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创新人才:从文化的视角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肩负培养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创新人才的神圣使命和职责。因而,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热点和重大研究课题。笔者着重从学术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视角,对大学培养创新人才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高等教育枢纽包括学生枢纽、高技能人才枢纽和知识创新枢纽三个层次.新加坡通过制定外来人才与创新创业政策、全球校园计划、生物医学科学计划、卓越研究与科技企业校园计划以及与著名大学合作组建大学联盟等举措推动高等教育枢纽建设.与此同时,新加坡在建设亚洲高等教育枢纽进程中,面临着国际学生招生数量不断萎缩、国内民众的反移民情绪不断高涨以及如何处理国家高度干预与学术自由、基础研究与科研成果商业化的关系等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已成为推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力量之一。本文借助国际关系理论视角浅析高等教育国际合作,认为霸权国的意愿、国际机制、共有的文化观念不同程度地推动国际合作的实现。研究的意义在于用国际关系理论指导我国更好地参与国际合作,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制定面向全球发展的高等教育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4.
由台湾朝阳科技大学举办的第11届海峡两岸(粤台)高等教育论坛围绕"创新创业教育"主题,设立了五个子题,分别为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构建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和途径、产学研合作共建应用型/创业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师资培育问题。粤台两地高等教育专家展开了充分而热烈的研讨,或从理论的角度,或从实践的角度,或理论联系实践,发表了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助力于两岸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美国高等教育创新机制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和源泉,而高等教育又是培养创新人才和生产创新成果的重要场所。美国通过在国家层面修订专利制度、制定企业反腐败法和塑造美国梦文化,在学校层面对目标、理念、制度和机构进行定位和设置,在课程层面对通识教育、领导力教育、创业教育和服务学习进行变革和改造,形成了有利于高等教育创新的机制,对高校创新成果的生产和创造型人才的培养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美国大学的创新教育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当代高等教育是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并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的成功范例。鼓励质疑,强调自主学习,实施综合的人才评价和选拔机制和强调教师与学生的科学研究是其教育的特点。我们应转变社会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改变相对单一的人才评价和选拔机制和教师通过科研引领学生创新,提高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并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的实效。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学能不能培养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长期以来这一深刻命题困扰着我国高等教育界。因此,应当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视角来探讨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问题,并且将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分为外层、中间和核心三个层次。在当前我国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较为松散的环境下,又需要从合作驱动机制、合作选择机制、联合导师机制、多元交流机制等方面构建创新人才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机制,完善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建设体系,从而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产学研合作模式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大学能不能培养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长期以来这一深刻命题困扰着我国高等教育界。因此,应当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视角来探讨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问题,并且将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分为外层、中间和核心三个层次。在当前我国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较为松散的环境下,又需要从合作驱动机制、合作选择机制、联合导师机制、多元交流机制等方面构建创新人才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机制,完善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建设体系,从而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为了服务于知识文化和政治经济等多个目的,高等学校在知识普遍性的内在动力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外在动力的推动下,其内部国际性特质通过各要素的活动显现出来的过程。高等教育国际化不等于全球化,更不是高等教育"全盘西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的作用。转变观念、建立机制、进入过程和改善条件是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学能不能培养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长期以来这一深刻命题困扰着我国高等教育界。因此,应当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视角来探讨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问题,并且将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分为外层、中间和核心三个层次。在当前我国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较为松散的环境下,又需要从合作驱动机制、合作选择机制、联合导师机制、多元交流机制等方面构建创新人才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机制,完善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建设体系,从而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自2010年提出"双创"教育后,为了增强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经济转型和深化改革,于2014年开始又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工作部署。在以上国家发展战略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如何通过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越来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2.
协同创新已成为多学科融合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全面推进教育协同创新不仅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传统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高等教育机构需要树立协同创新意识,整合多主体教育资源,培养社会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3.
《神州学人》2012,(10):42-45
国家2012"千人计划"太湖峰会召开据"新华网"消息,日前,以"创新推动中国转型发展"为主题的2012"千人计划"太湖峰会在无锡举行。本次峰会以集聚高端人才、展示创新成果、洽商科技项目、成就创业梦想为目标,旨在搭建包括"千人计划"专家在内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创投公司以及各类开发区等沟通、展示及合作平台,受到高度关注。会议希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坚持围绕国家需求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增强团队精神合力推进科技攻关,努力成为中国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知识和高等教育逐步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占据中心地位,大学社会责任的理念与实践构想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全球大学创新联盟发布的2007年世界高等教育年度报告中特别突出了"大学社会责任",认为其核心是满足质量标准,在对人才的培养活动中体现公共意识,并强化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核心价值观。2009年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将"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作为重要议题。2011年大学校长全球峰会达成"清华共识",阐述了未来  相似文献   

15.
面对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外部环境,为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提高在未来国际社会中的竞争力,我国适时地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与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高等教育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与创新文化的引领中心,无疑被赋予了责无旁贷的  相似文献   

16.
略论高等教育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是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本从高等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视角,对高校在教育观念,管理机制,教学方法以及教师创新能力等层面如何培养高素质创造型人才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7.
国际大学协会2003年发表了一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践和优先战略>调查报告.该报告从比较的视角研究和分析了其他国家和大学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践经验、优先战略、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等,对于我国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高等教育创新体系是支撑、推动并引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引擎。面向2030年的高等教育须主动迎接全球科技革命的挑战,紧跟创新发展的时代步伐,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水平的高等教育创新体系。坚持教育创新政策引领、培养高端创新人才、深化双创教育改革、完善教育创新机制保障及推进教育开放创新格局是构建面向2030年高等教育创新体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培养与造就富有创新的人才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个战略举措。高等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因此,高等教育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进行教育创新。只有坚持教育创新,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选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国际大学协会两大与高等教育相关的国际组织作为研究案例,以高等教育与COVID-19相关的研究报告作为分析样本,深度解读COVID-19对高等教育的教学、研究、公平和包容、国际交流、行政管理方面的影响,总结高等教育机构在危机不同时期的应对策略。最后提出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变革的主要方向,即以可持续发展视角观照高等教育发展,以更系统的眼光统筹高等教育治理,以数字化转型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以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维护全球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