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资讯和信息越来越重要的时代,网络正在悄悄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理念。不用看报纸,不用去招聘会,不用找职业介绍所,不用求亲告友,只需轻轻点一下鼠标,合适的工作就会"找上门"来。这种方便、快捷、花费少的择业新方式,就是网上求职。  相似文献   

2.
"老师,张淦尧抢我东西,还打我!""老师,张淦尧被音乐老师留下了!""老师.张淦尧没交作业!""老师,张淦尧……"每天听到这个名字十几次、几十次.甚至上百次,再好的心情也会被他搅得一团糟。再加上每天繁重的教学任务,自己就像是上紧了发条的机器.不停地转呀转呀……真的没有时间和精力,停下来,静下来,蹲下来听听孩子为什么这样做,他有什么样的心声,等着我们去倾听。可是,这样拖下去不行啊!一天的工作结束了,教室里真的空无一人了,自己也真的不用上课,不用判作业,不用找学生改错,不用给生病的孩子补课了,静下来的我总觉得忙碌中似乎缺少了什么。教师——教书育人。我是不是只重视了前者.而忽略了最重要  相似文献   

3.
万霞 《辅导员》2013,(3):45-46
由于工作竞争的压力.许多父母把孩子的时间填得满满的.对孩子的教育是如何考上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在孩子心目中,我只要学好了,别的都不用理会,甚至为所欲为。在父母心目中,你只要学好了,别的都不用管,自己任劳任怨。孩子不理解父母望子成龙的一片苦心.父母不理解孩子为什么不理解他们的一片苦心。恶性循环.孩子的心离家长越来越远。作为班主任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帮家长和孩子建立起这种沟通.就从一年级开始。从现在开始,让沟通形成一种习惯。第一阶段:教育孩子学会感恩。我发出"感恩与期盼"的倡议。请家长写出在抚养孩子过程中最感人、能震撼孩子心灵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们的物质条件也可以说是空前的优越,随之而来的"溺爱"、"娇生惯养"也比比皆是,"包办代替"现象越来越严重,孩子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现象也司空见惯.很多家长认为,吃饭、穿脱衣服等生活技能是不用训练的,因为小孩长大自然就会了,不用刻意地去培养.  相似文献   

5.
当前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存在"以史为纲"、"独学不用"和讲授内容存在片面性等问题.为此,我们应在思想认识、教材编排、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其进行改革,以使古代文学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南美洲秘鲁的汪澳维利卡有一处地方,这里的居民盖房子,既不用石头、木料,也不用钢筋、水泥,而是就地取材--用附近的矿泉水建造房子.这种"水"盖成的房子,既美观,又实用.  相似文献   

7.
五、判断句   就是名词谓语句.常见的有五种形式:1.用"者"或"也"表判断;2.直接表示判断,即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3.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4.用动词"为""是"表判断;5.用"非""未""弗""无""萸"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老师,张淦尧抢我东西,还打我!""老师,张淦尧被音乐老师留下了!""老师,张淦尧没交作业!""老师,张淦尧……"每天听到这个名字十几次、几十次,甚至上百次,再好的心情也会被他搅得一团糟.再加上每天繁重的教学任务,自己就像是上紧了发条的机器,不停地转呀转呀……真的没有时间和精力,停下来,静下来,蹲下来听听孩子为什么这样做,他有什么样的心声,等着我们去倾听.可是,这样拖下去不行啊!一天的工作结束了,教室里真的空无一人了,自己也真的不用上课,不用判作业,不用找学生改错,不用给生病的孩子补课了,静下来的我总觉得忙碌中似乎缺少了什么.教师——教书育人.我是不是只重视了前者,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使命呢?  相似文献   

9.
杨雪丽 《辅导员》2013,(2):49-49
<正>"老师,张淦尧抢我东西,还打我!""老师,张淦尧被音乐老师留下了!""老师.张淦尧没交作业!""老师,张淦尧……"每天听到这个名字十几次、几十次.甚至上百次,再好的心情也会被他搅得一团糟。再加上每天繁重的教学任务,自己就像是上紧了发条的机器.不停地转呀转呀……真的没有时间和精力,停下来,静下来,蹲下来听听孩子为什么这样做,他有什么样的心声,等着我们去倾听。可是,这样拖下去不行啊!一天的工作结束了,教室里真的空无一人了,自己也真的不用上课,不用判作业,不用找学生改错,不用给生病的孩子补课了,静下来的我总觉得忙碌中似乎缺少了什么。教师——教书育人。我是不是只重视了前者.而忽略了最重要  相似文献   

10.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优秀生也不例外,他们并非十全十美,或多或少总有一些不易被人发现的消极因素.教育工作者应全面辩证地看待他们,实事求是地对待他们的优缺点.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对他们的缺点,哪怕是细小的也要指出来.决不能忽视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决不能采取"好马不用鞭子催,响鼓不用重锤敲"的做法.要对优生的消极心理、心理障碍行为和特征进行分析,以提出疏导和转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万霞 《辅导员》2013,(2):45-46
<正>由于工作竞争的压力.许多父母把孩子的时间填得满满的.对孩子的教育是如何考上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在孩子心目中,我只要学好了,别的都不用理会,甚至为所欲为。在父母心目中,你只要学好了,别的都不用管,自己任劳任怨。孩子不理解父母望子成龙的一片苦心.父母不理解孩子为什么不理解他们的一片苦心。恶性循环.孩子的心离家长越来越远。作为班主任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帮家长和孩子建立起这种沟通.就从一年级开始。从现在开始,让沟通形成一种习惯。第一阶段:教育孩子学会感恩。我发出"感恩与期盼"的倡议。请家长写出在抚养孩子过程中最感人、能震撼孩子心灵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12.
"历史潮流"、"大趋势"、"别无选择",说到经济全球化,人们似乎觉得如果不用这类重量级的形容词,便不能足以反映它存在的必然和应对它的紧迫.  相似文献   

13.
电影《中国合伙人》主角成东青实现了中国草根的创业梦,而大北农饲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北农")创办人邵根伙则让投身农业发展的科技工作者"科技兴农"的梦想点点照进现实.1993年至今的20年里,这位特立独行的"四不老总"(不喝酒、不开车、不用手机、不用电脑)只用2万元资本,将大北农打造成为固定资产上亿元的大型高科技农业企业.这一神话的背后,蕴藏了邵根伙的远见卓识和勇于创新,而这每一次转变都让人瞠目结舌,甚至有点匪夷所思.  相似文献   

14.
刘敏 《黑河教育》2014,(3):81-81
正我是一名从事农村一线教育三十年的班主任。刚开始工作时,因为得不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工作中产生很多困惑。一年级的学生,是一群零基础的孩子,面对这些学生,只能在他们眼中读懂天真无邪,别的一无所有。怎样能把这些自由自在的淘气包,管理成有组织、有纪律、积极向上的阳光少年呢?我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符合农村实际以"自"为主的教学方案,方案不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不用家长签字,不用家长检查,学生们的生活变成以"自"为主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滁州学院学报》2014,(1):F0003-F0003
<正>《滁州学院学报》是安徽省教育厅主管、滁州学院主办、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每双月月底出版。每年第1、3、4、6期主要刊登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第2、5期刊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皖东文化研究"和"皖东发展研究"为本学报特色栏目,本栏目学术文章优先处理。本刊执行国家有关高校学报编排规范,来稿只有符合规范才能进入审稿程序。1.文题:文题应简明、具体、确切,一般不超过20个字,可加副标题。2.题下署作者姓名、工作单位、省市名、邮编,用圆括号标出。3.摘要:200字左右,摘要应能反应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不宜有背景信息、常识性内容;不用第一人称及"本文"、"作者"等字样;不出现评价性言语;不使用修饰词,不出现图表、公式、标题层次序号、非公知公用符号.4.关键词: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3-6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请同时附英文题目,摘要和关键词。5.正文:以7000字以内为宜。正文的层次序号为:"1"、"1.1"、"1.1.1"。序号不用"①"和"[1]"。  相似文献   

16.
语言中的整合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音当中有很多整合现象.比如北京话的"甭",就是"不用"的合音,"别"是"不要"的合音.汉语里面语音的整合就会形成变调的形象,都比较复杂.再讲讲词汇和语.法当中的整合现象.  相似文献   

17.
学校的一切支撑点在教师,如何评价教师的工作是学校管理的核心问题.这个课题的重要性是不用赘述的.但它又是一个极其复杂和难度很大的课题,目前对它的研究实际上还处于初级阶段,本文准备谈谈我们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粗浅看法,提出一种试验模式,介绍我们试验的一些初步结果.一、教师工作的特点:评价教师的工作,必须针对特点设计模式,这是我们的基本出发点.教师的工作主要是精神劳动,劳动的对象是个体差异很大的活的人,劳动的"产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生脑中的"智力增量",这种教师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师教任何课,"讲"都是为了不用"讲";"教",都是为了不用"教".这句话强调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不断接受新知识的基础."会学"远远比"学会"重要,所以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非常重要.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李志学 《华章》2007,(3):96-97
"西方"一词传统意义上通常是指资本主义国家或资本主义阵营,作为"冷战"时期政治地理概念时至今日已成历史概念.在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国际大环境中,仍将世界划分为东西方显得既不合理,又无必要.建议谈及发达国家应当慎用、少用、不用"西方"概念.  相似文献   

20.
一、换词对比法 为了了解文中用词的准确生动,深知语句的含义,教师有意地将某一个词换上另一个意义相近的词,然后两相对比.例如,在教学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时,将"见井就奔过去,赶不上新汲的水,就跟驴马同在水槽里灌一大气"中的"奔"和"灌"分别换成"走"和"喝",将"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的"砸"换成"落",然后指导学生区别其不同效果:用"奔",不用"走",用"灌",不用"喝",突出了祥子口渴之苦和喝水之急,映衬天气的酷热,反映祥子在烈日下拉车之苦.用"砸"字,不用"落"字,突出了雨点之大,写出了大雨点的气势和威力,照应了下文祥子的"哆嗦".总之,有比较,就有鉴别.通过比较,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的深层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