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千树同志:您好!近读《档案管理》2005年扩版后的第1、2期,欣然发现《档案管理》又有了新的进步,(千树:谢谢陈老师的鼓励。)用一句时髦话说,就是与时俱进。(千树:办刊物如逆水行舟,稍有不慎和松懈,不仅是不进则退的问题,而且有可能翻船。)特致函祝贺!我特别欣赏贵刊的封面、封底  相似文献   

2.
《档案管理》杂志社及蔡总编:我对《档案管理》的一点感觉,一直想对你们说,但又觉得这只是我自己的感觉,说不说都行。(蔡:还是说了好嘛)。俗话说“众口难调”。(蔡:难调也要调,干的就是这活。)但是,今天我看到了最新一期杂志,封三上有“有奖提问”,我为杂志社为办好杂志的良苦用心感动,感动又一次触发了“感觉”。我对改版后的杂志,总体感觉是:办得不错,信息量大。编辑人员为了增大信息量,把正文的字体尽可能压缩,压缩到了老同志看书戴老花镜都费劲的程度。年轻的同志看杂志也不省眼,总觉得密密麻麻。索性,不少文章只看看大标题、小标题了事…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新闻通讯》是本价廉物美的杂志。过去有句俗话,说什么便宜无好货。我看此话不一定完全正确。开始我在订阅《新闻通讯》时就抱有这个心理。那知看完一至七期后,我就被那短小精悍的文章吸引住了……  相似文献   

4.
我的编辑生涯是从《中学生》杂志开始的。抗战胜利后,我刚进杂志社,主持编辑工作的傅彬然先生就谆谆教导我说:“要时时刻刻想到读者,想到杂志是办给中学生看的,发表的文章要符合中学生的水平和实际需要。”三句话讲的都是读者对象。我当时以为这是不成问题的。因为早在三十年代初期上中学时,我就爱看《中学生》杂志,自信对中学生读者还是有所了解的。经过一段实践之后,才逐渐体会傅先生这几句话中的深意。任何一个杂志都有自己的读者对象。杂  相似文献   

5.
千树、健敏二位总编:离开河南不知不觉已有几十年,对河南档案界同仁执着、勤奋、进取的精神风貌却仍记忆犹新。十多年来,无论在何处见到来自河南的同仁,都会油然产生一种亲切感。(千树:2002年我去深圳深有体会。)非常希望河南的新、老朋友来深圳观光、交流。今年以来我接连收到4期新版《档案管理》,读后颇有感慨。对于《档案管理》刊物,我算是个老读者了,在河南工作期间我是每期必读,(千树:国庆局长的认真劲在同行中是出了名了。)且在贵刊发表了19篇文章,对贵刊是有感情的。这里我想从一个档案领域实际工作者的角度,谈一点感受,两点建议,供…  相似文献   

6.
飞鸿二笺     
亚民、子平同志: 你们好! 没有想到你们会在《中国编辑》杂志上联合署名发表题为《孩子·牌子·台子》的文章。我仔细拜读了大作,很高兴你们作为杂志主编和执行主编的郑重其事的表态。我深切地感觉到了你们对杂志的一片真诚。我为杂志的读者和作者庆幸。 我不仅赞成你们的观点,而且欣赏你们的文采。我的这封信是对你们的文章的共鸣和延伸。正如你们的文章实际上已经提到的,杂志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编辑这个中心,或者说离不开编辑、编辑学、编辑活动这个中心。比  相似文献   

7.
陈丽 《编辑学报》2015,27(1):101-102
记得初为编辑时,首先学习的就是辨别错别字、使用校对符号等看似琐碎的问题.当时深不以为然,难道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作者和编辑也会犯这类错误?难道发稿后的文章还会有这种问题?带着这些疑问,夹杂诸多困惑,在努力和彷徨中匆匆开始了我的编辑生涯.  相似文献   

8.
周奇 《出版史料》2006,(4):61-65,66-70
1981年10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党组交给我一项任务:主持创办《青年文摘》杂志。到1985年11月调离中国青年出版社,我主编《青年文摘》杂志整整四年。这四年,是我在“中青”三十年编辑生涯中最有意义的四年。“中青”决定创办《青年文摘》,还是1980年的事。那年夏天,时任副总编辑的阙道隆率组到天津调查研究,在青年座谈会上,青年们都希望青年出版社创办一种综合性文摘刊物,把报刊上的好文章集中起来介绍给他们,这样他们就可以花很少的钱、用很少的时间,阅读更多的好文章。调查组带着青年们的建议回到出版社。出版社党组听了调查组的汇报后,决定创…  相似文献   

9.
千树、健敏:你们好!又有好些年未见面了,(千树:20多年了吧。当年的陈老师潇洒自如,现在风采依旧吗?)虽然常能看到你们的刊物,但见字未必如见人呵!(千树:是呵,一定想法拜见您。)《档案管理》每期都能收到,谢谢你们的关心。尤其是当我收到今年第1期时,颇有感触:1郾“快”。是我经  相似文献   

10.
在新闻写作的实践中,我体会到:“比较”,是逐渐提高写作水平的好方法。多年来,我养成一个习惯,每写一篇稿件,都要留下底稿,发表后进行对照,看看编辑是如何修改稿件的。经编辑修改后发表的文章,如同一面镜子,能从中学到许多写作技巧。我主要注意三条:一是看看编辑是怎样重新组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杂志是十分重要的大众宣传工具,对读者影响很大,因此杂志编辑们无不致力于寻觅好稿子,及时了解读者的需要。为此,编辑们常常进行民意测验,并根据其结果组稿。美国的杂志编辑在组织稿件方面是有一些独特作法的。编辑对杂志的编务负完全责任。出现在杂志中的文章该选取哪些题材或主题,都是由编辑和他的助手决定的。在美国,具有较大影响的杂志的编辑被要求具有广泛的联系网,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在一般情况下,都由编辑预先制定稿目计划,然后由他指定合适的作者采访和撰写,并指定摄影记者去拍摄能够说明主题的照片,或者向有关人士征得照片(这就要付出相当的稿酬了)。杂志编辑部的人数总是很有限的,而众多的作家、艺术家、  相似文献   

12.
编辑的基本工作就是删改、加工、润色稿件.给作者的来稿必要时“动手术”.要使编出的文章有独特、独到之处,在社会上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就必须不断提高编辑文章的基本水平.这就要求编辑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注意学习有关编辑业务知识,充分依据广大读者的要求,并结合自己所在传媒的特点.下大力练好这个基本功.结合在《领导工作研究》杂志的实际工作,我体会到要练好精编文章的“十八般武艺”.必须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要有名牌意识,要有自己的代表作我来出版社18年了,感到要当个好编辑是要能抓到重点书、抓出重点书,有高质量的名牌产品,有自己编辑的代表作。我常常想:名作家为什么有名,就是因为他有他的代表作。不光是文学家,艺术家也有艺术代表作;体育名星有体育上的拿手好戏;著名教授有各自的科研专长;所以编辑应该有编辑各自编书的代表作,有名牌产品。我们当编辑的,头脑中要树立这种意识,要把工作重点放到抓重点书、抓高质量的名牌产品上来。  相似文献   

14.
20年前,我从地方史志部门进入媒体界,开始做副刊编辑.多年日积月累,心得有一些,经验教训也不少.我的感受是:要做一个好的编辑真不容易. 我编辑的副刊版面,差不多每期都有一篇主打文章,然后围绕主打文章组织版面.要是其中某一篇主要文章被老总毙掉了,或是删得“惨不忍睹”,那我一定会推倒发稿计划,重新组版.  相似文献   

15.
回音     
正王健:这本杂志上的很多故事我都很喜欢读,每次都爱不释手。希望以后多刊载一些改革开放后艰苦创业的故事;多一些在艰苦岁月、逆境中成长起来的那一代人的文章。程志:我爱读"珍档"栏目,很多文章都披露了珍贵的档案材料,向读者介绍鲜为人知的历史,希望编辑部的同志们继续加油,编辑出更好更丰富的内容,让读者一饱眼福。陈诚:《档案春秋》杂志上的很多文章我都读得非常仔细,也很喜欢。阅读这本杂志对我来说,既是休闲享受、同时也是学习和提高的过程,总能有很多收获。希望杂志能够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16.
有人主张“编辑不改稿”,有人认为“编辑应该改稿”,哪种意见对呢? 人们常说,编辑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的。这话道出了编辑的职责和光荣,即编辑要对作者和读者负责,能任劳任怨,甘当无名英雄。因此,编辑应该改稿,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但我主张多就少改,笔下留情。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文章(包括作者改、编辑改),一是改通,改掉文章中有毛病的地方,使之合乎规范,这是基本要求,二是改好,不违背原意,把文章改得更加精当,好上加好,这是进一步的要求。吕叔湘同志说过:写文章有两个理想,一是谨  相似文献   

17.
如果讲办刊物,那应该是一件很难得到好评的事。(千树:为人作嫁出力不出彩。不愧为资深的总编,上来便挑破窗户纸。)这就好像在一桌宴席上,难有人把拼盘这样的东西算做什么好菜一样。(千树:杂志的“杂”就是拼盘的“拼”,不“拼”不行,“拼”好不易。  相似文献   

18.
由于阅读对象的特殊性,我在从事《初中生之友》杂志的编辑工作中感到,要办好少儿刊物,编辑人员在选题、组稿、审稿等工作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四个字:情“情”是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人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情感,而在少年儿童的心理活动中,情感更是居于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苏涛 《记者摇篮》2012,(9):21-22
巴金在《十月》杂志创刊三周年的时候,写了一篇《致(十月)》的文章,着重谈的是"关于编辑的一些事情",其中的观点很有代表性地反映了巴金的编辑意识,他说:"做编辑工作的时候,我总是从编辑的观点看问题",这里的"编辑的观点"应该是包括编辑工作的全过程和编辑事务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很重要的是对编辑主体的认识,巴金认为":编辑是作家和读者之间的桥梁。"以"桥梁"来比喻,十分形象地揭示了编辑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是巴金最重要的编辑意识。  相似文献   

20.
编辑的眼力     
报刊兴短文,而短文题目的更动与定夺,也颇能显示编辑的功底与眼力。 前几天在西安遇到榆林军分区的政治部主任韩文芝,他说自己入伍后在榆林一直待了30多年。我接住他的话茬:“榆林补浪河乡有个女民兵连,植树防沙有成绩,我曾在《光明日报》上为之写过6千字的报告文学。”韩主任当即回答:“那篇文章发在1994年初,文章题目起得好。”我没吭声,心里却暗自惊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