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为孩子的美好未来和幸福人生奠基,为孩子成长为合格社会公民奠基"。近年来,在这一办学思想指导下,我校围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十九项基础德目中"责任与羞耻"的研究内容,确立了"干干净净每一天"的习惯养成教育主题。学校从学生个人卫生、言行举止和心灵世界三个层面切入,借助"生态体验教育"模式,以班级常规管理为行为跟进策略,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继而树立"对自己负责、对他人与社会负责、对大自然负责"的人生价值观。1".生态体验",自己打开改变之门。要培养一种好习惯,首先应使学生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将"责任心"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强调"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社会责任感、负责任的公民"。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应该从自身科学特点出发,认真钻研教材,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以形成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品格,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青浦区结合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实践和身心年龄特点,在全面实施“两纲”敦育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责任教育”,努力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广泛调研,形成分层教育内容。青浦区组织网上调研,根据调查结果,形成了五方面中小学责任教育的内容,分别是“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和“对社会负责”。并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了分层递进、螺旋式上升的责任教育目标和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4.
责任之于个人,就像鱼之于水、空气之于人类、水之于生命一样重要。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曾说:"有无责任心,将决定生活、家庭、工作、学习成功和失败。"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秉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将责任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层面,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应抱着对教育负责的态度,将责任教育贯穿于音乐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勇担责任的行为,成长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对自然负责的"可以拯救灵魂,让心灵充满纯  相似文献   

5.
责任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以"责任"为核心的政治思想和品德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学生对祖国和民族、对社会和环境、对家庭和邻里、对自己的责任感和负责精神,并外化为忠于祖国、献身社会、关心他人、保护环境、完善自我的责任行为,塑造科学的责任观。那么作为教师,在责任教育中应该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多种多样的社区"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二课的内容,是对第一课社区知识的进一步拓展与延伸.认识社区是认识社会、进行生活的起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从认识身边熟悉的社区开始,逐步了解更多更广泛的区域,发现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认识社区丰富多彩的生活,融入其中,激发他们建设美好社区的愿望.  相似文献   

7.
"责任自愿评估框架"(VFA)是美国第一个服务于社区学院,并由社区学院自愿实施的全国性责任评估计划,其指导原则是:信息必须有价值,容易收集和共享,有利于促进社区学院实现自己的大学使命。VFA指标体系内容包含学生进步及效果指标,劳动力、经济与社区发展指标和学生学习效果指标。对社区学院来说,VFA的使用既带来一定的机遇,也面临一些挑战。  相似文献   

8.
"体验学习的有效性研究"是宜兴市阳羡小学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立项课题,课题批准号为D/2008/02/252。该项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一是建立社会实践平台,开展儿童化、生活化、趣味化、多样化、自主化的体验性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深入社区,自主管理,体验社会责任、道德情感和成长快乐。二是构建体验学习的课堂教学操作样式,有效体验知识形成过程,研究各学科课堂如何根据"体验学习"的教学理念和特点,创设良好的课堂实践体验环境,引导学生亲历知识形成过程,获得知识和情感丰富体验,提高课堂学习的实效性。目前,该课题已进入中期研究阶段,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制了《少年城管》、《养成教育》两套校本课程,十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教育杂志发表,30多篇在省级以上获奖,课题组有12位老师评为市级以上教学骨干,有14位老师在市级赛课获一、二等奖,2位老师获全国课堂教学汇课和课堂实录评比一等奖,2位教师获省课堂实录评比一、二等奖。  相似文献   

9.
<正>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共设四个单元,即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单元"承担社会责任"和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其中,第三单元"承担社会责任"共设两课,即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和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现结合课标要求,对第三单元教学内容加以简略解读。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本课共设两框,即"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和"做负责的人"。第一框: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本框设两目,即"我的角色,我的责任"和"责任你  相似文献   

10.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强调 :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 ,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 ,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和社区的各种活动 ,在实际活动中体验、发现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 ,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应该从学生…  相似文献   

11.
曲文双 《考试周刊》2013,(68):179-179
品德课程是在小学阶段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塑造学生良好品德为核心,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围绕"自我"、"自然"、"社会"三条主线展开,以"家庭"、"学校"、"社区"、"国家"和"世界"不断扩展的领域范围,让学生在生活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并逐步促进品德素养全面发展。体验教学中要关注学生个性化成长,注重学生生活质量的提升,强调体验生活和学生的德性发展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职业院校煤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把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作为教学目标之一,让学生"学会负责、敢于负责".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对社会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3.
《人民教育》2020,(1):F0002-F0002,I0001
四川省泸州外国语学校(泸州一中)始建于1903年,年逾百岁仍葆有活力,始终蓬勃发展,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追寻百年文化精髓,学校以"责任·卓越"为文化主题词,在学校百年发展历程中,"责任"是学校师生突出的文化特点,也是引领泸外人前行的一面精神旗帜。"对学生的成才负责,对教师的成长负责,对社会的未来负责",是学校"责任"文化教育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14.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型的活动课程,教学时必须紧紧围绕"培养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这个总目标,必须突出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学生品德的形成既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因而品德与社会教学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已有的生活进行道德反思,丰富学生的体验、感悟,在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由感知生活经历上升到形成生活经验、生成生活智慧,从而促进有效的学习,实现个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学习内容重新整合。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为学生学习提供具体的情境。对学生的发展大有益处。 一、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感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一年级(上册)教材增加了许多与生活联系的内容,如“分类、位置与顺序、统计”等,这样编排旨在让学生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充分体会数学的价值,并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学习要"联系生活",尊重学生"体验"的理念,然而学生如今的作文大多缺乏生活感悟,行文空洞,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应该予以重视并加以指导,让学生了解,直接体验与间接体验都是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17.
观点跟帖     
《班主任》2012,(5):45-46
正郝明莉:对过失负责是"责任教育"的重点"责任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让学生对自己的过失负责,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让学生为自己的过失负责,首先要清晰了解学生不负责任的行为表现,"家校责任联系制度"能够使教师和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学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责任教育涉及思想引导、行为规范、机制约束等多个方面,提高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大学生的品德养成,引导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乃至走向工作岗位以后,根据个人社会角色和责任能力,认真履行对自身、他人和社会的责任与义务,自觉接受和承担各种任务,模范遵守社会规范,摆正自身位置,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把"做人"与"处事"真正统一起来,做一个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一、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基本内容对大学生来说,责任教育主要包含其行为必须对他人和社会负责,以及对自身已发生的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两个方面。具体包括自我责任教育、家庭责任教育和  相似文献   

19.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在体验、探究活动中学习,体验教育也正是教学活动在理论和实践中的新发展。实施"家庭生活"体验,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实施"校园岗位"体验,学会自我管理的本领;实施"社会生活"体验,感受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价值;实施"大自然"体验,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爱生活的情感;实施"学科间活动"体验,提高学生探究能力,自主合作能力。是实现体验教育的有效途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体验教育,促进了学生的成长,也促进了班级和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彭彩云 《甘肃教育》2014,(10):77-77
正体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的内心感悟。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学时组织学生体验学习应遵循以下原则。一、联系生活——"体验学习"的基础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本着"小课堂、大社会"的教学理念,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各种生活情境,着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