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命的涅槃     
泰戈尔说:"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长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我说:"生命是一株傲立冰天雪地的腊梅,只有经历了风雪的洗礼,才会释放馥郁浓香。" 路遥--一个用生命写作的作家,用纯粹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正寒冬里,树木萧瑟、百花凋零,但有一种花却凌霜盛开,那就是梅花。青岛市老年大学学员徐征,宛如一枝雪中腊梅傲雪迎春,让生命之花灿然怒放。徐征在老年大学学习了九年,她说这是她退休后做出的最为正确的选择。在青岛市老年大学,徐征选择了国画,在这里她没有退休的失落,却感觉生活进入了另一片自由的天地。她跟单继宏老师学了6年,跟杨海君老师学了3年,她说:"两  相似文献   

3.
腊梅     
我家院子的南墙角长了许多植物,有腊梅、石榴、桂花等。我最喜欢腊梅,因为它与竹、松一起被人们称为"岁寒三友"。腊梅的叶子在秋风中慢慢凋谢,棕色的枝条上孕育出了一个个小蓓蕾。当寒冬来临时,一个个小蓓蕾在寒风中尽情怒放。腊梅虽不像牡丹那样富贵,不像荷花那样清高,但却有一种坚韧的品格。腊梅花的颜色很显眼。金黄色的花瓣围绕着一簇淡黄色的花蕊,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冬天,大地白茫茫一片,腊  相似文献   

4.
腊梅飘香     
院子里有一株腊梅。于是年年腊月,腊梅飘香。懂事以来,记忆中每年的冬季,都是在腊梅清雅恬淡的香气的伴随下度过的。坐在树下,每每会有几朵嫩黄的花承受不住风的邀请,翩翩地飘落下来,在我的肩上栖息。我把它们托起在掌心:娇怯透明的花瓣微微颤动,仿佛就要飞起———那样灵动,那样可爱,好像是有生命的精灵———不,它们分明就是有生命的精灵。“那么,它们一定有自己的语言了。”我这样想,也一直这么认为。于是每年腊梅飘香时,我都试图解读花语:无数次,我将落花拾起,贴近心口;无数次,我俯耳上前,紧靠缀满花骨朵儿的枝条……但是腊梅始终以无言…  相似文献   

5.
"文本解读个性化"已经成为新课程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命题,自然也成了课堂教学的生命化追求,作为理应坚守的一种观念,理应秉持的一种策略,理应追寻的一种境界,"文本解读个性化"教学基于生命、始于生命,但更重要的是为了生命、发展生命、润泽生命,放眼"文本解读个性化"的理想课堂,它必将是师生生命自由、惬意、盎然生长的沃野,师生将在这里智慧相长、情趣共享、发展双赢.然而,关注现实,我们总能在"文本解读个性化"课堂上听到不和谐的声音,看到不和谐的细节,感受到不和谐的氛围.  相似文献   

6.
人生之旅恰如梅花。一朵梅花的“风韵和幽香”是要经历“寒”的磨砺与铸炼的,是要经过痛苦的“炼狱”过程的!当代著名作家赵丽宏老师的《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就是一篇借腊梅吟咏人生、启迪人生、感悟生命意义的佳作。开篇,作者以南方朋友的感受为切入点,引出了自己案头的几株  相似文献   

7.
齐月忠 《生活教育》2011,(23):29-31
教育应从生活出发,且以生活的向上改善为旨归。这里的生活,既包含"活着"的意义,也含有"生长"的意义。前者求生命之延续,后者求生命之开大。教育的起点、过程、目标,皆以生活为中心,教育与生活理应须臾不可分离。  相似文献   

8.
(一) 读两篇<腊梅>,完成1~6题 腊梅 季求林 人世间,需要泥土的生命太多. 它知趣地站立在小院的墙角里,根弯曲着,仿佛能消化石头似的,深深抓住脚下的砖瓦片.  相似文献   

9.
用"生长"来描绘课堂愿景,意图从一种全新的角度探究开放理念下的课堂文化,表达了对生命课堂的美好向往。"生长课堂"必然是生本课堂、生成课堂、生态课堂和生命课堂,积极关注知识生长、教学生长和学生生长。  相似文献   

10.
冬日赏梅     
腊梅,一脚踩着冬,一脚踏着春,面向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腊梅,一身正气,一份执著,一丝幽香,一片玉洁,给人们带来几多温馨,几多缠绵。人们爱梅赏梅,或羡其姿,誉她"银装素裹睡美人";或喜其态,称她"映雪梅花分外娇";或慕其香,颂她"暗香浮动月黄昏",或敬其品,赞她"傲骨梅无仰面花"。腊梅与兰竹菊有四君子之盛名,与松竹有岁寒三友之佳号,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象征,是文人墨客吟咏书画不可或缺的"模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校致力于”生命化校园”的营造,着力将校园打造成一个绿意盎然的生命树林。在校园里,每一棵树、每一朵花都被赋予不童话的色彩;在校园里,每一儿童的生命都获得了诗意的生长……生命的健康、生命的蓬勃、生命的发展在这里得到了最丰富的诠释。  相似文献   

12.
正此画以细腻的笔法描绘交叠生长的柏稍与腊梅,梅枝上一对山雀相视而鸣,白梅点缀其间,春意微露。山雀的眼睛以生漆点绘,神采奕奕。这是赵佶擅长的点睛之法。画面右下角题"天下一人",其上钤"御书"葫芦形印。左下角钤清代鉴定家"于腾私印"。  相似文献   

13.
秋日窗语     
有人说,秋天是萧瑟的.树叶挣扎了一生,最终还是耗尽生命从树枝上颤抖着坠下,就似那腊梅"零落成泥碾作尘",连香味都没有留下,只有那被风 一吹便散的断肢残骸.  相似文献   

14.
1970年的冬季,一个不畏严寒的小生命诞生了。恰逢爷爷养的一盆腊梅含苞吐蕊,蓄势待开。"就叫‘梅儿’吧,不管她的人生遇到怎样的沟坎,都希望她能像这腊梅一样,有骨气,不畏任何困难。"这个乳名叫"梅儿"的孩子,她的人生之路真的像她出生时家里养的那盆腊梅花一般,顶风傲雪,吐露芬芳。  相似文献   

15.
这篇文章从题目来看是一篇咏物散文,写的是一年冬天上海西郊一所医院的院子里一枝腊梅盛开了,给住院病人带来了莫大的喜悦。作者恰好是住院病人中的一员,记录了围绕腊梅发生的动人故事。咏腊梅是这篇文章中的明线,其实文章中还巧妙地穿插了一条暗线,那就是赞美护士的美好的心灵。腊梅的美和护士的心灵美交相辉映,构成了这篇文章的情思内核。作者对明线采用详写,用细致入微的工笔描绘腊梅树的枝干形状、花朵乃至每一片花瓣的色彩、质地、在不同光线和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姿态及其沁人肺腑的清香。这株腊梅成为全院病人关注的焦点,为沉闷的住院生…  相似文献   

16.
雾霾锁城,往日刺眼的阳光却无法穿过那黯然的浓雾。街角偶遇卖腊梅的小贩,满载着一车腊梅,香气四溢。在这一片浓雾中还有这样一片"绿洲"存在,让我备感温暖,回想起了奶奶家的腊梅……奶奶家住老街,后院里,种着一株腊梅。到了夏天,腊梅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邻居们常常手拿蒲扇,抬个小板凳,沏碗茶,去奶奶家的后院纳凉,这株树不断地被人们称道。  相似文献   

17.
非洲纳米比亚沙漠的南部,几乎永远不下雨,并且酷热难耐。干旱、酷热的环境,让生命望而却步。这里几乎成了生命的禁区,很多植物无法生存。但是,这里却生长着一种被当地人称为箭袋树的植物。水是生命之源。在终年干旱、酷热的沙漠里,箭袋树几乎得不到水分的补充,要生存,就要用许多办法来贮存水分,尽量减少水分的蒸发。它们把水分涵养在肥  相似文献   

18.
考验     
经过熊熊烈火的考验,凤凰在涅禁中重生,造就了生命的永恒;经过三九严寒的考验,腊梅在寒冬里怒放,彰示着生命的辉煌;经过狂风暴雨的考验,苍松在绝壁间耸立,谱写了生命的诗章……  相似文献   

19.
“文本解读个性化”已经成为新课程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命题.自然也成了课堂教学的生命化追求。作为理应坚守的一种观念.理应秉持的一种策略.理应追寻的一种境界.“文本解读个性化”教学基于生命、始于生命.但更重要的是为了生命、发展生命、润泽生命。放眼“文本解读个性化”的理想课堂,它必将是师生生命自由、惬意、盎然生长的沃野.师生将在这里智慧相长。  相似文献   

20.
"生命·实践"教育学是当代中国教育学最具影响力的教育理论之一,其理论生命意志、冲动绵延在存活、调控、生长、繁殖机制之中,共同支撑着"生命·实践"教育学的主动健康成长。教育理论生命的存活机制不断地吸收有益于其生长、发育的因素,同时也在"换"掉各种不利于其生长的因素,调控机制通过内、外协同运作,调控教育理论生命的"序态";由"生长素"维持的生长机制,促使教育理论生命在创生的同时不断强健;繁殖遗传机制虽隐而未现,却是为"生命·实践"教育学生命成长而努力的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