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代历史表明,科技中心的转移往往带来霸权中心的转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新的技术中心,并崛起为世界霸主。科技优势成为美国霸权的强大支撑。由于美国在关键性的高科技领域、科技人才和科研投入方面依然处于明显优势,与19世纪的英国相比,使英国丧失科技优势的弊端并没有在美国身上再现,还在还看不出有科技中心转移的迹象。因此,建立在科技优势基础之上的美国霸权在一定时期内还可能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2.
教育与创新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集力的竞争”,“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江泽民同志的讲话深刻揭示了教育、创新、经济三者的关系,本文想就教育促进创新,创新促进经济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教育是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因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教育是第一生产力的母机,是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只有先成为教育中心,而后才成为科技中心。18世纪前的中国可以说是世界的教育中心,随着欧洲文艺复兴的开始,西欧逐…  相似文献   

3.
世界文化流变图景基本上呈现东学西渐、西学东渐与东西互学三种态势。而在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的具体流变过程中呈现四种类型。无论是从三种态势还是从四种类型,都对教育发展与开放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世界文化中心转移大势基本上呈现出以世界科技中心转移为表征的包括制度、哲学、宗教、文学、史学与艺术等的转移。一方面,世界文化中心的转移对教育发展与开放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世界教育中心的转移则超前于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  相似文献   

4.
从历史来看,国际科技中心与高等教育中心转移具有同步性。当今全球面临一个"无创新"、"低增长"、"高冲突"的过渡时期。面对科技低潮,应该遵循科技发展规律,注重基础研究,注重人才培养,为技术创新和科技革命打下基础和提供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5.
世界文化流变既是一幅始终流动着的人类文化发展宏观图景,又是不断更迭的世界文化中心转移大势速描。世界文化流变图景基本上呈现东学西渐、西学东渐与东西互学三种态势。而在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的具体流变过程中呈现四种类型。打开世界文化史,世界文化流变无论是从三种态势还是从四种类型上看,都对教育发展与开放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世界文化中心转移大势基本上呈现出以世界科技中心转移为表征的包括制度、哲学、宗教、文学、史学与艺术等的转移。一方面,世界文化中心的转移对教育发展与开放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世界教育中心的转移则超前于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  相似文献   

6.
16世纪以来,全球先后形成了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5个科学和人才中心。世界科学中心、高等教育中心是周期性转移的。转移的时机、机制与关键组织变革是高等教育中心转移的核心要素。从转移的时机看,科学发展、技术变革与工业化为高等教育中心转移提供了历史条件。世界高等教育中心转移的机制是高等教育机构的新设置或者创新性改造,高等教育机构依技术变革与工业化做出相应创新,学术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是实现高等教育中心转移的关键组织变革。高等教育需要及时有效回应外部环境的挑战与机遇,及时有效实施组织变革与制度创新,才能抓住机会窗口,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  相似文献   

7.
世界科学中心从古至今经历了数次的转移,本文通过对历次科学中心的转移与科技传播关系的分析,认为科学中心转移的规律与科技传播力度有关,科技传播力度大的国家必然会成为科学发展的中心.分析当代世界科学发展的方向,现代科学发展使西方机械宇宙论统治地位出现动摇,而中国的整体论、有机论、系统论的科学哲学思想面临全新发展机遇,我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科学中心,并从科技传播学角度分析了我国成为新的科学中心面临的实际困难与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8.
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小学生科技中心校园气象站.是在经过长时间广泛的调查研究、艰难刻苦的创新构思、精心细致的筹谋策划、周密详尽的规划部署的基础上设计建造的。建成的校园气象站构成了适应科技教育的独特结构格局;符合科技教育特有规律的先时创新教育理念。同时,科技中心还采用引领多学科探究的多维模式,大胆地作出拓展探索的前瞻性规划。使科技中心气象站和气象科技教育就像一枝绚丽的校园气象奇葩.绽放在绮丽秀美的渤海湾畔。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教育部将在南洋初级学院设立科学与科技中心,作为推动科学与科技教育的场所。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陈敏良在青少年创意展致词时说,这是教育部为配合“科技企业21”而推出的一系列计划之一。设立了科学与科技中心后,新加坡北区第一校群的9所学校的学生,都有机会到中心参与多种科学和科技活动,包括专题作业、创意作品展览会和讲座等。  相似文献   

10.
一、我校综合改革的基本思路从1993年起,我校进入了综合改革阶段。综合改革的总目标是“围绕一个根本任务,建设两个中心,坚持三项基本方针,努力拆除四堵墙”,即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把我校办成主动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中心和科技中心;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并把德育放在首位的方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建设主线的方针;进一步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墙,系科之间的墙,教与学  相似文献   

11.
张琳琳 《成人教育》2011,31(2):19-20
通过教育与培训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只是教育功能发挥的一个层面,从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个体发展需要来看,实现该群体的市民化,使其成为城市新市民,才是教育与培训在更高层次的目标定位。为了实现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市民化发展,要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大众化、多样化的优势,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素质全面提升,推进其成为新市民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今年四月一日,是我中心成立五周年的喜庆日子,我们表示热烈祝贺。我们继续工程教育中心1986年4月1日成立时,是全军第一个继续工程教育单位。其前身是国防科工委工程设计研究所教导大队,创建于党的工作重点转移的1979年7月2日。改建为继续工程教育中心后,直属国防科工委司令部建制和领导。随着单位名称和隶属关系的改变,教学任务也由原来培训基层指挥员和初级技术干部,转变为培训中、高层次的科技、管理和外语人才,使我们单位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
谢泽源 《江西教育》2005,(14):37-38
"高原期"现象,原指技能的练习曲线中,开始进步快,但练习一段时期后往往出现一个明显的、或长或短的进步停顿期,即高原期.突破这个高原期后,技能才可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突破"高原期"的策略是加强对技能的再认识,积累更多的背景材料,寻找新的兴奋点.  相似文献   

14.
青春期作为个体生命历程中一个专门的过渡时期,是在人类社会进入近代以来才出现的。社会的开放程度越大,社会的现代化技术越高,社会的发展速度越快,青春期作为一个独立阶段的种种特征也将越明显,社会成员的自主自觉程度越成为个体的重要素质。目前,我国青少年性成熟较早,而结婚可能较迟。在社会文化价值观冲突大,性等待期长的特殊时期,青春期个体成长所面临的各种困惑,压力也将增大,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已成为无法回避的任务。由于个体的青春期主要是在受教育阶段渡过的,学校教育对个体在青  相似文献   

15.
由苏州市中等职业教育中心校长何介雄发起,现有23个城市的35所职业教育中心(校)参加的“全国城市职业教育中心研究会”最近在沈阳召开了第四届年会。会议认为,职业教育中心应成为在一个地区或一定的行业范围内具有先进性和示范性、开放性与辐射性,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相结合的教育机构。为交流信息、互相促进、办好职业教育中心,1985年,苏州市职业教育中心、阜新市职业教育中心等8所城市职敦中心开展了校际交流。当1987年11月召开  相似文献   

16.
由于英、汉两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同,导致了英汉两种语言习惯上的差别。在平时阅读英语时,我们往往看到一些句子形式上否定这个部分而实际上否定的却是另一个部分,这种否定形式,在英语中称作否定转移。否定转移在英语中是一种既常见而又特殊的现象。我们主要应当掌握下面几种否定转移:  相似文献   

17.
<正>学校设立规章制度,是为了规范和限制学生的行为。但很多学校在寻求教育上的突破时,连学生形象都千篇一律,何来精神与个性的独特呢?当学校成为工厂,教室成为流水线,恐怕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与初衷。我觉得,一味地限制学生的穿着和行为并不可取,适当释放学生的天性才更有必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更具个性才是未来教育的出路。先从表象的东西开始放宽,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与想象。现在的社会不是有一个信息爆炸、科技爆  相似文献   

18.
辅导员隐性知识转移的凝聚力较低,大多数扮演吸收知识角色,但转移效率较高;融洽的情感关系、拥有相同性别、相似职称和学生工作年限有利于知识的转移;男性优于女性,职称越高和学生工作年限越长越有利于知识转移。其中学生工作年限对知识提供者的地位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原期”现象,原指技能的练习曲线中,开始进步快,但练习一段时期后往往出现一个明显的、或长或短的进步停顿期,即高原期,突破这个高原期后,技能才可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突破“高原期”的策略是加强对技能的再认识,积累更多的背景材料,寻找新的兴奋点。推行新课程改革几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师的教学观念与行为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逐步成为广大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评价方式注重多元性、过程性、发展性等已逐步进入教师的教育教学视野。  相似文献   

20.
从实践的视角反思农村基础教育问题,需要对传统的教育价值观、教育目标、教师管理、教研机构等进行变革。突破知识观的霸权地位,确立生活观,理顺知识与生活的关系,使农村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成为学会生活并追求幸福生活的过程;培育“第二种选择”,使农村学生既能升学也能就业,使农村中小学成为农村社会的教育中心、科技中心、文化中心;解放农村教师,营造一个“留人、育人”的工作环境,建立“农村教师离职国家补偿制度”,形成一个农村教师“退出”的辅助机制;重建县级教研室,改组教研员队伍,拓展研究领域,增强专业引领和决策咨询功能,推动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色性发展和“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