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点亮心灯     
美国的姜·米歇尔是一个10岁的小孩。一天,她到儿童图书馆去借书。当白发苍苍的老图书管理员正为她所借的图书加盖印戳时,小女孩渴望地看着柜台上的新书,惊叹着写书这件事多么伟大,于是,她看着老图书管理员说:“等我长大,我要当作家,我要写书。”图书管理员并没有像其他大人一样叫女孩谦虚点,而是鼓励她:“如果你真的写了书,把它带到我的图书馆来,我会展示它,把它放在柜台上。”10岁的女孩自信地说,她一定能做到。  相似文献   

2.
点亮心灯     
美国的姜·米歇尔是一个10岁的小孩。一天,她到儿童图书馆去借书。当白发苍苍的老图书管理员正为她所借的图书加盖印戳时,小女孩渴望地看着柜台上的新书,惊叹着写书这件事多么伟大。于是,她看着老图书管理员说:“等我长大,我要当作家,我要写书。”图书管理员并没有像其他大人一样叫女孩谦虚点,而是鼓励她:“如果你真的写了书,把它带到我的图书馆来,我会展示它,把它放在柜台上。”10岁的女孩自信地说,她一定能做到。38年过去,经过许多挫折和失败,姜·米歇尔的书终于出版了。但是那位特别的图书管理员已经去世,小图书馆也已扩大建成了大图书馆…  相似文献   

3.
点亮心灯     
美国的姜·米歇尔是一个10岁的小孩.一天,她到儿童图书馆去借书.当白发苍苍的老图书管理员正为她所借的图书加盖印戳时,小女孩渴望地看着柜台上的新书,惊叹着写书这件事多么伟大,于是,她看着老图书管理员说:“等我长大,我要当作家,我要写书.“图书管理员并没有像其他大人一样叫女孩谦虚点,而是鼓励她:“如果你真的写了书,把它带到我的图书馆来,我会展示它,把它放在柜台上.“10岁的女孩自信地说,她一定能做到.……  相似文献   

4.
点亮心灯     
美国的姜·米歇尔是一个10岁的小孩。一天,她到儿童图书馆去借书。当白发苍苍的老图书管理员正为她所借的图书加盖印戳时,小女孩渴望地看着柜台上的新书,惊叹着写书这件事多么伟大。于是,她看着老图书管理员说:“等我长大,我要当作家,我要写书。”图书管理员并没有像其他大人一  相似文献   

5.
点亮心灯     
美国的姜·米歇尔是一个10岁的小孩。一天,她到儿童图书馆去借书。当白发苍苍的老图书管理员正为她所借的图书加盖印戳时,小女孩渴望地看着柜台上的新书,惊叹着写书这件事多么伟大,于是,她看着老图书管理员说:“等我长大,我要当作家,我要写书。”图书管理员并没有像其  相似文献   

6.
那是五十多年前,美国南加州一个小小的城镇中,有一个小女孩,每个礼拜她都会到儿童图书馆来看书。这天,当白发苍苍的图书管理员为这10岁的女孩所借的书盖上日期戳印时,小女孩渴望地看着柜台上“新书专柜”的地方。她为写书这件事一直地惊叹,在书中开创另一个世界是何等地荣耀。  相似文献   

7.
诺言需要坚持很长的时间,而梦想也是。在50年代早期,南加州一个小小的城镇中,一个小女孩抬着一堆书到小小图书馆的柜台。这个小女孩是个小读者。她父母的书满屋子都是,但都不是她想看的。所以她每个礼拜都会到坐落在一排木结构房子中的黄色图书馆浏览。里头的儿童图书馆在一个隐蔽的角落,她就在这个角落里碰运气找她想看的书。当白发苍苍的图书馆员正在为这10岁的小女孩所借的书盖上日期戳印时,小女孩渴望地看着柜台上“新书专柜”的地方。她为写书这件事一再地惊叹,在书中开创另一个世界是何等的荣耀。  相似文献   

8.
贝芙莉·克莱瑞,1916年生于美国的俄勒冈州。贝芙莉自小就受到做图书管理员的母亲的熏陶,喜爱看书。她从很小的时候就立志要写一些关于她的童年趣事以及她身边小朋友的书。贝芙莉曾在华盛顿大学致力于研究儿童图书的管理工作,并在日后成为了一名图书馆的管理员。  相似文献   

9.
时下,无论小学、中学都有图书室(馆).图书流通是学校图书管理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外人看来,图书管理员只要把图书借出去时登记一下,收回来时再登记一下即可,多么简单多么舒服的活儿.可是,要认真负责做好这项工作,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它蕴藏着很多的教育契机,需要我们图书管理员下工夫用心利用.我在担任学校图书管理员时,时刻牢记如何教育人这一原则,在小学生借书还书中见缝插针,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0.
一、谈话我班的小朋友特别爱看书,他们经常三三两两地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看着各种有趣的图书。为了鼓励小朋友和书交朋友,从书中受到更多的教育,我们决定以“图书馆”游戏的形式开展阅读活动。事先,我们进行了一次谈话。教师:小朋友,你们去过图书馆吗?幼儿甲:我和爸爸去过图书馆。幼儿乙:我妈妈单位里有图书馆,我和妈妈去借过书。那儿有很多书,都是大人们看的。幼儿丙:我妈妈是图书馆管理员。有人借书时,我妈妈要在借书人的借书卡上写上书号和借书日期。  相似文献   

11.
写书的是写书的人,读书的是读书的人,这话等于没说。但要做一个真正写书的人和真正读书的人,却不是件容易的事。 幼时读书,对书很崇拜,至于某一天会见到写书的人,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书给了我们道理和知识,书陪伴着我们长大;我们长大了,对书的看法却慢慢改变了。 首先知道了书有好书和坏书,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些书是有些人为了赚钱专门把人朝坏路上引的。如果不是坏书,还可以把它分成若干档次,评论某某书是有档次或无档次的书。 其次是认识了一些写书的人。大学里的教授大多用讲义编成书,又拿书当讲义,书仿佛成了一个过滤器,把前人的学识思想和自己几十年的努力加在一起,滤出的精华就是书。有时候看着一些教授斑白的头发  相似文献   

12.
祖母的秘密     
我那13岁的孙女米歇尔肯定是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情,因为当她来看我和她爷爷时,显得有些焦躁不安、心事重重的样子。我想,13岁对年轻女性的一生来说,这时光是多么不可多得。看到孙女,我往往也想起当年我13岁时的那个样子。午后,我和米歇尔坐在一条长椅上消磨时光。米歇尔穿着她那条已退色的牛仔裤盘腿坐着,不停地梳理她那浓密的深棕色头发。忽然间,米歇尔的脸上显出一阵不安的神色。我不由得留神起来。米歇尔望着我说:“奶奶,恐怕七年级我得留级了。”我的脸顿时红了,怎么,难道当年曾经发生在我身上的不幸又落到了米歇尔身上?当年,我也是在…  相似文献   

13.
女孩的梦     
正在一个小村庄,一个小女孩吃力地抱着几本书,走进图书馆,把书放在了书架上。女孩被陈列在书架上的书籍深深地吸引,她想,能够写出书来是一件多么令人羡慕的事情。自己写的书陈列在图书馆的书架上,这样的人该多么幸福!女孩对鬓角斑白的图书馆职员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以后长大了我也会成为作家,也会写很多书。"职员放下手中的印章,面带微笑,打  相似文献   

14.
我的图书室     
<正>我在《人世间》杂志曾登载过姚颖女士一篇布置书房的文章,凑巧与我的意见相同。在她的文章末尾,写了一篇长论,兹将她的原文略述如下:公共大学图书馆采用分类制,把图书分编成类,固然是好的。但是一个贫穷的学者图书不够,又蹇居于京沪的一个狭里之中,显然是不能如此做法。我的方法是自然的方法。比如,当我坐在书桌前边收到一本寄来的书,我就把它放在桌上。如果在阅读  相似文献   

15.
谢谢你,孩子     
<正>学期马上就要结束了,我们班的图书角从学校图书室借的50本书就要归还了,可图书管理员却告诉我:书只有47本!这是怎么回事?那3本书到哪里去了呢?是图书柜没有及时上锁,还是谁把书借走之后没有登记?尽管我不相信我们班的同学会偷偷地把书拿走,但我又敢断定,书绝不会流失到其他班级!这件事在班里引起了一场风波,但我仍然冷静地思考着、分析着……我和图书管理员把所借书目一一进行了核  相似文献   

16.
来到一家图书馆,高墙般的排排书架。我在它的面前徘徊,书太多了,我不知该借哪一本。一站就是半天,管理员只顾埋头看书,对每一声询问都显得那么的不厌烦,真诚的微笑更是谈不上。我到了另一家图书馆,我拿出准备摘录用的笔记本。身旁来回走着管理员,像个监狱长一样地看着我们,摘录完毕后,我走到门口时,却被拦了下来。管理员指责我要"拿走"书,她的语气是那样的坚定,那样的又冷又硬。带着侮辱我离开了,却留下了那个笔记本。于是,我走向了我心中的那一角……  相似文献   

17.
张老师     
张老师是我们学校的图书管理员,她热爱她的工作,因为她喜欢书。她工作努力并且乐于助人。她对学生很友善,因此学生都很喜欢她。但是,如果你没有按时归还图书馆的书,她  相似文献   

18.
四年级时,赵老师叫我们为自己出一本童话书.全班都惊呆了,因为那时我们都认为写书只是作家的事.不过,赵老师用她那娓娓动听的故事把我们引进了写书的童话世界,同学们兴趣十足,信心满满.年少轻狂的我也觉得,这只是一件简单的事. 我随随便便地写着,轻描淡写地画着,几乎每篇文章及文中的插图都是"一笔带过".结果,当老师讲评我们的作品时,我恨不得能在教室中找到个地洞钻下去,因为我的童话书在班中众多同学的童话书堆里实在不堪入目.但赵老师居然还能找到理由表扬我,她说:"咱班的智多星钟一韬想象力真丰富,只是他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想象空间,以至于省掉了这么多不应该省去的文字……"我当然明白老师话中的意思,无地自容之后发誓一定要认真填满那些"想象空间".于是我埋头修改我的第一本"童话书".  相似文献   

19.
<正>10多岁时我最喜欢书。每当学校图书馆里有新进的装在硬封套里的图书,我就请求女图书管理员把不要的空书套给我,使劲嗅着它的气味。仅仅这样便感到很幸福,就是如此疯狂地被书吸引。当然不单单是嗅嗅气味,也读了很多书。只要是纸上印了字,几乎什么东西都会捧在手上阅读,各类文学全集也逐卷通读下来。整个初中和高中时代,我从未遇到过读书比我多的  相似文献   

20.
孩子的事令我们忧心忡忡当切尔西·克林顿第一次躺在我怀里时,我被自己对她的爱与责任深深地感动。尽管我读了许多书,研究过许多孩子个案,也替许多孩子辩护过,但是对她的到来——这项奇迹,我仍是束手无策。我这才真正懂得作家伊莉莎白·斯通的话:“决定要有一个孩子——这真是不可思议,因为你等于决定要永远把一颗心悬在你的身体外面游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