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課堂教学中的板书,现在有两种做法:一种是老师事前把課上需要板书的內容写好在小黑板(或卡片)上,到讲課时就把它挂出来;另一种是老师在課堂上边讲边板书。我觉得后一种做法比前一种好。因为第一,当着学生的面板书,老师的一笔一划学生都看得很清楚,有利于学生掌握字形的結构和笔順;第二,一边分析,一边板书,老师在书写时,学生有一  相似文献   

2.
很多老师在教学三年级"统计与可能性"这个内容时.都是让学生分组摸球.然后统计每一小组摸到红球和白球的次数.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摸到红球和白球的次数.然后说说有什么感受.学生往往很茫然.而且老师也有一种感觉:学生很难体会到摸到红球和白球的次数差不多.也就是他们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相似文献   

3.
王瑶瑶 《学子》2014,(4):14-15
正一、迫在眉睫——拯救板书的原因1.一声提醒引发的深思每接手一批新学生,总会问他们同样一个问题——你喜欢怎么样的思想品德课,曾经有一位同学的回答一直令我难以忘怀,他说":我喜欢老师写板书的思想品德课"。追问之下,了解了他的意思,他认为会写板书的老师认真负责、底蕴深  相似文献   

4.
一、不可替代教师的板书许多教师在公开课上,为了节约时间或担心自己的板书效果差,因此把需要当众板书的内容全都制作成课件,到时只需点点鼠标。据调查,绝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意和无意地模仿老师写字的习惯,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如果教师在每堂课上都用多媒体展示教学内容,学生  相似文献   

5.
一节课40分钟,可我班的语文课只有35分钟,剩余5分钟是课堂氛围最浓,学生积极性最高的时候,为什么呢?让我来告诉你吧:那是我班的特色教学活动———“让我也来创设‘板书’”。这时,是同学们充分展示聪明才智的时候,他们把自己在自学过程中创设的板书向大家展示、说明,让大家讨论,评价,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能创造性地学习语文,使其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一、激趣板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对于一个人探求新知识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并注意诱发学…  相似文献   

6.
宋嵘  崔莲 《班主任》2006,(8):32-32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位一年级老师,为了让学生集中精力看她板书生字,写前告诉学生:"同学们,老师写字的时候,你们都要认真看,不能做小动作.如果你们做小动作,我就能看见,那你们可要受批评了."老师讲完,就转过身去板书生字.  相似文献   

7.
板书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之一.好的板书不仅能提示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能突出课文的重点、难点,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有人说,一篇好的板书就是一篇微型教案.为此,有经验的老师总是精心设计板书,充分发挥板书的作用.下面谈谈板书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曾听一位老师上公开课,讲的《我国古代的车马》一文.板书课题时,他将“车马”写成了“马车”.写毕,老师一言不发,学生在下边小有骚动。有的学生带着颇为惋惜的神情给老师递眼色,打手势,示意老师板书错了.这时老师好象恍然大悟似地用红粉笔将“马车”改成“车马”.这一场短暂的哑剧结束后,老师才开始了他有声的开场白.  相似文献   

9.
一、不可替代教师的板书 许多教师在公开课上.为了节约时间或担心自己的板书效果差,因此把需要当众板书的内容全都制作成课件,到时只需点点鼠标。据调查,绝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意和无意地模仿老师写字的习惯,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如果教师在每堂课上都用多媒体展示教学内容,学生却见不到老师的书写,那么学生的书写能力如何形成。其次课堂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学中有许多不能直接预见的情形,不可能完全按照预先安排好的计划进行,需要在事先安排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0.
现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常常展示这样一幅图景:教师把一厢情愿准备好的教学内容,通过准备好的语言、板书及多媒体手段展示给学生时,他们面对的往往是一个只会等待听讲、等待灌输的头脑.当学生习惯了"教师讲、学生录"的这类教学情景后,他们长期习得的只能是等待型的认知方式与学习习惯,他们也只能成为依附型--继承型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堂板书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课堂上,老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主要是通过语言表达板书。有人说黑板是老师的“责任田”,形象地道出了板书的重要性。好的板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还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同时,板书还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一个教师方方面面的能力。首先,从板书中我们可以直接看出一个教师的书写能力。有的青年教师认为,只要有水平,写字的好坏是次要的。可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处处为人师表,而粉笔字正是老师的“门面”,学生看得最多最清楚。如果老师板书时能又快又好,学生会产生…  相似文献   

12.
学生欢迎要点分明、精巧有型的板书,尤其喜欢有创意能见个性的板书。板书,展示教师个性,是可谓语文课堂的眼睛。板书具有极强的实用性,板书更是一门艺术,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好的板书亦如美丽传神的眼睛。  相似文献   

13.
《诺言》     
我们在广西南宁市中山路北段小学听宋浔坚老师(全国优秀班主任)上《诺言》一课,她诱导学生利用板书探求课文思路,很值得借鉴.在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宋老师要求学生抓住故事的主要线索,把文章的思路用图式表示出来.学生踊跃举手,宋老师喊四位学生上讲台.学生板书形式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堂板书是一个很重要环节。课堂上,老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主要是通过语言表达和板书。有人说黑板是老师的“责任田”,形象地道出了板书的重要性。好的板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还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同时,板书还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一个教师方方面面的能力: 首先,从板书中我们可以直接看出一个教师的书写能力。有的青年老师认为,只要有水平,写字的好坏  相似文献   

15.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正式上课前,先后向同学们展示了自己带来的纸船和风筝,询问学生这是什么,从而激起学生的兴趣.随后,教师板书"纸船""风筝",并顺势引导学生认识"筝"字. 师:"筝"是个生字,同学们是怎么猜出它的读音的? 生:因为老师带来的贴纸是风筝的形状.  相似文献   

16.
板书是一门艺术,每节课都离不开板书,语文课更不能例外.一个好的板书,它能化繁就简.理清作者思路,揭示文章的中心.由于板书的逻辑性强,必须要在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来,假如把这项任务交给学生,事先交给他们方法,让他们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自己设计板书,不是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吗?通过摸索、实践.几年的经验告诉我——让学生自己设计板书,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极积性,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理清作者思路,理解重点词语和文中佳句.  相似文献   

17.
板书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有其独特而又不可替代的功能性.在当代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板书在今天备受老师们的冷落和忽视,而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设计的板书不仅有利于知识的呈现和记忆,还能够陶冶学生美好情操,开发智力潜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18.
“普及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 ,搞好小学计算机教学已势在必行。我作为一名乡村小学计算机教师 ,在教学中不断地尝试和探索教学方法 ,努力提高教学效益 ,现略作小结。一、巧设板书法明了的板书 ,使学生记忆深刻 ,容易领悟掌握。计算机学科操作步骤性强 ,每步操作不能拖拍 ,否则学生无法继续操作。因此 ,板书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教学《拼音输入法(一)》一课 ,关于输入单字的方法 ,我设计了如下板书 :二、展示教师能力法教师自身能力的优劣 ,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倾向性。小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 ,当他看到老师娴熟的操作技法、广博的…  相似文献   

19.
传统教学中,课堂上只有教师一人在滔滔不绝地讲解,教学板书一版又一版,学生在默默地看着老师,听老师讲,抄老师的板书,机械地接受老师灌输的信息。这样的课堂不是属于学生的课堂,而是老师的表演堂。按照新课程理念,课堂应该是属于学生的。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成  相似文献   

20.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的记忆组织中,通过视觉获取信息的记忆远远多于由听觉获取的记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板书尤为重要,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辅助语言.它是直观地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的主要渠道,我们老师只要合理地使用板书向学生展示语言,一定会扩大信息通道,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