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科技创新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然而,科技创新平台在应对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提高价值创造能力的同时,其价值创造过程仍处于“黑箱”状态,严重制约其发展。本文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从“感知需求-获取机会-重构配置资源”三个阶段构建科技创新平台价值创造过程的分析框架,对4类科技创新平台的价值创造过程进行研究,探究其中的作用因素和价值创造的路径。研究发现:科技创新平台价值实现的路径因平台属性的不同而异,且其价值创造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受多种微观因素的影响,通过提升多种微观基础,可实现平台的创新和服务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基于整合和互动角度对科研院所的价值创造进行双维度分析,运用PP-SFA方法测度了中国科学院12所分院的价值创造效率,分析了影响科研院所价值创造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2009-2014年中国科学院整体的价值创造效率偏低,效率均值为0.58,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价值创造产出与人力和资金投入同步增长,各地区的价值创造效率差距明显;科院院所的价值创造与应用导向和跨学科研究具有正相关关系,资金来源结构对科研院所的价值创造效率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将价值创造和生命周期理论相结合,从动态的角度探究了产业价值创造能力随产业生命周期的演化而迁移的机理,并以汽车产业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产业价值创造能力是各种能力的动态组合,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产业价值创造能力的大小不同;支撑产业价值创造能力各因素的主导地位交互更替;随着生命周期的演化,产业价值创造能力会突破"静态优势刚性",发生动态迁移。一般来说,迁移后产业价值创造能力的支撑因素会成为此次迁移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4.
葛京 《软科学》2008,22(2):119-122
从企业能力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企业之间能力异质性导致的对进入模式决策的影响,以及内部化可能产生的超出成本节约的价值创造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企业在海外市场有效转移隐性知识需要的基本条件,并从面向知识与能力获取的方案选择的视角,分析了能力因素对合作决策的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5.
如何提升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价值专利产出量,成为有效应对国际知识产权贸易战、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问题。基于竞争优势整合论和权变理论,探索了企业专利能力与专利战略的匹配对专利价值的影响机理;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多元层次回归分析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单维度专利能力与不同专利战略的匹配对专利价值有差异性影响,其中:专利创造能力对三类专利战略企业的专利价值均有显著影响,专利保护能力对市场扩张型与资产转化型企业的专利价值有显著影响,专利运用能力对资产转化型和技术自控型企业的专利价值有显著影响。多维度专利能力与不同专利战略的匹配对专利价值有差异性影响,其中:市场扩张型专利战略匹配专利创造能力和专利保护能力,资产转化型专利战略匹配专利创造能力、专利保护能力和专利运用能力,技术自主型专利战略匹配专利创造能力和专利运用能力。基于实证结果,针对实施不同专利战略的企业提供专利能力提升差异化策略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通过对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价值协同创造影响机理进行研究,识别出关键影响因素,对商务网站价值增加、顾客满意度提高以及整个生态链的价值增值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同时丰富其理论体系。[方法/过程]构建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价值协同创造的过程模型,并据此建立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利用专家打分法收集原始数据,运用模糊集理论-DEMATEL法对各项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最终识别出顾客满意度等8项因素作为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关键影响因素。从3个角度提出促进以及优化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价值协同创造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组织知识创造能力分析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小梅  白利娟  袁薇 《软科学》2006,20(6):19-21,26
论述了知识创造的不同类型和方法,在研究知识创造的SEC I模型以及流程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组织知识创造能力的因素,建立了组织知识创造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对我国国营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中组织知识创造能力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8.
并购企业知识资本协同及其价值创造潜能的三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俊华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2):144-147,143
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公司通过并购来荻取技术、人才等知识资本。但是实践中超过50%的并购失败率说明,知识资本协同的实现和价值创造并不容易。本文建立了知识资本、企业能力、企业行为3个维度的研究框架,剖析了影响并购双方知识资本协同和价值创造潜能的20个因素,并且对这些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9.
动态能力视角下创新型企业联盟管理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薛捷  张振刚 《科研管理》2017,38(1):81-90
联盟管理能力是动态能力的一种特殊形式,基于形成动态能力的不同组织惯例和常规,企业联盟管理能力在理论上包括组织间协调、联盟组合协调、组织间学习、组织感知和联盟组织变革五个要素。通过对珠三角313家创新型企业的调查研究,采用高阶因子分析检验了这一结构的合理性,同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探讨了联盟管理能力在联盟发展、联盟经验和联盟组织结构对联盟价值创造产生影响时的中介作用。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联盟管理能力对于联盟价值创造具有正向的影响,联盟管理能力在联盟发展对联盟价值创造的影响中具有部分的中介效应,在联盟经验和联盟组织结构对于联盟价值创造的影响中具有完全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0.
陈菊红  赵娜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2):243-246
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已成为现代竞争的一种重要形式,供应链必须以价值创造最大化为目标来争取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本文分析了供应链价值的定义及其内容和特征,结合价值创造理论提出了供应链价值创造过程模型,并对该模型中驱动因素的影响和价值创造过程的各阶段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1.
共享价值创造是企业推进国家共同富裕战略实现的核心方式,会受到政府治理行为变革的影响。然而,政府数字社会创新作为政府治理行为变革新形态,其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企业共享价值创造仍有待深入论证。基于交易成本理论,构建了政府数字社会创新和企业共享价值创造的理论联系。借助我国各地陆续引入城市大脑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研究发现,政府数字社会创新能促进企业共享价值创造,而且以城市大脑服务广度和应用清晰度为代表的政府数字社会创新水平越高,企业共享价值创造表现越好。机制检验发现,企业管理者战略领导力视角下的管理者能力和政治关联分别正向调节和负向调节政府数字社会创新和企业共享价值创造的关系。研究发现补充了企业共享价值创造的政府治理行为变革驱动因素研究,为政府数字社会创新对企业共享价值创造的影响及边界条件议题提供了有力回应和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2.
顾客价值的创造潜力根源在于企业所拥有的能力.越来越多的管理实践表明,供应商的能力是衡量其将来价值创造潜力的关键因素,是产业顾客选择供应商的主要指标.本文将顾客价值与企业能力进行有机结合,分别从顾客和供应商的角度探讨了能力对顾客价值的作用,阐述了不同价值类型生产的特点以及所需的能力类型.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所获得的有关企业能力与不同价值类型的匹配框架对供应商如何利用能力为顾客创造价值以及对产业顾客如何从能力的角度评估供应商的价值创造潜力提供了具体的思路和工具.  相似文献   

13.
以2007—2019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并行多重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无形资产对债务融资的影响。结果表明,持有无形资产有助于高新技术企业获取债务融资,抵押价值是债务融资能力形成的核心原因,税盾效应负向影响债务融资水平,无形资产价值创造能力未能发挥债务融资支持作用;国有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的债务融资能力主要来源于抵押价值,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则来源于价值创造能力;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债务融资能力来源于技术类无形资产的价值创造能力、其他类无形资产的抵押价值,非高新技术企业则来源于使用权类无形资产的价值创造能力与抵押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盛亚  刘越  施宇 《科技管理研究》2022,(16):132-145
探索揭示科技创新平台价值创造过程的“黑箱”。基于动态能力理论,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下属中国科学院磁性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动力锂电池工程实验室、宁波新材料初创产业园、公共技术中心为案例,从感知需求、获取机会、重构配置资源3个阶段构建科技创新平台价值创造过程的分析框架,探究各类科技创新平台价值创造过程的作用因素和路径。研究发现:科技创新平台的价值实现路径因平台属性的不同而异,其价值创造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受多种微观因素的影响,通过改善多种微观条件可实现平台的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具体而言,强创新属性平台需经历感知创新需求、捕获创新机会、重构配置创新资源3个阶段,强交易属性平台则需经历感知服务需求、捕获服务机会、重构配置服务等环节。  相似文献   

15.
企业价值共创体系是现代企业为适应超竞争环境而建立的价值创造复杂巨系统。本文基于超网络理论,构建了具有两层四网结构的企业价值共创体系结构模型,并分析了网络层级间的关系,体系的影响因素和演化涌现过程,建立了企业价值共创体系能力演化涌现模型。最后,通过模拟仿真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并提出了企业价值共创体系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重要性凸现。人力资本对企业财富创造的贡献越来越大,要求计量人力资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是确认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既然人是会创造出新的价值,单单以人力资本的工资来反映其价值是不合理的。本文提出了能力经济增加值(EVA进行改造,剔除掉行业的因素得出的)的概念,并确定了人力资本对能力经济增加值贡献比率,以此来对人力资本进行计量。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的货币性计量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人力资源价值什么是人力资源价值?人力资源价值是作为人力资源载体的人所具有的潜在的创造性的劳动能力,这种能力的外在表现就是人在劳动中新创造的价值。人的这种潜在的创造能力能够创造出可以计量的外在的价值。因此,可以通过对这种已经实现的或可能实现的外在价值来表现其内在的价值。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应当反映人力资源的完全价值,即反映包括补偿价值和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在内的整个人力资源价值。如果只反映能够补偿价值或只反映剩余价值,都会造成人力资源价值的低估,还会影响到人力资源信息使用者决策活动的有效进行。人力资源价值还可…  相似文献   

18.
价值链模式下的公司价值创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价值最大化已成为公司普遍接受的理财目标假设,价值链模式下研究公司价值创造有着现实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价值链模式下的公司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包括:价值链所创造的最大化的顾客价值,公司整体价值链创造价值的核心能力,价值链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关系,公司价值链独特性。价值链模式下的价值创造,无论是竞争理念的升华,还是创造公司价值的深度和广度,都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和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知识创造能力、知识获取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环境与管理、创新的经济效益等因素对科技创新能力影响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科技管理机制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20.
李鹏 《中国科技信息》2009,(23):162-163,169
21世纪智力资本成为企业并购的重要动机,并购后智力资本的整合效果是并购成败的决定因素。但是,由于智力资本的无形性和复杂性,使得智力资本的整合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瓶颈。本文将从企业组织、智力资本、企业能力和并购过程这四个维度对并购企业智力资本整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