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鲁迅的早期文学创作,受到外国文学的多方面影响.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关于文学创作中的"模仿"的观点都对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也给我们的文学创作指出了一条可以借鉴的路子.  相似文献   

2.
台港通俗文学作家的创作与市场经济的运作结合得比较成功 ,影响很大。台港通俗文学作家不但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幅台港地区发达、自由的商业社会光怪陆离的生活画面 ,而且还向我们提供了一种文学的生存方式。对台港文学畅销的原因和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 ,这对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市场 ,促进文化产业化的形成和文学创作的繁荣发展 ,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鲁迅的早期文学创作,受到外国文学的多方面影响。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关于文学创作中的“模仿”的观点都对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也给我们的文学创作指出了一条可以借鉴的路子。  相似文献   

4.
当代文学画廊,人物形象色彩斑斓。李锐以他锐利之笔,贡献出了不少鲜活人物,自成风格。探寻李锐的创造手法,我们不难发现他采用了大量的对照手法。对照艺术对于一个成熟作家,是功底娴熟的显现。李锐笔下的各种形象,都在自觉不自觉中形成强烈对照,生命的本质,性格的伸张与扭曲,灵魂的净化与污秽,都在对照中放大和聚焦。作家正是在这一幅幅生命图景中把文学创作推向更纵深的境地,完成文学无与伦比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5.
寻根文学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个重要的文学创作流派,寻根作家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论文认为寻根文学的兴起有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和文学自身发展的机理.对寻根文学兴起的研究对我们思考当下的文学创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代文学画廊,人物形象色彩斑斓。李锐以他锐利之笔,贡献出了不少鲜活人物,自成风格。探寻李锐的创造手法,我们不难发现他采用了大量的对照手法。对照艺术对于一个成熟作家,是功底娴熟的显现。李锐笔下的各种形象,都在自觉不自觉中形成强烈对照,生命的本质,性格的伸张与扭曲,灵魂的净化与污秽,都在对照中放大和聚焦。作家正是在这一幅幅生命图景中把文学创作推向更纵深的境地,完成文学无与伦比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7.
文学创作作为一种主体的建构性艺术活动,是一种心象性的活动,创作主体须具备各方面的素质.这就要求我们要运用多元论观点审视文学现象,方能对文学进行全方位的理论探讨.周国清先生的文艺理论新著《定势与超越:文学创作主体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从创作主体的生成、自我提升、价值目标、品格、思维特质、心理定势及审美超越的互动等诸方面,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角度切入,一层层剥离出文学创作的实质,对于文学创作及文学理论建设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学创作的题材是丰富多样的。我们传统的文艺理论教材一般都认为:文学创作的源泉来源于社会生活,来源于作家对生活的亲身体验.的确,没有社会生活就没有文学,没有作家对生活的亲身体验,文学创作也很难成功.但是,在作家的亲身经历中,有一段生活——童年经验对作家创作的影响却是至关重要的,它有时直接进入作家的创作,有时则间接地影响作家的创作,并且常常影响到作家一生的创作倾向,创作基调,创作风格及价值取向,对于这一问题,我们传统的文艺理论却很少涉及.  相似文献   

9.
文学创作与性及其心理有着密切的关联性.贾平凹以自己的文学创作实践,再次证明了这一点.文章从女性意识、生命情感的破却与抑郁、男性中心意识等方面,对贾平凹文学创作的性意识进行了阐述,以期对这位作家的文化人格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与把握.  相似文献   

10.
文学与巧合     
“屋漏偏逢连阴雨,船破却遇顶头风”,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许多的机缘巧合。这一系列颇有生活原味的巧合,为我们进行文学创作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遵循文学创作规律的巧合运用可极大地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巧合,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构思情节的一种手法,是我国传统叙事艺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人们对文学创作中思维形式的应用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解,传统的写作观念总是认为文学创作只单纯地应用形象思维就可以“立象以尽意”,而忽视了形象思维以外的其它多重思维形式互相参与的重要作用,这给文学创作造成极大的被动和偏颇,导致许多文学作品缺乏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审美价值.因此,强调文学创作中多重性思维参与特征不仅是一种思维观念的更新,而且也是现代性对文学创作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它必须以社会生活作为自己的源泉,真实地再现生活,这是文学创作的一个基本规律.从一九一九年四——六月在《学生杂志》上连载第一篇文艺论文《托尔斯泰与今日之俄罗斯》,到一九八一年四月十七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外文版〈茅盾选集〉序》,茅盾是一直尊重这一文学创作基本规律,并且从理论上作了深入的探究和阐述.本文不可能对茅盾的现实主义理论及创作实践进行全面的论述,仅就他对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这一问题略述几点管见.  相似文献   

13.
<秋浦泉声>通过非常个性化的凡人小事的描写,织成一幅幅情事动人、色彩绚丽、富有张力的锦绣图画,让读者感受了美的情感,美的人生,美的信念,美的生活.当下文学创作的现实态势,影响并消解着散文的"形散神不散"、"意境深邃"等审美传统和经验,使散文的审美品格发生了变化,它不在乎其叙事话语的大小,而在于有无思想的力量、人格的力量和整合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当代“低龄化文学创作”现象重新阐释了儿童文学创作,这一阐释也让我们重新理解以往的儿童文学创作;同时,当代“低龄化文学创作”现象又在重新阐释着文艺学的基本创作理念,这一阐释更进一步催生着当代文艺学学科构建的开放性形态。  相似文献   

15.
论文通过分析石定1980年-1990年之间的文学创作,认为石定的小说描摹出了上世纪末黔北农村变化的历程,刻画出黔北农民心灵变迁的轨迹。石定的作品雅致纯净、天然灵动,是一幅幅打下时代印迹的水墨丹青。  相似文献   

16.
辛弃疾是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词人,他一生都在努力追求并实践着抗金保宋的志向,这源自他的"补天"情结,同时,"补天"情结也影响并成就了辛弃疾的文学创作。了解这一情结形成的原因和辛弃疾为此所做的努力和实践,有助于我们更深层次地理解辛弃疾的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17.
从《小说》看莫泊桑的文学创作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丹 《文教资料》2008,(36):20-22
<小说>是莫泊桑阐明自己文学创作观点的一篇重要文章,它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见解,这些观点对今天的文学创作仍具有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朱亚 《文教资料》2013,(24):16-18
文章通过对汪曾祺作品中地域文化的论述,强调地域文化在文学创作中是不可或缺的,是民族文化在文学上的个性表达这一观点,从而凸显地域文化在文学创作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新时期以来,我们的文学创作,无论是小说、戏剧,还是电影、电视都没有塑造出真正的硬汉形象。对这种观点,笔者不愿苟同。近读当代著名作家从维熙同志的“大墙文学”,看到了这样一幅雕象:天空乌云密布,萧杀悲凉,在一条布满荆棘、泥泞坎坷的路上,一群身背枷琐、脚带镣铐、衣衫褴褛,遍体鳞伤的无罪囚徒。神态自若、优容大度、艰难  相似文献   

20.
一、初识经典1.作品概说《文赋》是西晋文学家陆机的一篇赋体作品,主要讨论文学创作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如果说此前问世的《典论·论文》是我国第一篇文论专著(涉及文学史、文学创作、文学鉴赏等),那么《文赋》就是我国第一篇专论文学创作的著作。在这篇赋中,陆机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创作经验,分析了文学创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