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多人把“新闻真实性”与新闻报道中的“模糊语言”对立起来,认为“模糊语言”与新闻写作是格格不入的。其实,模糊语言在新闻报道中具有一定的审美功能。那么,什么是模糊语言呢? 1965年,美国数学家扎德首先提出了“模糊”这一概念,接着便产生了模糊数学,模糊逻辑,模糊语言学。我国对模糊语言的研究始于1980年,伍铁平同志发表《模糊语言学》一文,第一次在汉语言研究中引进了“模糊”与“精确”这对概念。伍  相似文献   

2.
《经济问题探讨》今年第一期发表张鸿文的文章提出,切莫把《反杜林论》中的“社会主义”误解为社会主义社会。文章说,有人说恩格斯在《反社林论》第三编“社会主义”中,全面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及其基本特征(按:指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11月第1版《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史》第十章第四节中一段论述),并把它看作是社会主义的“标准模式”。尽管人们就此著书立说,但是,只要我们把《反杜林论》重新认真地读,细心地想,并把恩格斯的论述同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所确定的科学论断进行比较,就不难发现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讲的社会主义及特征,实际上是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模糊语言学研究是近二十年来中国语言科学研究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二十年来所发表论文的数量之多,对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学科的影响之大,在中国语言学史上是不多见的。伍铁平的《模糊语言初探》和《模糊语言再探》(分别刊于《外国语》1979年第4期和1980年第5期)是国内最早运用札德的模糊理论来研究语言模糊性的论文。 1986年伍铁平将他己发表的20多篇模糊语言研究论文汇编成册,由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于1986年和1987年两次油印了数百册,分发给各地的语言研究者。后来,伍铁平又对此油印本进…  相似文献   

4.
在新闻写作上,早先有一种说法:“要把读者看作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如今,有些记者、编辑好象把读者看作什么都“知道”的人了。我近来读报,就一连碰到好多“不知道”。有这么几条消息:《国际二手设备洽谈会在杭州开幕》。什么叫“二手设备”?消息里没解释,我这个读者“不知道”。《我国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二》。第一是谁?  相似文献   

5.
沈基松 《编辑之友》2012,(4):103-104
“的”是现代汉语结构助词中的重要成员,是定语的形式标志.但这样一个常见常用的虚词,在书面上常常把本应该由结构助词“地”和“得”承担的用法据为已有,出现了“的”与“地”、“得”的误用问题.本文以《齐鲁晚报》和《山东商报》作为考察对象,分析报纸中结构助词“的”的误用类型,探讨导致误用的原因,以期引起人们对于“的”的正确用法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一批在语言学上有造就的学者论文集,近两年来由商务印书馆陆续出版。其中已出书的有: 《方光焘语言学论文集》。方光焘教授(1898—1964),是我国最早在大学讲坛上讲授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学者之一,也是介绍本世纪著名的、影响深远的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语言学说的第一人。30年代中国文法革新讨论,方光焘提出“广义形态”学说,对中国文法学作出了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一直把新闻媒介看作“最好的东西”。他之所以把新闻媒介看成“最好”、“最重要”、“最不可缺少”的东西,就是因为新闻媒介同“革命”是紧紧联在一起的。早在68年之前,毛泽东就这样明确地提出了报刊同革命的关系。在《<政治周报>发刊理由》中,他开宗明义地写道: 为什么出版《政治周报》?为了革命。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  相似文献   

8.
继《模糊语言学》出版之后,孙连仲、高炜先生的研究课题又出现了新的拓展,这就是由对模糊语言基本理论的系统化思考,进而转向对文学艺术的特质、创造规律、审美奥秘,以及对中国民族文化的固有传统思维方式和深层结构型态的进一步探寻。这种理论视角的转换,应当说是作者对其模糊语言学基本理论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9.
设计学是近年来新设立的一级学科,这一学科的建立是当代中国设计教育和设计理论迅速发展的需要.《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第5版)中的“J5工艺美术”类目与“艺术设计”有关,但未能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出“艺术设计”所涵盖的内容,从而在图书编目和读者查阅中造成不便.要消除这些问题,《中图法》编辑委员会应将《中图法》(第5版)中的“工艺美术”类目转化为“艺术设计”,并相应地调整下位类.  相似文献   

10.
张武江 《现代传播》2006,(2):134-135
“广播电视语体学”的理论框架建设及有关研究是当前广播电视语言研究面临的一个迫切课题。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佐丰先生的《广播电视语言》(全书共五章,206千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10月第2次印刷)和《电视专题片声画语言结构》(全书共七章,270千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7月第2次印刷)两本专著为这个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和角度。两本专著出版不久又先后再次印刷。其中《电视专题片声画语言结构》一书获得广电部高校优秀社科成果奖。作为中国传媒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书系”的一部分,这两本专著分别从广播和电…  相似文献   

11.
肖璞 《中国记者》2012,(4):37-38
如果你是记者,把两会报道看作是一项常规的项目,你没有错.如果你是记者,把两会报道看作是一个资源丰富的新闻富矿,也没有错.虽然“年年两会年年报”,但你一定能找出今年与往年的不同.2月25日起在“新闻联播”等重点栏目中首次推出的系列报道《在基层·两会推动力》就是这种节目样态的一种全新尝试.  相似文献   

12.
在新闻写作上,早先有一种说法:“要把读者看作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如今,有些记者、编辑好象把读者看作什么都“知道”的人了。我近来读报,就一连碰到好多“不知道”。有这么几条消: 《国际二手设备洽谈会在杭州开幕》。什么叫“二手设备”?消息里没解释,我这个读者“不知道”。《我国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二》。第一是谁?消息里没交待,我这个读者“不知道”。《台湾“迷你猪”身价大涨》。“迷你猪”是何物?消息里没说明,我这个读者“不知道”。  相似文献   

13.
林兴仁 《现代传播》2002,(5):126-127
《节目主持语用学》是一部运用多种学科探索主持人话语运用内部规律的语言学专著。通读一遍 ,感觉一股清新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气息扑面而来。中国社科院社会应用语言学研究室主任陈建民研究员认为 ,“这是一本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应用价值的书 ,也是我国第一部从语用学角度探讨节目主持的著作”。 (见“序言”)这是公允的评价 ;最近听说这本书在广东获得了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政府奖。具体分析 ,我觉得《节目主持语用学》有这样几个特色 :一、运用现代语言学多种学科分支的研究成果 ,以当今我国主持人语言运用现状进行鞭辟入里的分析 ,提出了…  相似文献   

14.
张婧 《青年记者》2017,(32):79-80
传播仪式观理论 詹姆斯·凯瑞是20世纪美国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他的传播仪式观理论的提出,为美国传播学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他认为传播更多的是一种仪式,而不是传递或运输.①自此,传播仪式观正式进入公众视野.与传播传递观简单描述为对信息的传递和运输不同,相比之下,凯瑞的仪式观理论把传播看作创造、修改和转变一个共享文化的过程.② “窦”式《圆桌派》的移植与创新 《圆桌派》由优酷视频推出、窦文涛主持.嘉宾构成从“锵锵三人”变成了圆桌席上的四人,同样针对热点话题进行聊天式品谈.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文化语言学在我国开始建立,至今已近20个年头,各方面的专著和论文很多。近日,由教育科学出版社新推出的《文化语言学教程》一书(以下简称教程),在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上又有了新的突破,这不仅标志着文化语言学的学科建设逐渐走向成熟,也预示着语言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的多元化时代的到来。文化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究竟是语言本身,还是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界定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语言学流派,即“本体论”派和“关系论”派。本体论派认为,语言具有“世界观和本体论的性质”,语言决定文化,因此文化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人们总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以下简称《察世俗》)看作是中国近代报刊的开端。戈公振先生的《中国报学史》中说:“若在我国而寻求所谓现代的报纸,则自以马六甲所出之《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为最早,时民国前97年(嘉庆二十年)西历1815年8月5日也。”后来人们沿袭了这一说法,如,有的著作把《察世俗》列为“第一批近代化的中文报刊”,把创办这一刊物的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米怜作为在中国办报的外国人;有的著作更明确指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语言学奠基人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是20世纪最著名、影响最深远的语言学家之一,但英年早逝,《普通语言学教程》是他留存于世的唯——部著作.该书是他基本语言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为20世纪后半期的现代语言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指引了探索和研究的方向,在语言学研究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被世界众多语言学家推崇.  相似文献   

18.
在西方,对马克思作研究中涉及的理论问题很多,其中不少人是以“研究”为名,对马克思主义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或是攻击,或是篡改,企图以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取而代之。现简介如下: (一)关于“两个马克思”问题本世纪三十年代初,马克思的早期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3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1844年)先后公开发表。西方的不少学者把这二本书中的观点看作“新发现”。大肆  相似文献   

19.
李姝 《出版广角》2016,(6):90-91
2015年,复旦大学出版社翻译出版了《元政治学概述》.这是阿兰·巴迪欧在2005年前发表过的政治哲学论文的合集,全书由十篇论文组成,从《反“政治哲学”》开始,至《作为真理程序的政治》结束,集合了巴迪欧哲学的精髓.本文重点研究他的真理程序,探讨他对法国大革命的分析批判,并进一步揭示美国等现代自由资本主义的人权道德主体的实质.  相似文献   

20.
《中国记者》1989年第6期所载《一件往事》追述了40年前翻译毛泽东同志《论人民民主专政》这篇重要文献的始末。显然,这是一篇颇有史料价值的回忆录。美中不足的是,这篇回忆录的背景介绍部分有欠准确。文章写道:“1949年7月1日下午,大雨滂沱,但是并未能阻止数万名党团员干部在北京先农坛集合,兴高采烈地参加中国共产党诞生28周年纪念会。”这一段中除“北京”应为“北平”这一笔误外(此处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