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应试教育需全面转为素质教育,以“情”和“美”的视角切入,把着眼点放在音乐教学的“情感化”和“审美化”的构建上,鼓励学生奇思异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大胆地创造与实践。树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目的的教育观念,并在教育过程中始终体现师生共同感受、表现、创造音乐美这一教育思想。一、感受音乐美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学过程离开了师生共同情感的积极参与,教学的审美理念与价值就不存在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先有音乐之情,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打开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用心去触摸音乐、用情去体验音乐,最后…  相似文献   

2.
正高中音乐教学的目的不在于传授给学生很多的音乐知识和歌唱技巧,而是要通过音乐教学的环节和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欣赏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高中音乐教学的目的是为了通过音乐来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励与唤醒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意识,让学生在欣赏音乐、感受乐曲带来的魅力时情感和心灵能够得到感染和净化。"为此,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教育核心,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音乐是情感的自然流露、生活的真实写照,是历史的沉浮印记.优秀音乐表现的不仅是美,更是真、善和积极向上的思想.学校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通过美感教育,融汇音乐中健康的思想教育与艺术的美感体验,达到净化学生心灵的目的.在古今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中采撷闪烁爱国思想的浪花,并根据校园生活的实际,选择符合学生接受能力的爱国思想题材的音乐作品,是学校音乐教育的一项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4.
21世纪需要的是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体现为思维敏捷.但有极少数老师,由于对新课标认识不足,课上依旧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强制性的灌输,使学生缺少了自由思维的时间和空间,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音乐的非具象性、非语义性,答案的非标准性得不到充分体现,这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极为不利,长久下去,学生与音乐的距离会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5.
周燕 《教师》2010,(33)
新课程标准把"让每一个学生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视为根本,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使音乐真正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审美的培养,并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因此,我们要立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积极探索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模式,及时适时地创设感染学生的教学情境,这样我们的课堂将活力无限.  相似文献   

6.
音乐是美的产物,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音乐又是情感的艺术,能陶冶人的情操.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认为"语言的尽头是音乐出现的地方".音乐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努力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体验音乐美,享受音乐带给我们的乐趣.那么,如何让学生体验音乐美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创设舞台,让学生在律动、舞蹈中体验音乐美 在音乐的课堂中,教师应该积极创造机会,给学生提供一个能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能够尽情地用律动、舞蹈表现音乐,在律动和舞蹈中全身心地体验音乐带来的美的享受,把学生的音乐学习与舞蹈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比如,我在教唱《青春舞曲》这首音调甜美、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新疆民歌时,先让学生欣赏一遍《青春舞曲》.  相似文献   

7.
朱钰烽 《成才之路》2011,(19):65-65
音乐以其独特的方式方法以情感人、以情育人,音乐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途径。然而,传统的音乐课堂教育教学方式很难激起学生的审美情感,主要是因为我们很多音乐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习惯于按部就班,注重从乐谱和音符入手展开教学,着眼于音程和和弦的听觉训练等。  相似文献   

8.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直接塑造人的心灵美、语言笑、行为美和体态美。审美教育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核心部分,它培养了学生对美好音乐的热爱。音乐教学是教师教学中,把曲目与自我情感融合在一起,使学生能感知的音乐形象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使音乐与审美教育相结合,使其贯穿着整个音乐教学过程,这对学生理解音乐、表达情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样,能够提高初中音乐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9.
音乐这门学科,是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一门重要学科.音乐是最富感染力的艺术.音乐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艺术的、审美的教育.感受音乐,亲近音乐,是一切音乐能力发展的前提.音乐课堂,应以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注重以学生感知、情感为目的来完成教学内容.我们要抓住审美感受这条线,让学生充分、准确地感受音乐,使学生的感知能力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熊康 《儿童音乐》2016,(3):51-53
音乐教育就是美的教育.高中音乐教学尤其注重把音乐的美导入每个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赏析世界不同音乐风格的同时,领略到音乐的优美、壮美、崇高美、欢乐美、悲剧美和喜剧美.其中,悲剧美作为美学的基本范畴之一,在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悲剧性的艺术美中表现对美的肯定.而音乐的悲剧美作为整个艺术悲剧美重要的组成部分,把现实生活中的悲剧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加以集中、浓缩,以音乐所特有的表情效果,使人们在苍凉悲愤或慷慨激昂的感受中,获得音乐美的体验.  相似文献   

11.
创造音乐立美教育,构建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后,音乐美育逐渐恢复,并已正式植入音乐教学体系之中,经过多年的美育教育实践,我国音乐美育成绩斐然。本文试就近几年的音乐美育教育中音乐思想之传承和立美创造,以及人文精神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美在接纳     
柳文红 《宣武教育》2004,(12):23-24
全纳教育的核心是让所有公民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在全面参与与合作中,让每个人达到充分发展。作为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课,教师如何创设音乐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呢?我认为创设有利于学生的“心理氛围”,是音乐教师首要的教学策略。情,指学生的情感;境,指学生所处的氛围情境。在教学中,良好的音乐学习情景的创设主要表现为: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内人际关系,建立使学生主动投入音乐活动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3.
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是实现审美教育的关键.为此,我尝试着在音乐教学中合理运用多种教育资源.通过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方式以及演示、交互、自学等形式,引导学生去感受美、欣赏美和理解美,启迪学生去想象美、表现美与创造美,建构起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音乐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是实现审美教育的关键.为此,我尝试着在音乐教学中合理运用多种教育资源.通过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方式以及演示、交互、自学等形式,引导学生去感受美、欣赏美和理解美,启迪学生去想象美、表现美与创造美,建构起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音乐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潘晶 《考试周刊》2014,(28):183-183
<正>音乐可以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因此它是学生时代的一门必修课,音乐声伴随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其间学生领略音乐的美妙,感受艺术之魅力,对音乐热爱和对艺术向往。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老师有必要优化教学策略,注重音乐的情景教学。笔者根据多年的音乐教学经验,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情景教学策略。一、创设问题情景,巧妙导入新课对于小学学生来说,音乐很抽象,需要老师激发想象,老师讲得太多,会限制学生的主动思维,讲得太少,学生又摸不  相似文献   

16.
刘毅 《家教世界》2013,(2):158-159
我国传统教育主张以教师为中心,推行一种教育者对受教育者高控制的教育策略,从私塾教育、民国教育到凯洛夫体系都是这样,目前的状况还是没有什么根本的变化。这种教育思想可能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是有效的,但从根本上说是对学生个人需要与潜能的不尊重,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观念的形成。人们的在校读书期间是人们素质发展的黄金时期。音乐教育应充分发挥其教化功能的内隐性和个性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需求,爱护和发展他音乐感受力,审美力和创造思维,使其个性人格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美"是音乐课堂的主要特征,"美"的音乐课堂需要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但笔者以为,其中"美"的音乐教师是关键,"美"的音乐课堂需要"美"的音乐教师来塑造. 一、美的人格品质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就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是教师人格对学生的熏陶与感化、引领与启迪.教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人格魅力,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喜爱与兴趣的浓厚,也往往来自对教师的爱戴与尊重.  相似文献   

18.
陈静 《考试周刊》2014,(12):173-173
<正>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以特有的语汇述说着自己的美的存在。我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曾说:"音乐是人类最大的欢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这些都说明音乐能以美辅德,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建立学生正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注重对音乐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养,对于学生的音乐意境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大部分学生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对音乐的感知太过死板,缺乏情趣。在新的教育形势下,除了对音乐技能进行培养,更重要的是对音乐意境的感受和追寻,通过感受音乐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如何在小学音乐课上体会音乐的意境美?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王唱 《教师》2020,(10):95-96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音乐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小学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利用音乐的学科特点和自身的专业特长,注重挖掘音乐教材中的德育因素,通过课堂教学和音乐艺术活动,帮助学生塑造良好品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