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韦务村 《教师》2013,(10):34-34
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了解传统经典文化已经成为了学习的必要环节。小学语文教学更应通过开展经典阅读活动来引导学生向正确的道路上迈进。本文以我校(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一小学)经典阅读活动为研究主题,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与研究探索来谈谈如何有效的开展语文经典阅读活动。  相似文献   

2.
一、开发校本课程“回民文化传统教育”的意义我校是全省唯一的回民子弟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我校的办学特色。我校有历史传统,有丰厚的社区民族资源,有回族教师学生,这些都是开发与实施这一校本课程的有效资源。“回民文化传统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仅能使学生了解  相似文献   

3.
我校将民族精神教育与优秀民族艺术的熏陶巧妙结合,把"弘扬民族文化,激发爱国情感"作为校园重点活动的目标,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每个孩子认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体验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在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学习中华民族艺术,用民族艺术滋养每个孩子的心灵,用民族团结凝聚每个孩子、激励每个孩子,使他们逐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潜移默化中使爱国主义教育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一、以民族器乐为龙头,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我校开展的"探究春节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让活动流于形式,立足传统文化的立德树人作用和如何传承传统文化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翁慧俐 《现代教学》2015,(Z1):136-137
了解中华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历史由来和节日文化,和家人一起体验重阳节的节日习俗、饮食文化,能够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我校教师和学生一起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尊敬长辈、关爱老人,懂感恩、讲奉献。【案例】1.活动准备学校准备:整合课程资源,设计重阳节活动课程;开发社区资源,拓宽实践天地;投入活动经费,保障活动开展。家庭准备:采购节日食品,品味饮食文化;安排举家出游,体验节日风俗;关爱身边老人,感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文化润疆为大背景,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调研,通过调研了解中语系在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这门课后,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发生的变化及课程对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产生的影响.了解这门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使这门课程能够在文化润疆的大背景下,更好地发挥作用,真正做到...  相似文献   

7.
李丹 《中国德育》2024,(5):74-7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着丰富的形式和途径。我校立足“科学内涵+人文精神”的宗旨,以STEM项目为学习载体,自主构建出以科学学习为核心的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的项目化学习课程。该课程对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珍视和实践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可亲自参与开发的课程,是学生可经历亲身体验的过程。我们知道,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更值得关注。我校以把学生成长环境作为学习的场所。我们觉得在各类课程资源中,区域文化对学生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把成长的环境作为学习场所,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
传统美术作品中包含很多中国文化的内容,所以美术课程具有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价值。现在使用的小学苏教版教材中,中国文化课程占比为25.2%,但是实际教学效果却不高,主要原因是教学内容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认为各个学校要结合自身情况创建校本课程,充分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有效安排教学进度与活动内容,让小学生真正了解我国美术相关的传统文化,提升爱国情感。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国学经典是我们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宝藏,是一支耀眼的奇葩。当前教育改革的深化,最主要的就是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弘扬国学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之一。它让学生深入了解我们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我校创新创优工作紧紧围绕"诵读国学经典,弘扬民族精神"这个主题,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活动。通过活动,师生受益匪浅,深刻体味到国学经典的智慧和内涵。目前,全校师生诵国学、唱国学、讲国学、演国学的热情高涨,氛围浓厚。我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1.
近来,汉语语言类课程在通识教育的背景下越来越受到重视,顺应这种形势,我校开设了《汉语与传统文化》课程,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日常语言——汉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提升学生的汉语能力,增强对汉语文化内涵的理解力,塑造健全人格,丰富精神世界,使人文性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12.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真正实现立德树人,以文化人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校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寻访‘老’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探索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路径,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真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学生内心,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现在,越来越多的"洋文化"入侵我国进行文化渗透,导致我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被压了下去。面对这种局面,我们教师应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让他们认识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山东省地方课程《传统文化》就能很好地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传承并发展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爱国意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更好地使用地方课程《传统文化》,以更好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4.
国家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把传统文化融入艺术课程中,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于创新.但学校受各种因素影响难以开展音乐活动,学生音乐理念薄弱,合唱技能水平低.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上东学校以"唱家长的歌"班级合唱为创新点,开展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合唱的校本课程实践探索,以主题式构建、分级式管理,传承传统文化与创新音乐课程,推进校本研修...  相似文献   

15.
传统文化美育校本课程是佛山市东平小学基于区域优秀传统文化、学校特色发展方向、教师特长三个维度开发的,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德育品质.以本土传统文化美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支撑点,创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让学生继承和挖掘本土传统文化,推动学校的美育和德育教育改革,开展学校德育特色活动.  相似文献   

16.
教师应把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传统文化渗透存在教师传统文化教育观念知行不一、传统文化教育方式缺少有效性问题。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有:以传统风俗为基础,传递传统文化内涵;发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优化教学方式,提升传统文化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朱倩倩 《江苏教育》2022,(87):30-36+3
高中班主任可以通过创建红色班级,在班级建设中有序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理解、体悟红色文化,将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班级红色文化建设过程中,班主任要注重家庭、学校、社区协同育人,积极探索红色文化班本课程,通过创新传递方式、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与报国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燃梦”奋进。  相似文献   

18.
张南 《中学文科》2007,(9):114-114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生自身和社会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的课程形态。我校在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落后,课程资源方面投入不足。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中,我校侧重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出了以“热爱家乡,感受风土人情”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传统文化、人文环境、民风习俗、农业特产等几方面,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为了让学生在探究威县风土人情的过程中,从物质到精神、从生产到生活、从思想到习俗,更好地感受到家乡文化的魅力,我是这样指导学生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戴宏燕 《考试周刊》2022,(22):31-34
在当前立德树人教育背景下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对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文化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途径。文章以传统节日文化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活动的融合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分析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活动的重要意义以及存在的教学问题,探究实践教学策略,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活动的创新发展和小学生传统节日文化知识的丰富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加强校园科技文化建设对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我校以生为本,以班级文化为载体,研发特色校本课程,以活动为推手,积极打造校园科技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