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们”不但是普通话的复数形尾,而且在方言中尤其是北方方言中应用非常广泛。当前语法学界对现代汉语“们”的用法、性质、来源问题研究较为充分,这为进一步开展汉语方言复数标记“们”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样式和理论指导。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加大对汉语方言“们”字的田野调查力度,以此为基础,在先进语言理论的指导下,对“们”字进行全方位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丁”字笔画简单,但历史悠久,在甲骨文中便已出现。针对“丁”字的本义,学者们也各执己见、意见不一。文章从“丁”字的字形演变、构造、字义、文化内涵等方面对“丁”字进行了多方位的考释。  相似文献   

3.
“者”是古代汉语中很常用的一个词,但是对“者”字词性的研究,学者们意见分歧颇大。翻阅较有权威性的语法著作和字词典,关于“者”字的词性众说纷纭,令初学者难以适从。为此,笔者对“者”字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以方便初学者阅读理解。  相似文献   

4.
叠体字是汉字当中一种有趣的类型。近年来对其进行研究的文章亦层出不穷,内容主要集中在“叠体字的命名及定义”、“叠体字的形体”、“叠体字的意义”、“叠体字的读音问题”及“叠体字的起源发展和文化蕴涵”等方面。学者们的研究创获甚丰,但是依然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关于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未收录“劉”字这一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很大争议。但是过去的学者对这个问题的考察主要侧重于对“劉”字的字形的审视?疚娜唇?“劉”字放在《说文》未收字这样一个系统中进行研究,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阐发出和前人不一样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同形字作为一种常见常用的文字现象,从古至今,许多学者都意识到了它的存在并做了或多或少的评论。本文纵览古今八方,从同形字的定义、学者们对“同形字”的初步认识、同形字产生的原因、同形字的类别以及同形字与异体字和异读字的区别等多个角度对“同形字”做了全身“检查”。  相似文献   

7.
自1992年邓公盉出土面世以来,铭中“公”字,目前有“共”、“公”和“未识字”等三种解读意见。通观整篇铭文,发现其下字“尊”所从的偏旁在铸刻过程中错放了位置,导致学者们对“公”字误读。  相似文献   

8.
一日,小明请“们”字到他的作文中做客。“们”字起初非常乐意,但当它知道小明准备把它安在下面几个句子中时,“们”字满脸不悦,脑袋摇得像个拨浪鼓,并且说:“小明,真是对不起,我得告辞了!”说罢,悻悻(xing)而去。  相似文献   

9.
最近,文字国语言法庭接到了不少状纸,都是状告“们”字的。勺赫‘”“、“山4麒黝 其实,这怎能怪他呢?都是小马虎硬拉他入住的缘故。他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呀! 可是,“们”细细一想,觉得自己也有于是,他找到小马虎说:“‘全体老师群’表示人多了们’、‘一大群少兰员们’的‘们’字前都已有数量词‘全体’和‘一大“们”字免遭不白之冤@鲁江~~  相似文献   

10.
一字之师     
紧张的阶段性考试结束了,短时间的期待之后,学生们拿到了试卷,那些考得不错的学生将欢乐与喜悦写满了小脸,恨不得马上飞奔回家向妈妈爸爸报喜。作为老师的我,也对学生们这次的考试成绩感到满意。一声“放学了”,学生们陆续走出教室。晓昊同学却拿着他的语文试卷,走到我跟前,指着一个字问我:“老师,我这个字怎么错了?”我一看,他的卷子上写着一个“哓”字,这个字对我来说真是太陌生了,我说:“你写错了吧,应该是日字旁。”他说:“不,我前面写了日字旁的了。”原来这道题要求学生写出四个形近字,而他写的是“侥、晓、哓、娆”四个字,“那你认识…  相似文献   

11.
晨会课上,我让学生们拿出前天晚上的自测试卷校对答案。当对到成语填空“()()夜游”时,我怎么也想不起“秉烛夜游”的“秉”字怎么写,就粗略写了个近似的字。学生们见了直喊:“老师错了,少了一横!”我一时没反应过来,胡鲁杭同学便  相似文献   

12.
故事 在二年级的一堂校级公开课上,陈老师请学生们在田字格中写生字“轮”。在写之前,她先进行示范写。学生们也举着右手食指,跟着边唱笔画边写。 当她刚写完这个“轮”字时,从后面突然高声传来一个声音:“老师,您写错了。”  相似文献   

13.
犤原文犦您字后面为何不可加们“您”这个字,小朋友们再熟悉不过了,它是“你”的敬称。我们早上见老师问“您早”,就蕴涵着我们对老师的敬意。但对这个字,不少小朋友还不完全理解。比如,有的小朋友(包括成人)在写信或出黑板报时,往往要在“您”字后面加“们”合成“您们”以表示多数。这一加,就加错了,因为“您”本身就表示多数。“您”可表示多数,因为它是古代“恁”字演化而来的。“恁”在古代口语里是个常用多音字,本作“这样”、“如此”解,多见于诗词剧曲和通俗小说。当它读“nín”时,也被借来称“你”,不过并无明显的…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2008,(4):51-51
问:在毛泽东词《卜算子·咏梅》的教学中,学生对“风雨送春归”的“归”字发生了争论:有的说是“回来”的意思,有的说是“回去”的意思,老师们的意见也不统一。请问:这里的“归”字应该怎样理解?  相似文献   

15.
"二"字考释     
写了《“一”字考释》后,意犹未减。加之,朋友们鼓励我继续写下去,于是我就写了这篇《“二”字考释》。“二”和“贰”、“弍”是同一个字,前面是小写,后面是大写。本文就“二”字作一番以形说义、以声求义、据文证义的探索,或许对训诂学有兴趣的同仁们有点启发。一、“二”字的本义、同义、引申义  相似文献   

16.
李修超 《宁夏教育》2008,(10):66-67
“我对教育的理解”,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教育”二字,某权威工具书给出了这样的解释:教,传授知识或技能给别人;育,培养、培育。为了能准确地把握对这两个字的理解方向,更深刻地理解这两个字的基本内涵,我重新研读了本人认为较为典型的两篇文章,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启迪,在此就这两篇文章向同仁们作以简要介绍并希冀引发同仁们去认认真真地进行思考,或许从中多多少少能有些感悟。  相似文献   

17.
写字是小学语文学习的基本功,对于小学低年级段的孩子来说,写字教学在语文学习中更是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怎样才能让写字指导充满趣味,从而提高低年级写字指导的有效性呢,下面的几则案例带给了我一些思考:一、爱上写字案例一:老师正在指导一年级学生们写“心”字。老师说:“同学们,我们一起来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心’字吧,它有几个点呢?”一个男孩子说:“心字里外有三个点。”老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开始教新笔画“卧钩”。同时老师出示了相关的一幅画,让学生们观察。此时,一个调皮的男生插嘴道:“图上的他靠在枕头上,这个枕头好像就是‘心’字的第一点!”就这样,学生们渐渐地对“心”字的笔画和结构都有了深刻的印象。之后,教师强调了三个点的位置。又请学生们在作业本上认认真真地描摹并书写了一遍。  相似文献   

18.
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是古汉语研究中争议较多的一个问题。首先,关于“者”字和“所”字的词性,各家的看法就很不同。马建忠《马氏文通》把它们称为“接读代字”,①除说明其代词作用外,还强调了它们在句中的“接读”功能;王力先生将“者”和“所”字称为“特别的指示代词”;③王泗原先生称为“关系代词”;③还有的语法书把它们叫做“辅助性代词”;④中学语文教材则把它们视为助词,起帮助构词的作用。为什么众多语法家们总要在前面冠以“接读”、“特别”、“辅助性”、“关系”而不敢直言“代词”呢?显然,这反映了语法家们的科学态…  相似文献   

19.
师:老师在它的一蝗面上写了字,写的是什么呢?生:“我”“们”“爱”。师:这三个字,它们在同一个平面上吗?  相似文献   

20.
《母婴世界》2014,(3):38-39
“雾霾”二字,相信已经成为春节聚会的“必讲话题”了。相比自身健康,宝妈宝爸们更加担心的是宝贝们的身体。“雾霾”对宝宝而言就只是不能上学,没机会去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