”或“无”的宾语;一种是说,“所”字词组其语法作用是作定语,用来修饰一个中心词。但此中心词经常省略,其作“有”或“无”之宾语者,乃此省略之中心词耳。  相似文献   

3.
通过精心设计,可以把习题讲评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所起的渗透数学思想、体现数学方法和技能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尽可能地使之成为高屋建瓴的“精品课”,使学生有所“思”、有所“行”、有所“得”,因而能成为提高学习能力的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4.
由于在阅读上面临同音字辨形辨义的困难,加之阅读积累不够,盲生很难准确地把握诗词的意境。教学苏轼的《阳关曲·中秋月》,引导学生既要有所“感”,也要有所“观”,“感”“观”联结,感受诗词的情景交融之美:提供知识补给,“感”悟之外想象可“观”之景;挖掘感官潜能,用“感”的经验弥补“观”的缺失。  相似文献   

5.
从“对杂于佛教情形之分辨”、“对理解佛教情状之完善”、“对争辩佛、儒异同观点之总结”、“对宋儒取胜佛教策略的提升”4个方面,展示了朱熹对宋儒关于佛教、佛教与儒学关系的认识和主张检讨之情形;认为朱熹在这些方面既有所继承,亦有所超越。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语境里,“天地人合一”是最高的追求。《荷塘月色》所写的不只是月光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应当看到荷塘所处的位置为“地”,“月色”所代表的则是“天”,中间还有一个代表着“人”的作者。《荷塘月色》集齐了天、地、人“三才”,因此也自然具有了“合一”的意蕴。解读《荷塘月色》,就是在寻找生活和自然的美。作者心中有所期待,因此看到了荷塘月色之美;读者心中有所期待,就能看到荷塘月色之美。所有的这些美,都是“合一”之美。  相似文献   

7.
《世说新语》在品评人物时有很大的重“才”倾向,其“才”的内涵有“治才”、“文才”、“辩才”、“艺才”之分,在魏晋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8.
“写作的乐趣就在于发现和表现生活的美。”(胡绳梁之《诗情随雨而洒》/2004/2《语文学习》)显然,发现先于表现——有所发现后有所表现。学生作文苦恼无非是“不知道写什么”,即“无”发现。作文走向智慧的发现,着力于学生从“无”发现走向“有”发现,再从有所发现走向智慧发现,从而练就“一双真正能够发现、感受  相似文献   

9.
毕诚 《中国德育》2009,(12):82-85
5.知恩图报,利益分享 【原文】子言之:“仁者,天下之表也;义者,天下之制也:报者,天下之利也。”子曰:“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怨,则民有所惩。《诗》曰:‘无言不雠,无德不报。’《太甲》曰:‘民非后无能胥以宁,后非民无以辟四方。”子曰:“以德报怨则宽身之仁也,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  相似文献   

10.
邓析的“刊名之辩”是我国概念之“名”的发端,邓析对“名”的双重作用都有所注意,但其理论分析不够深入;孔子的“正名”论正式提出了“名”这一范畴,并侧重考察了概念之“名”的规范作用;墨子把“名”与“实”对举,提出“实”的范畴,侧重考察了概念之“名”的摹写作用。先秦哲学发展到墨子,概念之“名”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11.
诗歌中蕴涵的思想、情感、情境是深沉含蓄的,经过挖掘整理之后,再去有意创设修饰那种思想、情感、情境,烘托渲染那种意境的氛围,笔者叫它“创意”。把所创之“意”想像成一幅幅画面,在头脑里“过过电影”,笔者称之为“创意教学”。创意教学,关键在“创”。所创之“意”比诗歌本义要显露鲜明,丰腴而不富余,细腻而不烦琐,夸张而不夸大,生动而不失真,形象而不走“神”,有所修饰而不是有所修改,已着我之色染我之情。“创意”就等于把诗歌变换(而不是改编)成剧本,有一个类似“剪辑”组合画面的过程,也讲究镜头的特写、推、拉、…  相似文献   

12.
研学旅行可以提供真实的地理教学环境,让学生走出课堂与书本,在实践中去验证知识,现已成为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以红河哈尼梯田为研学点,设计以承梯田遗产之“旧”、展生态时代之“新”为价值目标的研学活动。以“四层一体”理论识别地方人地关系,探讨研学旅行如何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相融合,实现“研有所思、学有所获、旅有所感、行有所悟”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不争”词先秦已有,即不争竞之义.《老子》:“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孙子兵法》:“城有所不攻,功有所不争.”词义是显而易见的.但元曲及明清一些小说中多见的此词却变得使人陌生,引得语言学家要重新认识,经过几十年的研讨,笔者以为却是仍未得其确,因以此文再议.  相似文献   

14.
《青年必读书手册》关于“必读书”之类,当年胡适、梁启超、汪辟疆等人,都曾经为社会青年开列过。诸如“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等,曾经引起学术界的轩然大波。新中国的学者从此引以为戒,不敢对此有所献议。实际上,目录之学是读书治学的门...  相似文献   

15.
2002年高考语文科目《考试说明》在写作“发展等级”部分新增了一个考点——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查阅有关的工具书,《辞海》对“启发”的解释是:指点别人使有所领悟。而《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阐发事例,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由此看来,所谓“观点具有启发作用”,就是指“观点”要使人有所感,有所悟,引人思辨,发人深省。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开掘。一、阐发自己的独特理解。所谓“独特”,就是要使文章的观点另辟蹊径,别开生面,“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南师大文学院教授、江…  相似文献   

16.
气势与张力     
本文在中西文化之大背景下,首次比较研究了“气势”与“张力”二概念之异同,认为“气势”与“张力”虽然在其侧重点上有所差异,但它们在概念的内涵与表现形态以及概念的外延等方面却大致相当。以此为基础又对如何准确阐释’气势”作了理论上的探讨。因此,本文的“气势”与“张力”之比较研究将会充实目前的中西比较诗学体系,并对阐释古代文论之概念、范畴具有一定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思考学校的特色建设,关注的核心问题,仍是教育的根本追求,培养什么样的人。早在民国十一年,江苏省锡山高中时任校主匡仲谋就立下“诚敏”校训,从做人做事的根本点上“昭示学校训育之旨”——“立身有诚实之美德,做事有敏捷之习惯”,使“学生有所遵循也”。  相似文献   

18.
“的”是定语的语法标志。“地”是状语的语法标志。定语修饰或限制名词的。状语是修饰或限制动词和形容词的;“地”语助词用作副词之语尾,如“杨柳宫前忽地春”。意志所在亦曰地,如云:“见地”。“的”语助词,同底。凡有三义在语中者,即“之”字。在语末者若有所指如“红的”、“白的”、“热  相似文献   

19.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荆轲刺秦王》)从课本的注释来看,“有所待”是“等待另一个朋友”。这条注释和其他选本的注释相仿佛,可见洼之有据,只不过为了和秦武阳相提并论,多加了一个“另”字罢了。笔者写作本文的意图,不在于对课本的  相似文献   

20.
气势与张力     
本文在中西文化之大背景下,首次比较研究了“气势”与“张力”二概念之异同,认为“气势”与“张力”虽然在其侧重点上有所差异,但它们在概念的内涵与表现形态以及概念的外延等方面却大致相当。以此为基础又对如何准确阐释’气势”作了理论上的探讨。因此,本文的“气势”与“张力”之比较研究将会充实目前的中西比较诗学体系,并对阐释古代文论之概念、范畴具有一定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