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初中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探究性课堂教学是一种探究性的可开设的独立课型.只有熟知初中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中探究课的内容与类型,重新理解探究课开设的目标和功能,把握好实验教材中活动课的教学策略,才能把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有效地推动初中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探究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历史与社会>新课程已经实行将近一轮,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广大初中社会教师的教学观念在逐渐更新,角色地位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也在慢慢觉醒,<历史与社会>教学呈现了勃勃生机.然而,新旧理念的碰撞,新旧教法的较量,也使一些教师陷入了困惑与迷茫,使<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为此,重新审视<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帮助广大初中社会教师理清心中的困惑,使他们更加积极有效地投入到教学与研究中,真正发挥新课改的功能,是我们当前应该着重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 1.对作业还很不重视 初中<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的作业,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无关紧要的事,就算有也不过是书本里面的一些知识内容,并且认为完成这些作业的时间也仅仅限于课内.<历史与社会>是一门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它具有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等特点,设置了许多综合探究专题实践活动,这些无疑都为探究性作业的设计提供了重要条件.所以,<历史与社会>学科的作业布置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与它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在本次活动的"有关资料"中说:"中国汉民族没有长篇史诗,最早的咏叙部落历史的诗篇见于<诗经>,这些诗是对祖先的颂歌.  相似文献   

5.
吴樟洪 《文教资料》2008,(16):144-145
本文主要探讨在<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困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主动地得到发展.讲述了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困生的主要特征,学困生形成的心理原因,转化学困生的策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念,让学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 现在的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尤其是在如何更好地发挥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还存在诸多问题. 1.对教材插图的使用认识不足,忽略它的存在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运用教材插图教学时,教师往往会因为这些色彩鲜明的插图"个头小"、"偏安一隅",从而忽略它的存在,小看它的作用.这既是对新课改教材特色的认识不清,也没有发挥出教材插图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丁润芝 《文教资料》2009,(3):156-158
<历史与社会>学困生的"非正常行为"矫治问题,是广大<历史与社会>教育工作者的一大难题.本文作者分析了<历史与社会>学因生产生的原因,对<历史与社会>学困生进行转化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历史与社会>学困生的"非正常行为"矫治研究,要查清其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地进行细致的、耐心的、经常性的转化教育.  相似文献   

8.
张晋燕 《广东教育》2007,(12):125-125
新课程设置上使传统的地理学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初中地理知识被一分为二进入<历史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科领域之中,学科体系的巨大变化,使得中学地理教学在课程改革的初级阶段,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复习既是学科教育的重要环节,又是学生进一步完善意义构建的重要举措。初中"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复习应贯穿于每一单元和每个章节。那么,寻求复习策略就显得意义重大。本文旨在从四方面探讨初中"历史与社会"的复习策略,最终提高复习实效。一、创设复习情景1.制定复习目标在复习初中"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时,制定复习  相似文献   

10.
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以及晚年马克思的思考,贯穿其中的关于社会历史研究中一个重要视角,就是对社会历史主体的关注,从而揭示了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关联.马克思关于唯物史观全部思考的当代价值,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关注社会主体,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北宋熙丰之际,宋人依据道学标准对<文选>的文学标准提出了否定,此后<文选>的流行曾长期处于低靡状态.明代文学复古运动以鲜明的非载道指向重新确立了<文选>的样板地位,从而在道学语境笼罩下为<文选>的流行开辟了文学语境的有限空间.<文选>的盛行与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相始终.明末清初,<文选>赖以流行的文学语境急剧收缩,<文选>在文学教育中的样板地位最终为<唐宋八大家文钞>及其衍生本所替代.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与社会>中考实行开卷考试以来,课堂教学、学生成绩评定一直困扰着我们.为了调动学生学习这门课的积极性,有效教法是新时期教师研究的焦点.本文主要探究<历史与社会>过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3.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初中思想政治课应该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课程强调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目前,<历史与社会>学习评价依然存在着"以考代评"、"以分代评"的现状,这与当前以人为本的新课改理念相矛盾,与<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目标相冲突.  相似文献   

15.
符健 《教育艺术》2009,(12):49-49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地理>(人教版)教材与原教材相比,加强了活动探究性,加大了信息阅读量.  相似文献   

16.
佛经翻译与《圣经》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经翻译与<圣经>翻译是中西方历史上两项规模宏大的翻译活动.本文通过对这两项翻译活动的对比研究,总结出佛经翻译与<圣经>翻译理论发展的共同规律:直译意译两原则交替主导翻译活动并逐渐趋于成熟直至最终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作者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分析不同时期的译文的特点、译者的观点,并联系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认为翻译理论的不断更迭与发展是由人类知识的不断丰富及社会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的发展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课堂提问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教学技能,课堂提问的类型和难易对于学生学习的质和量具有显著影响.美国学者泽文根据布卢姆的提问和回答分类体系,将社会科教学划分为三个范畴:教导的范畴、思考的范畴和情感的范畴.在课堂提问时,记忆和理解的问题最适合于教导的方式,应用和分析的问题最适合于思考的方式,综合和判断的问题最适合于情感的方式.在美国,中小学社会科本质上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综合课程.新世纪我国在初中开设了<历史与社会>,<社会>,小学开设了<品德与社会>等社会科课程.美国学者关于社会科课程提问的研究,对于我国中小学社会科课程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08年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并对照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和<2008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笔者对全省11份社会思品学业考试试卷进行了认真的研读,试图通过以下述评,以期广大同仁更多地参与讨论,推动该学科命题的进步和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孙伟 《教育艺术》2009,(12):72-73
信息技术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以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学习领域作为课程形态的必修课程.初中信息技术属于<纲要>实施的第三阶段,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生存与发展必需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对和谐教育模式的探讨与研究,能够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创造性人才.  相似文献   

20.
<正>历史与社会课程是对7-8年级的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从一定程度上说,社会与思品是引导和教育学生学会面对自己、面对他人、面对国家、面对社会、面对历史的课程,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是这两门课程的共同特征,其教学目标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