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新型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深入思考,在激情引趣中滋生学生学习情感,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在放大效用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建构起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综合思维、发散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董中迎 《教师》2012,(22):56-56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新型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深入思考,在激情引趣中滋生学生学习情感,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在放大效用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建构起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综合思维、发散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探究性阅读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阅读相结合.培养学生延伸和拓展知识的能力,做到独立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从而进一步促进阅读能力的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4.
自主学习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逐渐普及应用开来.新课标提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扮演引导和辅助的角色.即自主学习活动是学生自己做主,教师科学引导,通过学生自身的思考思维培养其逻辑性思维的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际上表现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种对知识强烈的探索欲望,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运用恰当且科学的方法进行引导,学生自己要培养起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笔者以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为题,从培养自主  相似文献   

5.
正英语课程标准(2013年版)认为,根据学生学习英语的需要,突出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在主动归纳总结自己的学习思维方法的基础上,更好地开拓知识视野、丰富思维感知。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为核心能使他们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引导他们针对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主动探究,更好地开拓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调整思维感知,丰富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6.
陈卫强 《铜仁学院学报》2007,1(5):119-121,128
探究性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探索新知,自己思考答案,亲历、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本文探讨教学中从创设问题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知识迁移应用等策略实施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7.
汤素平 《教师》2020,(2):45-46
发现教学法是指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一些事实和问题,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原理的一种学习教学方式,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在发现教学法中,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形成一种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促进学生自己思考并获得知识。发现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能够启发学生形成科学的数学学习思维,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培养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规律和应用技巧,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对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实验教学是小学自然课教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和能力的有效途径。要把自然课教学的过程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启发下主动地认识和自行探索自然事物与应用知识的合作性学习的过程。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应首先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实验教学的作用,重视培养学生的 合作意识和能力,开展合作性学习;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环 境,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课堂”;要培养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难度较 大的实际问题。同时,要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自主探究就是学生自己把要学的东西发现或创造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倡导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求、勤于动手的意识和自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一、关注情感,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探究,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喜欢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探究、发现、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的过程。要使学生自主进行探索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才能,必须有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建立…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中.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探究为主要特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或者讨论的方式,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自主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尝试、体验、实践活动,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新知识,培养各种能力。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就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学生的个性发展。由此可见只有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学习,才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目的在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参与探究知识。教师要给学生营造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即合作交流的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反思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自主探究学习的提倡者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施瓦布教授,其强调了学生学习方法和过程的自主性探究,他认为探究过程与方法的适合在理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进行创造力,且指出教师的教育教学不是命令学生进行学习,而是教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知识的能力.自主探究式教学主要指的就是学生在学习原理以及概念的时候,教师给出一定的问题及实例,让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思考、观察、讨论等方法进行单独的探究,自已发现并且可以掌握相应的原理的学习方法.将自主探究式教学应用至职高数学的教学当中,可以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让学生可以产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促进数学学习的进步.在职高数学的教学中不单单是要学生可以学到学习方法,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正弦、余弦函数的图像》教学实践,说明课堂教学中如何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如何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实践、多分析对比、多探究、多合作交流.课堂教学中教师重在导,以问题驱动学生思考、实践、交流、体验、感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有层次地设置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有意识地把本节课作为一个很好的提出问题的载体,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能够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教师应当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尝试,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索和问题的探究中来,通过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对话与互动,实现学生思维的发散和拓展,实现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升.一、自主参与的目的及意义1.提高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自主参与策略的首要目的.教师给学生提供自由思考和探究的平台,让学生自主体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并自主评价和反思的过程,由此才能完  相似文献   

16.
高中数学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要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教给学生一些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技巧,要教会学生如何去理解、思考和分析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分析、思维和自主探索中逐步发展自己的数学能力;教师应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因此,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开展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双减”背景下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增效减负,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二次函数应用教学中采用项目式教学法,从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开展知识学习和自主探究,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尝试,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强化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整体建模的角度出发思考构建数学模型,结合实际情况形成数学模型以解决同类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以及知识的迁移运用,提升数学学科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新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中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探究的过程中创新思维.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确定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探究发展中培养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一、创设问题情境,鼓励自主思考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初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利用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中要切实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重视预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敢于放手,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抓住关键,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激情;知识精讲,还给学生更多思考时间等方式落实新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要求老师从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倡学生多动手,勤思考,发现问题的本质,从而解决问题.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把课堂让位于学生,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