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胡国华 《考试周刊》2012,(31):44-44
当前,各种版本的《语文课课通》作为教学工具书正被学生普遍使用,其中不少学生奉行拿来主义,照搬、照抄《语文课课通》,这些现象正制约着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作者认为《语文课课通》就如一把双刃剑,利弊共生,教师和家长必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其性质,有效使用它,这样才能让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的预习在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笔者在一次常规调研中发现,学生的预习情况不容乐观。一是"伪预习",学生对预习置若罔闻:有的把文章读完一遍就结束;有的碰到疑难字词,直接"百度";有的则更会"省事",索性搬来《课课通》,答案一抄便完成。二是"过预习",学生的预习苦不堪言:听范读、写生字、抄词语、画句子、写段意、概文意、做摘录、作批注、查资料、  相似文献   

3.
探究性预习就是学生以所学的语文教材学习资料为切入口,在课前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以及与教师同学间等多方面的交流合作,并尽可能地搜集运用与之相关的学习资源,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留下一个仍需探索的悬念,有待于在课堂教学中得以讨论解决。一、探究性预习的内容1.选择和确立探究专题中段年级语文教材,从狭义上讲,一般包括以下内容:课文、听说训练、习作训练、综合练习。就一篇课文而言,预习的内容常规要求为: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部分词义,结合课后习题,初步掌握文章渗透的语言训练点以及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等。以上要求学生通过实践不难达到。而学  相似文献   

4.
语文预习 (自学 )习惯是指学生经过长期教育训练形成的反映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较高自动化程度的心理倾向。从语文学科的独特性而言 ,初中语文预习 (自学 )习惯训练的内容一般应有如下几项 :一、查读习惯。是指学生在预习(自学 )时坚持随时使用工具书解决疑问题的一种习惯。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必然会遇到一些除“预习提示”、“自读提示”或课后练习以外的生字、难词、新成语。这就需要学生在逐字逐句通读课文时 ,把自己认为陌生或无十分把握的找出来 ,利用工具书解决这些文字障碍 ,并能借助工具书和结合语言环境 ,推断出词的具…  相似文献   

5.
当前语文教学 ,预习这个环节越来越受到重视 ,人教版的语文教材 ,高年级每篇课首均设有“预习” ,各级教育报刊 ,预习研讨的文章也不鲜见 ,众多语文教师把预习当作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是 ,怎样设计出目标明确、要求适中、学生易于操作的预习方法呢 ?我校高年级语文教师针对学生实际 ,设计了“三读”式预习法 ,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学生易于掌握的预习方法。A、一读 ,读通全文。一字一词 ,逐句逐段地往下朗读 ,清除语言障碍 ,把整篇文句读通。遇到生字新词 ,联系上下文或随即用字典之类工具书 ,弄懂字词的意思 ;也可把生字新词…  相似文献   

6.
<正>一、培养学生坚持预习的良好习惯,为课堂学习奠定扎实基础预习是整个初中语文学习的首要环节,许多学生不重视预习,也有部分教师没有强调预习习惯与能力的培养,导致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相关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对文章内容不熟,理解方面效率不高。预习中,笔者要求学生首先解决基础知识和文学常识方面的问题,通过查阅工具书、搜集资料等方式,解决这一类问题。其次,笔者要求学生带着预习提纲中的思考题去认真研读教材,熟悉课文内容,思考问题的答案,这一方  相似文献   

7.
古永莉 《甘肃教育》2014,(16):109-109
正一、导读为先,引导预习《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让学生多读,通读诵读,培养学生对文言词语、文言句式的敏锐的感受"。根据这一点我采取了引导学生预习、阅读,自己先初步明白文意的方法。在学生读课文之前,给予学生明确的提示,要求学生第一遍通读课文,勾出生字、词,借助注释或工具书明白它的音、形、义;第二遍阅读,疏通文章文意,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初步把握文章中心;第三遍阅读,将自己在理解中的难句找出来,准备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解决;再试着说明一下文章写作特点,最后准备把课文用故事形式讲出  相似文献   

8.
一、统览全文,整体感知 首先快速阅读全文,对课文有一个全面理解.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一般的学生要求通过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然后理解文章主旨、背景及作者意图即可.程度较好的学生,引导其向文章深层理解,比如表达方法、写作技巧等.  相似文献   

9.
一、统览全文,整体感知   首先快速阅读全文,对课文有一个全面理解.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一般的学生要求通过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然后理解文章主旨、背景及作者意图即可.程度较好的学生,引导其向文章深层理解,比如表达方法、写作技巧等.……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加强对预习的指导,指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智力和已有的知识,理解一篇新文章,这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诱发学生参加阅读实践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增强教与学的针对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都是极为有利的。教师指导预习,应当指导学生运用工具书独立  相似文献   

11.
一、关注学生的预习、课外阅读 (一)用言语评价学生的预习,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预习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不同年级段对预习提出不同的要求。要求低年级学生预习时做到:尽量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生字的字音;能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字词;中年级学生预习时做到:读准生字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  相似文献   

12.
一、为什么要建立“语文学习学”那是1979年一天放学时,我为教文言文《李顺》向学生布置了三道预习题,要他们放学后预习。第二天我上课检查预习情况时,浑身凉了半截:竟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根本没预习,那些巳预习的也只是粗览了一遍课文。当堂调查的反馈信息告诉我,原来是他们地处偏僻乡村的千家万户,预习时间少,预习的工具书和参考资料奇缺,更谈不上还有什么预习习惯、预习技能和方法。当即我只好改变计划,临时采取“急救”办法,要学生重新预习,并针对他们不会预习的问题随堂辅导,把学生和我的工具书集中轮流使用,并允许讨论,结果学生的积极性大大高涨,既掌握了该课文的内容,又学会了预习方法,有很多连教师都未布置和考虑的问题,都通过工具书和讨论得到了解决,从表面看去耽误了一节课,但后面的讲课就快多了。后来又尝试多次,学生很欢迎,于是预习就正式进了课堂。  相似文献   

13.
预习课文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内容,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能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潜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健康成长,值得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思考探究. 一、预习的要求 1.课前看书,要用一定的标记标出预习要求. 2.通读课文,用序号标出文章自然段. 3.查阅、收集课文相关资料,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并整理在读书文摘卡上. 4.画出生字新词并在课文中注音.先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再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理解词意. 5.积累课后字词、课文成语及注释中重要字词,做好一定的批注,并整理在读书文摘卡上.  相似文献   

14.
语课程标准提出学生要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生字生词是学生阅读中常遇到的难题,解决好生字生词的认识和理解,有助学生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习惯的养成,便于学生语知识的自我积累。因此语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课的预习提示中列出的重点字、词,要求学生课前自己查阅工具书,弄清这些字、词的音、形、义和词语、词组,以及字、词的运用。养成细心揣摩,选字酌句的习惯。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生字生词生句的阅读障碍,有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养成。所以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5.
预习要着眼于速度和效率预习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达到“善读”的境界,这就离不开速度和效率。当前语文学习中,是什么限制了速率的提高呢? 从字词来看,最大障碍是使用工具书的能力。这包括查找和理解。提高查字典的速度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查到了,如何理解也要给予指导。《海上日出》“奇观”一词中“观”有第一和第四两种声调的读法,如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要杨弃“教师讲,学生听”的旧式教法,改变阅读教学“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老三段教学程式,以学生的“学”为主,在语言文字和课文内容的结合上学习文章,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教给学习方法。下面主要结合中、高年级的教学,谈几点做法。1.预习纳入课堂,按一定步骤自学。把预习纳入课堂,学生边预习,教师边检查,阅读教学基本上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学生到三年级就训练在预习中按一定的步骤自学课文:①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即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习惯。鉴于以上认识,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课前放手预读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预习中,要使学生养成遇到困难时主动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养成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这就要求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方法,初读课文时按“导读”提示自学;深入理解课文时,围绕“思考练习”自学。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标明自己不理解的语句和字词,可…  相似文献   

18.
出版信息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杂志社集全国优势师资力量,2011年,强力推出同步课堂导学资料《名师导学·探究式高效课堂——高一物理课课通》,高效导学,借力新学法,给力新高考.本书由一线特、高级教师精选精编,课堂同步,高效导学,促进探究,排除疑难.本书的编排分四部分:第一部分预习引导:按照本节课本基本知识设计,以填空的形式有效帮助学生预习.  相似文献   

19.
浅谈预习     
一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条重要措施。“大纲”指出:“按照各年级的教学要求,要着重培养使用工具书的习惯、预习和复习的习惯。”学生通过经常性的预习,进行独立思考,慢慢地就能培养成自学习惯,并从中摸索到预习的方法。预习的习惯养成了,自学方法学到了,才能形成自学能力。预习,能为学生学好新课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  相似文献   

20.
正一、指导学生学会预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1.将课文读正确、流利。读懂文章的前提是将课文读正确、流利,所以文章中的所有字词句必须都认识,特别是生字。学生可以借助拼音拼读生字,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文中的字都认识了,就要反复读课文,注意读好停顿,直到将课文朗读流利为止。2.默读做记号,自查工具书、资料,解决难题。学生边默读课文,边用上学过的方法给课文做记号,画出重点词句段,写写批注,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做上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