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正> 在1986年第4期《学校体育》探索园地里发表了杨明远、李小萍两同志撰写的《关于学校体育目的问题的哲学思考》一文,受到了一定的启发。然而,作者对“学校体育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体质”,“增强体质是学校体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提出的三点看法,是很值得商榷的。作者对学校体育目的以增强体质为主的第一点看法是:“只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学校体育,只反映体育的自然属性,而忽视了体育的社会属性。忽视了人的行为的目的性与其他动物的最根本的区别……。”我不赞成这种说法,恕我直言,作者离开教育这个大前提来谈体育的两个属性,这说明作者对体育和教育的关系仍未搞清。体育同教育的关系从逻辑法则角度来分析,是从  相似文献   

2.
关于学校体育目的问题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学校教育要改革,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当然也要改革。但,改革不是目的,而是为实现目的所采取的方法、措施。所以,学校体育的改革,必须首先解决目的问题。对于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近年来有不少提法和争论,至今尚无统一的认识。我们试图从哲学的角度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与同志们一起作继续深入的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目的”是对实践活动的一个必然的内在规定性,表示人在行动前所设想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某种意愿。  相似文献   

3.
建国 5 0年来 ,我国的学校体育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就整个学校体育的现有状况看 ,远远不能令人满意。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高层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体育的迅速发展。学校体育 ,教学为本 ,体育教学目标长期以“三基”教学为主 ,还是以“增强体质”为重的争执 ,导致目标摇摆不定 ,“二点论”或“不定论”。时至今日 ,学校体育的实际工作仍未真正摆脱盲目性和低效性的困扰。1 学校体育的现状在上海 6所重点大学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生的问卷中 ,“您最擅长的体育项目是什么 ?您能做出较高水平动作或取得什么样成绩 ?”结果 ,4 2 7%的女生选仰卧起坐 ,14 2 %选立定跳远 ,10 2 %选短跑 ,8 8%选实心球。 4 2 %的男生将身体素质项目作为首选。同样 ,把上海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与保健学科课程标准》游泳项目中“出发与转身 ,求生常识 :解脱 ,拖带与人工呼吸等”内容与高级中学、大学体育教材内容比没有什么不同。进一步比较 ,上海高级中学所用的课程标准与上海高校的教学大纲 ,专项项目内容、要求基本没有改变。从横向与纵向比较 ,可以得出现在的体育教育的二大特点 :浅近性与断裂性。小学一年级的立定跳远教学项目也...  相似文献   

4.
(一) 究竟什么是学校体育?关于学校体育的定义与结构,有多种看法。我认为,简言之,它应该是学校师生在长期的学校教育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全部有关体育的物质和精神的财富的总和。它是一个多层次的有机复合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进行,人们逐渐感到对学校体育目的进行重新认识的必要性,因为学校体育目的规定着学校体育的改革方向,规定着学校体育的内容和方法,使学校体育工作者明确为之奋斗的目标及所从事的工作在整个社会中的价值。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对学校体育目的的具体化问题研究得较少,缺乏有系列而具体的目标体系,使得学校体育工作无重心,教学无发展,领导不重视。为了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本文试图就学校体育目的具体化问题  相似文献   

6.
关于学校体育改革中若干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学校体育改革中存在的诸多模糊认识,从体育教师、改革的层面、突出个性等方面,进行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探析。  相似文献   

7.
再谈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目前在体育理论界讨论得相当热烈。这个问题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直到现在仍有不少办教育的同志对这个问题不甚清楚。办教育的同志不管体育,搞体育的不管教育的不正常现象仍有存在,影响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8.
<正> 我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在这里仅讲一些个人的看法,尽管不那么适宜,但大概也不会妨碍中国体育发展的大局,请读者批评指正。体育的真义,确是身体的教育,即增强体质的教育。当初,卢梭创案的体育就是对爱弥儿在身体培养  相似文献   

9.
<正>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转化好学生,尤其是顽皮的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苏霍姆林斯基曾揭示过教育的奥秘,他说,“教育的全部奥妙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列宁也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爱是沟通感情的桥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一、用爱心来感化“上帝”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心目中应成为“上帝”。如何感化“上帝”,不是个简单问题,教师不仅要付出真情,付出艰辛,还要讲究方法,做大量的细致工作。首先  相似文献   

10.
<正> 中专学校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层次,是培养各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和干部队伍的主要渠道。它培养的对象是直接掌握生产技术的管理者和劳动者。中专学校的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就其身体活动的部位来说,大多是局部的,其动作轨迹则多为固定持续的,这样长期下去很容易产生“职业病”。中专学校体育如果不重视向学生传授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经常锻炼  相似文献   

11.
<正> 《学校体育》一九八九年第一期、第二期相继刊出了陈钢同志“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提法不妥”和“再谈怎样认识体育教学中的主客体关系”两文。读后颇受教益,现就两文的一些观点谈淡我个人的不同看法,以求教于陈钢同志。体育教学的本质与学为主体陈文认为“教师和学生同样是‘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括动的人’,是相互依存的两个认识主体。”并进一步指出“教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进行认识和实践,发挥主体积极性作用。”一句话,就是认为体育教学活动中存在两个相互依存的认识主体。我们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 从本质上讲,体育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认识活动,从一般认识过程来讲就是  相似文献   

12.
<正> 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议,于1981年4月24日至3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交流了一年多来贯彻落实高等学校、中小学体育和卫生工作《暂行规定》的情况和经验,分析研究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意见。教育部部长蒋南翔同志、副部长张承先、曾德林同志,卫生部副部长杨寿山同志和国家体委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会议。张承先同志和曾德林同志在大会上讲了话。到会同志一致认为,一年多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有关部门积极支  相似文献   

13.
学校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随着人类让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它的社会作用和价值已愈来愈显著。我们国家现在正在进行的体育改革是有成效的,方向是正确的,但由于某些陈旧观念的存在,影响着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入。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必须以中共中央发展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依据。《决定》指出:“必须极  相似文献   

14.
关于学校体育教育产业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国人不同时期的学习消费支出的状况,教育(含体育教育)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功能,国外教育抢滩国内市场后造成的资金、人才流失,国人体育教育消费观念的转变等方面,运用西方经济学家的观点进行详尽分析,得出体育教育产业化势在必行的结论,从教育思想,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发展多层次办学,进一步拓宽体育教育储蓄、体育教育贷款渠道,将国内体育教育的触角伸向广阔的国际市场等方面给出体育教育迅速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体育的发展应以人的发展作为逻辑起点,并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最大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整个亚体盲范围内,学校体育无疑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与体育哲学,体育形为,体育目标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一、学校体育的存茌形态、内涵及构架要揭示学校体育的内涵及其影响人的规律,就必须从分析学校体育的社会存在形态  相似文献   

16.
为了加快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步伐,实现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的齐头并进,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强国的概念与主要特征进行研究,从学校体育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影响学校体育强国建设的场地设施、师资力量、学生体质健康和国际影响力等四方面要素,分析我国与其他体育强国在学校体育方面的主要差距,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路径。  相似文献   

17.
从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角度,重新审视学校体育的目的和增强体质理论的生物学基础,以期揭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18.
<正> 欣喜地研读了《学校体育》91年第二期肖水平同志《应怎样认识体育教学规律》(以下简称《认识》)一文后,深感在对体育教学规律的探索中多了一个知音,也感谢《学校体育》探索与争鸣栏为深入讨论开了一个很好的窗口。为此,想再谈点看法。一、两个问题的思索 (  相似文献   

19.
<正> 上海市的学校体育工作,“七五”期间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我市学生的体质状况已从原来的下等水平提高到中等水平。主要运动项目成绩走出了低谷,部分运动项目已达到全国先进水平。“七五”期间我市学校体育工作之所以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主要是加强了目标管理。一、体育教学为了减少教学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确定每星期三为全市教研活动日,并建立了一个以市体育教研中心组为核心的市、区、校三级研究网络。此外,我们吸收高校的体育理论教师参加市中心组,发挥他们理论较强的特长,把他们的理论与中学教师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每年向全市提出本年的主  相似文献   

20.
一、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不仅要求我们培养学生具有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要具有身体素质,即要有健康的体魄、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为学校教育指明了方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中指出“要积极发展城乡体育活动。努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重点抓好学校体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