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业问题是江西省现阶段面临的主要宏观经济问题之一,而三大产业是一个国家就业的根本,所以对三大产业结构的研究有助于解决人民的就业问题。本文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了江西省三大产业结构和就业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江西省农业已成为劳动力净流出的产业,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能有效促进就业,但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远远高于第二产业,说明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对就业增长的带动力最强,已成为增加就业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2.
采用双对数线性模型,分析了甘肃省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通过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得出,未来就业空间最大的是第二产业,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就业空间最小,并且第一产业存在着大量富余的劳动力需要转移;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系数表明,甘肃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性较差,这样的产业结构不能为就业结构提供充裕的就业空间,相应的劳动力就业也不能充分发挥其作为生产要素增加产值和优化结构的功能。最后,分析结论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国转移的加快,中国已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一个大工厂。世界产业转移和青岛市这几年的工业结构调整,使青岛工业正处于新一轮高速增长期,特别是制造业已全面进入结构优化和产业提升综合带动阶段。青岛市坚持把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相结合,以发展第三产业、非公有经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扩大就业的主攻方向,以开拓商贸、餐饮、旅游等传统服务业和物流、咨询、连锁经营等新兴服务业为主要领域,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调整中,较好的实现劳动力产业、行业间的转移,走出了一条经济快速增长与扩大就业良性循环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产业结构偏离度指标分析得出:抚州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展不协调,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有待转出;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潜力较大;第三产业存在着过剩的劳动力,劳动生产率较低,产业内劳动力有面临着向其他产业转移的压力。进而提出优化工业内部结构,拓宽就业主渠道;优先发展第三产业中前向、后向关联效应大,对就业带动效应较大的行业;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扩大第一产业内部就业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建立江苏省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产值与就业人数之间的回归模型,探讨了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对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第三产业有较高的就业增长弹性,交通运输业和批发零售业的发展能有效促进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增加。建议以巩固发展交通运输业和批发零售业为基础,全面发展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6.
吕月英 《未来与发展》2011,(12):107-109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关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本文通过山西省第三产业发展及就业增长的有关数据,对山西省第三产业发展对就业增长的影响做实证分析,以期能为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就业增长提供证明。  相似文献   

7.
李从容  段兴民 《预测》2005,24(3):44-48
本文通过对陕西省分阶段和分行业就业弹性变化趋势及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关性以及偏离度的实证分析,提出解决陕西省就业问题的思路是实施就业导向的经济增长战略。通过发展第二产业促进"蓝领就业";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完善社区就业体系;通过工业化加快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施以积极的就业政策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  相似文献   

8.
非正规就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势,其不仅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改善我国产业结构、促进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鉴于当前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障碍,政府在制订和执行政策的时候,应鼓励和扶持非正规就业的发展,并加以适当、适度的规范,最终通过非正规就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带动和促进我国第三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配第一克拉克定理为理论基础,依据国家三次产业划分标准,定性分析了我国农村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以来劳动力就业状况.然后引入偏差系数,进一步定量深入探究了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中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差情况.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为新时期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就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指导方向,提出"增加农村第一产业投入,稳定农村第一产业发展;提高农村第二产业技能,调整农村第二产业发展;优化农村第三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5年孝感市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分析: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大;第三产业投资规模继续扩大;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创造的就业空间进一步扩大。但第三产业存在着投资力度不大、内部结构不优化、吸纳就业的作用不明显等问题。论述了要优化孝感市第三产业发展,就必须采取加快发展第二产业、加大第三产业投资力度,加速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等政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第三产业周期稳定效应与就业吸纳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协整理论和HP滤波等计量经济方法研究了我国第三产业消费支出和产值增长对经济增长的稳定效应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第三产业消费支出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经济波动程度;第三产业产值增长相对比较平稳,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第二产业的剧烈波动对总体经济的影响;第三产业具有相对较高的就业增长弹性,但由于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间"异质性"特征突出,所以其就业吸纳弹性差异较大.其中,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社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的发展对于行业内部的就业增长具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技术进步对就业既有正效应又有负效应。山东省的具体协整分析显示技术进步对全行业就业总量在短期中有负影响,但在长期中通过误差项的修正对就业总量有正影响关系。对第二、第三产业则在长期中有负影响,在短期中二者没有动态调整关系。山东省工业化进程需要不断地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不能由于国外的先进技术的适用条件与本地资源禀赋条件有一定的差异就排斥,实证显示在长期中随着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的转移的影响全行业的就业量将会增加。同时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时要注重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3.
加入WTO对重庆劳动就业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仲常  谢曼  刘彦 《软科学》2002,16(3):25-27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必将对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产生巨大影响,由此带来各行业劳动就业的变动,具体表现为第一产业要释放和转移大量剩余劳动力;第二产业中有国际竞争力行业会吸纳一些劳动力,而一些夕阳产业则要大量裁员;第三产业总体上说发展潜力巨大,被视为吸纳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就业效应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中国科技论坛》2008,(3):52-54,5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密集服务业的研究日益深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特点决定了其本身吸纳就业的能力要低于其他服务业,然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能够通过对其他行业提供知识密集性的服务产品带动其他行业的生产,从而扩大其他行业的就业规模,间接解决众多劳动力人口的就业问题。本文试对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就业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进行测度研究。  相似文献   

15.
结合对重庆长安汽车集团公司的调研,探讨了科技进步对企业员工就业的效应.科技进步能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从根本上促进企业生产的发展,扩大劳动就业总量,井提升劳动者素质,对企业员工就业存在较强的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16.
结合对重庆长安汽车集团公司的调研,探讨了科技进步对企业员工就业的效应。科技进步能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从根本上促进企业生产的发展,扩大劳动就业总量,并提升劳动者素质,对企业员工就业存在较强的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产业结构变动与失业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虹  姜莹 《预测》2010,29(6)
本文利用中国1978~2008年30个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反映产业结构变动的斯托可夫指数探讨上海产业结构变动对失业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的30年中,虽然上海第二产业比第三产业更能对就业提供有利的带动作用,但上海市第三产业在全行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未来能为劳动力就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要有的放矢地发展和改善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产业结构,使之发挥更大的社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总量由1978年的69.05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2 814.59亿元,年度平均增速达到10.4%。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2014年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与此同时,三大需求的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通过分析产业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变化对云南经济增长进行初步的量化分析,了解经济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对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的趋势进行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19.
现代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凯 《今日科苑》2007,(24):133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的重要性逐渐下降,第三产业——服务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迅速发展的第三产业改变了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这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与我国教育体制、就业观念滞后.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就业机制不健全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大学生入学抓起并贯穿大学生活的整个过程,并构建了政府、企事业单位、学校,学生齐抓共管的良性互动的就业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