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华大学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实现了社会实践与思想教育、专业学习、择业就业、服务社会的“四结合”,形成了以博士生社会实践为必修环节、以就业实践为职业生涯指引、以博士生实践服务团为服务品牌、以短期挂职为公共管理见习载体的“四位一体”研究生社会实践体系,在人才培养、就业引导、服务社会、促进校地共赢诸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有着与其他类型高校不同的特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对社会服务又赋予了不同的内涵。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有特色的社会服务模式包括:以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为平台的“三位一体”模式、校企合作的科技服务模式、对口支援社会服务的“贵州模式”、课程班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和以社会实践基地为依托的学生社会服务模式等。  相似文献   

3.
陈昌照 《福建教育》2023,(13):22-25
<正>社会服务是《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四种主要活动方式之一。社会服务意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参与社会活动,以自己的劳动满足社会组织或他人的需要,其关注学生在满足被服务者需要的过程中,促进自身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提升实践能力。社会服务这一活动方式与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社会参与”直接对接,与“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密切关联,是为培养新公民意识和责任担当能力的有效途径及促进道德成长和知识学习的有机统一(仲建维,2017)。社会服务,引导学生关注“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在“服务对象”的确定过程中聚焦与“个人”  相似文献   

4.
推进实践教学改革 构建基于实践的工程教育新体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加强实验、实习等实践环节不仅是教学内容问题,而且是人才培养所走的根本道路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基本教育原理到党的教育方针都把“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教育的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的根本道路。党的十六大与时俱进把“一为、一结合”的教育方针拓展为“两为、两结合”,即“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这一表述具有全新的时代意义和深远影响,增加“为人民服务”指明教育必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增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则为人才培养道路开拓了广阔的…  相似文献   

5.
目前,就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而论,问题的关键已由“要不要建设”转为“如何建设”,从必要性研究转为具体实践研究。在具体实践中,人们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基本内涵的理解,存在“服务功能”和“治理功能”两种有联系但又存在区别的导向,使得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陷入摇摆于“服务功能”或“治理功能”的两难境地,即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服务功能的单向运行贻误了社会善治的实现,而治理功能的僭越贻误了服务功能的实现。因而,应从确立共建新理念,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营造共享新机制,推动内部双向赋能等方面,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功能从“治理”或“服务”的一维导向走向“治理”与“服务”的复合导向,实现建设范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6.
暑假伊始,上海10万多名大学生署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鸣笛出征。2005年的社会实践,围绕着“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要求,以“投身实践促和谐,服务社会作贡献”为主题,全市1800多支实践服务团队,踏上了漫漫的实践征程……组织大学生和谐社会建设宣传服务团,大力开展环境保护、城镇规划、支教扫盲等服务活动,向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宣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关内容;组织大学生形势政策宣讲团,引导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当前我国  相似文献   

7.
卢雁  李立基 《上海教育》2005,(9A):26-28
暑假伊始,上海10万多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鸣笛出征。2005年的社会实践,围绕着“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要求,以“投身实践促和谐,服务社会作贡献”为主题,全市1800多支实践服务团队,踏上了漫漫的实践征程……  相似文献   

8.
高校共青团通过“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可以更好地发挥思想上的桥梁纽带作用、服务上的龙头聚合作用、管理上的集约服务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共青团“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随后以大量的事例和数据从“平台”和“核心”角度说明了烟台大学共青团在“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中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9.
社会服务“反哺”教学是当前地方高校在社会服务背景下产生的新课题。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能够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与课堂教学质量,有利于课程资源开发与教材资源建设,提供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社会服务“反哺”教学包括地方课程开发、课堂教学资源利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和校地合作教学等主要模式。学校要制定社会服务与教学互相促进的鼓励性政策,培养一支社会服务与教学相长的教师队伍,形成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促进机制,加强社会服务成果的教学转化研究。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党的教育方针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在“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基础上,又把“为人民服务”写入教育方针;在“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础上,又把“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写入教育方针,使党的教育方针扩展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把“坚持教育创新”第一次写入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这对于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教育的需求,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高职教育只有立足实践教学、强调社会服务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和教育竞争中取得优势,作为一种实践教学模式和社会服务模式,“北青-景山”模式经过实践的检验,是一种初步成功的高职教育模式。推广“北青-景山”模式,不但对高职教育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而且对本科教育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社会实践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这就把社会实践提升到基础教育的重要位置。遗憾的是,社会实践在学校执行的现状却不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预见性治理”是基层政府超前主动回应广大人民群众潜在诉求的治理模式。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从“遇见性治理”转向“预见性治理”,既是建设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需要,也是保持党的人民性底色、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的政治需求。从鲁东地区莱西市D街道办的治理实践切入,展现基层政府“预见性治理”的实现机制及政治逻辑。案例研究显示,基层政府实现“预见性治理”有赖于对“技术为用、科层为体”策略行动的选择。首先,“技术为用”的策略行动为实现“预见性治理”提供了工具性手段,体现了“照看社会”的政治逻辑。基层政府通过技术化的手段为收集潜在民情提供了技术基础,增强了对基层社会的可及性和覆盖力。其次,“服务社会”构成实现“预见性治理”的价值依归。在具体的治理实践中,基层政府通过“科层为体”的策略行动,强化组织内党建和借助区域化党建,拓展和延伸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的触角,增强了影响力和渗透力,为其高效动员体制内外力量解决潜在民情、服务群众提供了重要的组织抓手。基层政府在实现“预见性治理”的背后彰显了国家基础性权力建设的政治逻辑,即“照看社会”和“服务社会”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服务社会意识有其必然性,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是高职院校的首要“教育服务”任务。结合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服务社会意识的具体实践的基础上,本文从把高职生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整体教育计划、把社会实践作为必修课程独立化与建立配套的激励机制等方面,对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服务社会意识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大学服务社会”与“创新创业教育”是威斯康星思想的核心理念,更是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的灵魂所在。高校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应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主,通过社会活动、学科竞赛、实践调研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将“高校—师生—社会”等多方利益紧密结合,构建多元共赢的实践教学新体系。以“中国社会实践”课程改革为例,课程以威斯康星思想为启示,构建出“纵向教学”与“横向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并对传统的实习鉴定考核模式进行了优化。课程将学科竞赛作为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试金石,并将项目策划全面融入实践教学内容,打造出高校社会实践课程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湖北省钟祥市胡集一中以“弘扬传统经典、创建特色德育”为契机,把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与胡集镇域城市建设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在服务社会中历练成长,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主要通过“吟诵经典诗文,唤醒服务意识”“参与文明建设,注重服务实践”“创新评价模式,攒足服务后劲”三大途径构建学校德育特色。  相似文献   

17.
何香凝的办学理念及其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香凝在创办仲恺农工学校的实践中,形成了扶助农工、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和注重实践、实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相统一的办学模式。今天,农业工程院校应该继续确立崇尚学术、注重创新的理念,秉承何香凝扶助农工、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弘扬“三统一”的办学传统,培养“勤慎耐劳有真实学识之实业人才”。  相似文献   

18.
“纲要”课实践性教学应具备三个理念:作为实践的实践性教学、作为教学新范式的实践性教学和作为社会服务新形式的实践性教学.据此,我们设计了“找寻‘活着’的历史”的实践性教学体系.进而探讨了“纲要”课实践性教学要处理好的三对关系:一是两类实践活动的关系;二是“纲要”课实践性教学与其他学科实践性教学的关系;三是实践性教学与服务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社会实践是高校实践育人的核心环节,大学生公益服务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形式和载体。本文基于目前解决“三农”问题公益服务质量及效率的基础上,以内蒙古师范大学“科技下乡——坚持20年的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公益服务”项目为例,研究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公益服务的实践行动、服务成效和创新经验,提出了“公益服务模式、组织运行模式、乡村产业赋能模式、乡村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路径,并探索其公益性、实效性、创新性、可持续性、引领教育及团队建设特色的特点。目的是为其他高校打造最具温度的“中国金课”提供范例,也为其他大学生参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公益服务的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江泽民同志也告诫教育工作者说:“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铜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加他们的社会经验,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