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闻写作学》是我著、编的高等学校文科新闻写作学科系列教材中的主教材。与之配套的尚有《中外新闻选》(胡乔木同志题写书名)、《中外通讯选》上下集(陆定一同志题写书名、(《十年浪迹——三中全会以来通讯报告选》上下集等)。 这套新闻写作学科系列教材尤其是《新闻写作学》,出版发行后,在全国新闻界乃至港澳地区竟引起了意想不到的反响。  相似文献   

2.
新华社新闻研究所为了纪念自己的20岁生日,没有举行盛大的招待会,也没有安排其它铺张的纪念活动,而是精心编辑出版了两本纪念文集,其中一本就是《新华社采编经验选萃》。我觉得把编辑、记者的理论研究成果汇集起来,将其转化为一种知识资源,这是一种最有价值的纪念。《新华社采编经验选萃》收录的71篇文章,是从近20年来新华社《新闻业务》周刊上发表的数以千计的文章中挑选出来的。书中汇集了参与重大报道的编辑、记者撰写的采访经历、心得体会、经验总结,记录了采编人员关于各种重大报道实践与理论问题的研讨成果,绝大部分是首次向…  相似文献   

3.
时评要到位     
本人曾写过一篇《读者需要指点迷津》的文章,收在《人民日报评报选萃》一书中,确实道出本人的心声,办报不能没有“言论”、“随笔”、“时评”这类文字,特别重大的国际事端发生时,读者有时会觉得“看不懂”或一头雾水,更需要我们的时评发挥威力,加以分析、点评与解读。  相似文献   

4.
钱昆 《图书馆》2014,(3):52-55
1925年,时任《京报副刊》的主编孙伏园,组织了一场关于"青年爱读书十部"与"青年必读书十部"(以下简称"两大征求")的读书征文活动,面向知名学者和普通青年学生同时征求意见选票。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两大征求活动的结果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经典阅读的理解与看法,对今天的阅读推广工作仍有借鉴意义。本文对"两大征求"书目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京报》对于爱读书票的统计结果数量有误;而在阅读内容方面,《史记》、《左传》、《胡适文存》是学者与青年学子的共同选择;对鲁迅选目所引起的论辩资料进行了再次梳理,厘清了学界对于这份书目的一些不准确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陈衍素来留心师友文字,尤喜王渔洋《感旧集》,用力四十余年增补其中诗人小传,其编选《师友诗录》或受此启发。《石遗室师友诗录》最初刊载于《国学萃编》,后因与沈宗畸交恶而停止刊载。现存《师友诗录》六卷,选张之洞、陈宝琛、陈书、沈曾植、梁鼎芬等九人诗作,后以此为蓝本成《近代诗钞》,并奠定了其编纂体例。  相似文献   

6.
《一个人真能承包一百个厂吗?》是一篇持论精警,颇具见地的论辩式小言论。文章发表于大连日报1988年3月1日的《广议篇》专栏上。论辩式小言论,一般针对现实生活中新出现的不良思想苗头或偏颇见解,及时运用辨正、质疑、辩论、反驳的方式进行说理分析,以明辨是非。这篇小言论的立论以企业家、石家庄造纸厂厂长马胜利超越实际承受力多方签订跨省市的承包计划这一典型事实引为质疑论辩的由头和目标,旨在通过论辩,坚持求实精神,  相似文献   

7.
时下,不少报纸都有自称“萃”的版面,如《周末精萃》、《报刊文萃》、《读者文萃》等。这类“萃”版编辑的着眼点大都侧重于可读性上,所以一些“萃”版的文章大多是很好看的。  相似文献   

8.
论短新闻     
在认识的长河中,激起的点滴浪花往往有其光辉。撷取这点滴浪花或描述这长河的一瞬的短新闻,也自有其意义和价值。新闻虽短,甘苦自知。这里发表的,是即将出版的《新华社中青年记者短新闻选萃》一书中部分作者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程天敏等编辑的《中外新闻选》即将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胡乔木发表于1946年9月1日延安《解放日报》的《人人要学会写新闻》一文,被列为该书篇首。此书共收人中外108家新闻媒体上溯1840年、下至1991年这151年间刊播的370篇富有借鉴意义、参考  相似文献   

10.
香港凤凰卫视的《时事辩论会》是一档关于时政新闻论辩的电视节目,该节目自2003年3月开办以来,至今已经12个年头了。本文以《时事辩论会》为研究对象,透过对论辩话题的策划、参与对象的选择、节目时长的设定、舆论场的构建这几个方面来探求该类型节目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时下 ,不少报纸都有自称“萃”的版面 ,如《周末精萃》《报刊文萃》《读者文萃》等。这类“萃”版编辑的着眼点大都侧重于可读性上 ,所以一些“萃”版的文章大多是很好看的。但什么东西多了都难免鱼龙混杂 ,不少以“萃”名之的专版越来越不“萃”了。有的非但不“萃”,还很芜杂。如果谁想查一些资料 ,到“萃”版上去查某年入选好新闻、优秀言论这类文章一般是要白费力气的。但若是查找稀奇古怪、后来被证明是乱编的假新闻十有八九不会空手。像“山城有了卖报女”、“熊掌风波”、“卖人肉包子”这类假新闻都不只被一家报纸“萃”过。至于哪…  相似文献   

12.
在我个人的阅读史里,连环画绵延的时间非常长,从识字年龄一直到高一,四大名著都是先看连环画入门的。印象最深的童话书是一本厚厚的《童话选》,特别喜欢里面选的那篇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读了不知多少遍,每一次瞪大眼睛心咚咚使劲地跳。最喜欢的小说则是一本79年版的《外国儿童短篇小说》,一些古旧的来自日本、土耳其、捷克、俄国甚至斯里兰卡的丰富优秀的儿童小说,象日本的《两分硬币》、菲律宾的《父亲上法庭》,悲剧的冲击和喜剧的感染,给我的生动影响一直绵延到现在。从童年到少年,这几本书被一个小姑娘读了很多遍,都快翻烂了。这样,…  相似文献   

13.
因贺岁电影《非诚勿扰2》的热映,一首小诗《见与不见》为人们所熟知,很多人将这首诗认作是仓央嘉措所著。但作者谈笑靖将出版相关书籍的珠海出版社告上法庭。10月19日,北京东  相似文献   

14.
我国少数民族在自己发展的悠久历史中,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无数精神文化财富,民间故事更是其中的瑰宝。建国以来,我国广大民间文学工作者,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了大量的挖掘、搜集、整理和翻译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在这个基础上,上海文艺出版社规划出版了一套《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丛书·故事大系》。至今已经出版的有《蒙古族民间故事选》、《藏族民间故事选》、《维吾尔族民间故事选》、《苗族民间故事选》、《彝族民间故事选》、《满族民间故事选》、《侗族民间故事选》、《瑶族民间故事选》、《白族民间故事选》、《黎族民间故事选》、  相似文献   

15.
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毛氏汲古阁刊《中州集》十卷,首一卷,附《中州乐府》一卷,二十册,半叶八行十九字,白口左右双边,版心下方题“汲古阁”三字。然此本并非汲古阁初印本。扉页题“萃古斋藏板”,且钤长方朱印:“虎邱太子马头萃古斋书坊发兑印”,可知汲古阁所镌《中州集》板片后归于苏州书商钱听默的萃古斋,而重新刷印发行,用纸较为粗劣,与汲古阁印本不同。  相似文献   

16.
由于教学需要,我咬了咬牙花了十多元钱买来一本“著名鲁迅研究专家林志浩教授审定”的《鲁迅作品辞典》(以下简称《作品辞典》),翻开一看,原来是一部错误连篇,拼凑抄袭十分惊人的辞书。现仅就其“历史人物”部分稍加举例,想借贵刊一角之地发表出来。现只抽举“历史人物”的第三画,此画共收中外人物8人,现选  相似文献   

17.
为了尽快改变“书荒”现象,国家出版局最近决定,从北京和上海有关出版社已经出版的文艺书笈中,选出三十多种为当前广大读者迫切需要的中外优秀作品,迅速重印一批,首先供应大中城市。这批重印书,有我国“五四”以来和现代优秀文学作品,如《郭沫若剧作选》、《子夜》、《曹禺选集》、《红旗谱》、《苦牙花》等;有我国古典文学名著,如《(亻入)林外史》、《东周列国志》、《李贺诗歌集注》等;有外国古典文学名著,如《悲惨世界》(雨果)、《安娜·卡列尼娜》(托尔斯泰)、《莫泊(又木)(矢卜)篇小说选》等。三月初,出版局约订了北京、上海和部分省市出版单位的负责同志,研究了分工协作,突击完成这批重印书任务的方案,力争提早出书,尽快发行到读者手里。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专访”问题性“专访”是新闻记者带着社会生活和实际工作中人们共同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去作专门的采访,然后写成的访问记。譬如杨刚采写的《蓓蒂——美国社会问题的缩影》(1948年9月25日,见《中外通讯选》下集第959-966页)以及记者就某些商品的调价、新婚姻法的公布、招收研究生的制度、毕业生的分配、中年知识分子的生活待遇等问题对有关人员采访,都可以写成“专访”发表。问题“专访”的现实针对性是最强的。例如,  相似文献   

19.
新华社于8月中旬在哈尔滨召开了首届短新闻研讨会。为期5天的研讨会开得别开生面: ——会议开幕式是和新华社77名中青年记者合写的《短新闻选萃》一书的首发式同时进行的,显示了倡导短新闻的决心; ——来自总社和国内各分社的与会人员,都宣读了各自的短新闻论文,每篇不超过3000字。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也不例外,他的论文题目是《短新闻的两重境界》; ——与会的部分年轻记者身体力行,利用会议间隙深入街头巷尾,竞相采写现场短新闻。《哈尔滨日报》为此开辟了“新华社记者笔下的哈尔滨”专栏;  相似文献   

20.
一、谈话类节目谈什么?(一)以说故事为主。论辩型的节目在地方很难找到合适的嘉宾,操作起来难度较大。所以,地市级电视台谈话节目应该摆脱“论辩”的束缚,将谈话节目的选题范围不断拓展,个案、故事,以及由故事延伸出来的话题,都可以做出精彩的谈话节目。比如《鲁豫有约》、《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