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数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指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设计生动有趣,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从数量和空间关系去观察、比较、分析,进行猜想和实验、推理和判断等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并会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原来就来自我们身边,是解决我们生活和工作问题的有力武器,同时也获得了进行数学探究的创造性能力.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呢?  相似文献   

2.
<正>众所周知,由于每个人的学习兴趣、思维方式、基础水平等多方面的差异,学生到了高中阶段数学方面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由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是一种"思维活动"的过程,并且是一种"个体"的思维活动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学习能力之间的差异、思维取向的不同,都会导致学习结果有较大的差异.我们传统教学中,以同一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学生,必然会导致某些基础差、不擅长数学的学生受到打击,挫伤这部分学生本来就不高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我们将数学知识置于生动、活泼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知,让他们去领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更可助推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而小学生对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化情境更感兴趣,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结合学生实际,创设生活化情境,使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则可极大地激活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创设谈些做法.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动学生以自己的思维器官去学习数学、探究数学,让每个学生从数学教学中获得教益,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为了追求数学教益的最优化,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使全体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我在课堂内外六个方面全方位地实施分层教学,确保全体学生的基本水平,正视每个学生的原有水平,提高共同水平,发展不同水平.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课堂上我们积极地去创设教学情境,是良好开展数学教学的基础;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动力;为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做好铺垫。数学知识单纯只靠教师在讲台上讲起到的教学效果不会太好,我们应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课堂教学中来,在良好的课堂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因此,创设良好的情境是我们教师必须采取的有效教学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每位数学教师重视的问题.但如何使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要我们教师不断实践和探索的.下面就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数学、探究数学,使每个学生从数学教学中获得教益,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为了追求数学教益的最优化,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使全体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我在课堂内外六个方面全方位地实施分层教学。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与中学数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上存在着差异.小学数学知识比较具体、直接,而初中数学知识抽象性、逻辑性较强.很多学生升入初中后,出现数学学习状态不佳、学习成绩明显下降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分析中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差异,并提出一些具体做法,希望能帮助学生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提高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难发现,要想提高学生数学的解题能力,必须切实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尤其是教师在教授新的数学知识时,往往应当重视把学生原本具备的数学知识和当下学习的新知识有机结合,这样可以发掘新的数学的认知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多带领学生去探讨问题,多进行讨论交流这样的教学策略.一、预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热情课堂环境是处于一个不断变化更新的状态中.教师在给学生授课的同时,往往会受到不同原因的影响,这其中最最  相似文献   

10.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作用于生活。在教学时应注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指导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活生生的数学。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数学、探究数学,使每个学生从数学教学中获得教益,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为了追求数学教益的最优化,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使全体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我在课堂内外六个方面全方位地实施分层教学。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们小学数学教学应该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小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再从生活中总结出数学知识,让生活与学习相辅相成。小学数学知识是理性而又抽象的,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更好地开展自己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试探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13.
初中阶段是数学学习的黄金时期,我们初中数学教师应从起始年级(初一)开始,在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数学模型,帮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数学知识,让学生能够摆脱思想束缚,释放出学习的智慧和解决问题的动力,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感受到数学还是很有意思的,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和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把生活中的问题引进课堂,从生活中去学习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这样才会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学生学不好数学将会对以后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素养主要包括学习兴趣、数学知识、学习方法和数学思想等。为了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应创设生活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另一方面应从生活中的事物和生活现象入手,引导学生去学习数学知识,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去探讨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养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中的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让农村学生也能有探索的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6.
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知识学习和数学知识应用的重要基础,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初中数学由于其抽象性、逻辑性,一直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普遍表现出兴趣不高、抵触情绪强等特点.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更好地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情,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生动多样的教学方式,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简单易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要以数学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核心,充分认识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性,深刻理解数学教材中概念的内涵和特点,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探讨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有思想深度的课,能给学生留下长久的思考和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可能把具体的数学知识忘了,但数学中思考问题的方法将会得以延续.我们进行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数学知识和观念的培养,通过一些数学思想的传授,让学生形成一种"数学头脑",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动学生以自己的思维器官去学习数学、探究数学,让每个学生从数学教学中获得教益,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9.
董淑婷 《山东教育》2003,(25):52-52
一、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用知识和内在力量去激发学习兴趣数学知识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以及解决问题的开阔思路、灵巧的方法、巧妙的思维形式等,都构成了这门学科内在的吸引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向学生展示数学所特有的魅力,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去利用学生无意识记占主导作用的特点,提高学习效率。将数学的知识点放入纵横联系、环环相扣的知识网络中,让学生受到数学知识内在美的感染熏陶,从而培养学习兴趣。2.用新颖的教学去培养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采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对教学过程本身产生…  相似文献   

20.
<正>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理解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和数学成绩的提高起着基础性的决定作用.我们这里所说的数学理解性学习主要有两层含义,其一是理解数学知识,如数学概念、原理、定理等及其适用范围和条件,这是知识层面上的;其二是建立良好的数学观念,理解数学知识体系的结构和发展状况,用数学去感知和理解生活和世界.学生对数学的理解程度除了个人本身的悟性高低之外,教师的引导和教学策略对其有较大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取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