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倪斌 《成才之路》2013,(35):77-78
语文阅读教学具有浓厚的情感特点,是一个始终贯穿着情感因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情感对学生的阅读状态、阅读效率和阅读结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阅读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不再是简单地识文解字,更重要的是需要在这一时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语文不同于数学等偏理性的学科,语文的学习更多需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它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需要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以外的情感知识。而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正好适用于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下,学生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探索适合自己的阅读模式,增强自身的语文阅读能力,然后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所谓阅读,就是一个信息搜集、分析、凝练与运用的过程,它是伴随一个人终身学习的最佳方式。因此,语文教师应将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中心环节,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指导阅读方法,加强朗读训练,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语文教学专家张田若说:"一课书教完后成败的第一个标准应该是学生是否熟读了课文。"可见阅读教学就是教会学生会读,读懂课文。  相似文献   

4.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相互沟通、平等对话的过程,需要努力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心灵感受和深层体验,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阅读教学活动是有针对性、目的性,并受时空限制的学校教学活动。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是紧紧抓住“阅读”教学的根本,充分阅读,揣摩、体会、品味、挖掘阅读的内涵,探究文本思想,创新阅读方法和技巧,激发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其阅读欲望,从而提升其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魏秀莲 《教师》2023,(2):33-35
为了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学校和教师需要积极探索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路径,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作用。为此,文章作者以统编版教材为例,利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以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并从分析课本范例、进行创新发散、加强情感联动、分层练习、提高读写能力、进行随堂练习等方面总结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路径。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求要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认识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多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进行阅读教学改革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学习新方法、新思路,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从而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提出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策略,希望可以促进小学生语文阅读水平的提升,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语文阅读教学着眼于教育思想的传达,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其重要目标。但分析目前小学中年级语文的阅读教学现状,可发现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培养未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中年级学生对收入课文的作品情感理解和体会不到位,语感还仍然需要进一步培养。因此,语文教学工作者需要调整和优化语文阅读的教学,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和习惯。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阅读文本的情感把握 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阅读能力之一,也是老师完成阅读教学 的重要任务之一。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由于文本语境在学生 生活经验与语文经验中的缺失,往往造成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流 于言语层面,无法深入体会文本的意蕴,进而难以体会到文本 表达的情感。而小学生的语文经验大部分从生活经验中获得, 如果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为文本创设出一个与学生生活经验相 契合的生活语境,必然能够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文本内容及其 内在情感。  相似文献   

9.
王琪 《考试周刊》2011,(71):49-49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学生知识积累的需要,是情感丰富的需要,是个性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日新月异发展的社会的需要。然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阅读教学状况不容乐观: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教学效果"少、慢、差、废"。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所有语文教师绕不开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阅读教学中的情感训练。在阅读中,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一些语文的基础知识,还能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因此,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情感训练十分重要,本文主要研究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情感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语文作为小学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在整个小学教育体系中占有基础性的地位。而阅读是小学语文中的重要模块。通过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情感经验的丰富。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立足于现实,首先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就如何有效开展阅读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位教师都非常重视阅读教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渗透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做出了很多努力。但很多教师重视阅读能力的提升却忽视阅读过程中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阅读的精髓,把握文本情感就抓住了阅读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语文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阅读在语文考试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有助于学生语文成绩的提升。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注重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分别从将兴趣培养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利用问题教学方式启迪学生的思维等方面,论述了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从而为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奠定学生语文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欣赏能力的关键性要素。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特征上看,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师要把握好阅读教学的切入方式,用灵动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体验作者情感、感悟文章内涵,在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动态之美的追寻中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爱阅读、爱思考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5.
吴妮娜 《亚太教育》2024,(2):147-149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是一种综合性教学策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情感道德素养、创造力和批判思维。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选择适当的文学作品、做好阅读前的准备工作、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指导,以及在阅读后进行深化等策略的实施,提高整本书阅读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情感体验,提高语文素养,以此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16.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要实现这一"对话过程",其实质就是三方面"情"的相交融汇的过程,因此,应将情感教育贯穿于阅读教学全过程,即阅读前的情感激发,阅读中的情感交流,阅读后的情感积累,从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教材中的阅读题材是经过严格筛选的,其题材丰富、手法精确、描写生动和情感细腻,选载的语文阅读课文必须符合文学审美,可能不是面面俱到,但肯定会有某个方面的文学审美价值是值得教师去深挖和发现。语文教学中教师对文章的审美判断直接影响小学生阅读题材的审美体验,语文学科的人文特征决定了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审美感受和情感需求。阅读审美教学包括语句欣赏、手法解析、德育培养和情感体验等,教师可以从各个方面渗透阅读审美以提高学生理解能力。本文根据分析传统阅读教学存在的审美构建问题探索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以美感促进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和个人美德建设。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推出之后,小学阶段逐渐重视语文阅读教学,而小学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以及阅读兴趣的重要阶段,阅读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关键部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有助于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所以小学要重视语文阅读教学,对其加强研究,提出更多科学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掌握更多阅读知识点,这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探索的重要教学课题。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大纲和小学生个性特点,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语文阅读的兴趣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地去阅读甚至更深的探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字的感情和文字阅读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水平。语文阅读中的情感教育可以通过情境教学使学生体验情感,可以通过问题与思考激发学生的情感,可以通过发挥想象使学生领悟情感,也可以通过调动氛围与学生交流情感。  相似文献   

20.
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具学科,在教授学生学习、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对学生进行了情感和品德的教育。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在陶冶学生情操和品德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目前,阅读教学中教师普遍存在以讲授为主的现象,这种教学方法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水平。如何正确、有效地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是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探讨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