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建立了关于悲剧的理论,这一理论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美学的进程。他对悲剧的定义是与他的哲学思想密不可分的。通过分析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与其悲剧理论的关系,既可看出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的思想内涵,又可看出一般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全面地理解特定作品与作者整体思想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古希腊文学为亚里士多德建构逻辑学说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思维素材及朴素逻辑思想,因此,古希腊文学是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说产生的土壤,古希腊文学的繁荣铸就了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说的辉煌,而古希腊文学的缺陷也引发了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说在某些方面的先天不足。  相似文献   

3.
人的文学     
我们现在应该提倡的新文学,简单的说一句,是"人的文学"。应该排斥的,便是反对的非人的文学。我们要说人的文学,须得先将这个人字,略加说明。我们所说的人,不是世间所谓"天地之性最贵",或"圆颅方趾"的人。乃是说,"从动物进化的人类"。其中有两个要点,(一)"从动物"进化的,(二)从动物"进化"的。……这两个要点,换一句话说,便是人的灵肉二重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赵昉 《语文知识》2013,(4):71-72
作为舶来品的通识教育即"General Education",其中文翻译又可为"一般教育"、"总体教育"。乍一听好像与大学高等教育的目标相去甚远,但其教育理念早已在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那里得到了应和,亚里士多德认为旨在实现人之心灵自由的"博雅教育"(或译自由教育)是通过发展理性,提升智慧及道德水平,实现人的身心和谐发展。更有甚者,我国孔子因提倡"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学习而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通识教育家。  相似文献   

5.
柏拉图的诗学思想是建立在他的"理式"论基础之上的,而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思想则是建立在他的"四因"说(特别是其中的"形式"因)基础之上的。本文比较深入地分析了柏拉图"理式"论的来源及其在诗学思想方面的矛盾性,阐释了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在其希腊艺术理论中的具体运用,辨识了理式论与四因说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6.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是对早期自然哲学的一个简单总结,也是一个具有革命性的创造。他认为,只有理解了事物产生的原因,即事物的本原,才能真正了解这个事物,因此提出了"四因说"。本文通过亚里士多德所提理论分别阐释了会导致事物产生的四种原因,重点论述了亚里士多德认为"形式是自然本原"的原因,阐发了作者对自然本原争论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体系以"存在"作为研究对象,调和了米利都学派和柏拉图的理论。在"形式"与"质料"的关系问题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暴露了其固有的矛盾。呈现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体系的内在矛盾,是清理西方形而上学思想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8.
潜能-现实理论是亚里士多德实体研究进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对于实体研究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亚里士多德从四因说转为二因说进而迈向"纯形式"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由四因说转变而来的质料-形式理论需要借用潜能-现实理论作进一步说明,于是在将潜能-现实理论与质料-形式理论相联系之后,便出现了质料-实体、潜能-作为的双层模式,并最终构成存在的三个等级。但二者的结合同样面临着生成中质料和形式何去何从的困境,于是对潜能-现实理论生成过程的系统分析势在必行。潜能-现实理论无疑成为实体研究的重要推动力,但远远不能完全解决实体问题,也不能完全取代质料和形式变成新的二因说,潜能-现实理论需同质料-形式理论相结合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9.
胡适认为:"中国文学最缺乏的是悲剧的观念,这种团圆的迷信乃是中国人思想薄弱的铁证。"王国维在评论小说时便说:"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非是而欲餍阅者之心难矣。”可以说中国文学里呈现的是“静态的悲剧”。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建构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纯文学理论的引入,鲁迅的"文学自觉说"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出现和被接受的,但纯文学的理论逻辑和中国传统文学的发展并不完全相符,致使在讨论这个问题时研究者不得不或明或暗地强调"文学自觉"中"文学"的概念,而对"文学"理解的多样性使得"文学自觉"的研究结论各不相同。"文学自觉说"研究的误区在于混淆了文学史意义上"文学"和文学研究意义上的"文学",以至于在"文学自觉"的问题上学界长期以来没能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这在客观上制约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教育信息资源开发是面向教育需要的特殊技术制作活动,不仅仅应从技术实践角度分析如何实施,更应从技术哲学层面阐释其本质内涵。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总结万物本原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因说技术制作思想,认为技术制品的形成有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四因说阐释了技术制作是材料、形式、动力和目的等要素紧密相联的过程,对教育信息资源开发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近十年来"说文学"的发展又呈现出新的景象,本文从价值、部首、字形、词汇词义、六书、古文字、声韵、其他专著、历史文化、计算机语言等方面对"说文学"发展情况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3.
"对于人的发展来说,自由的时间和空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亚里士多德说的"闲暇出智慧"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真正关心学生鲜明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发展,那么我们就能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地调整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4.
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主要阐述了他的悲剧观,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和启发性的悲剧理论."四大悲剧"是莎士比亚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品,也基本上代表了他最辉煌的文学成就.在创作实践中,莎士比亚对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文章主要通过比较的方式.从悲剧主人公的选择和造成悲剧的原因两方面来探讨莎士比亚对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作为"实践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是其主导原则和核心范畴,是一种"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必以历史的视角,梳理"实践观"嬗变的基本脉络。从亚里士多德始,经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到马克思,"实践观"的内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马克思以批判的武器,建立了"科学实践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果,科学实践观获得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伊本·西那(Ibn Sīnā,980-1037),是中世纪伊斯兰世界的一位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的哲学思想自成体系,并对东、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亚里士多德(约前384年—前322年)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这两位伟大的哲学家在他们的哲学思想的认识论中都对灵魂论有所研究,伊本.西那号称"亚里士多德第二",他走亚里士多德的路线,并继承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的很多进步方面。"论灵魂"就是伊本.西那对亚里士多德论灵魂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本文主要以伊本.西那和亚里士多德两位哲学家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灵魂观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进行比较探究。  相似文献   

17.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把"四因"最终归结为"质料因"和"形式因",究竟如何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亚里士多德思想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本体论是亚里士多德第一哲学的核心,本文试图从本体论的意义层面上来讨论二者的关系,以期能对进一步理解亚里士多德哲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徐军义 《文教资料》2012,(8):105-106
古希腊的"模仿论"经历了从模仿自然、模仿社会到模仿人生的三次转变,亚里士多德实现了"模仿论"的最后总结,奠定了欧洲文艺理论中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论基础。"模仿论"强调文学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生行动的反映,它能够反作用于社会生活,具有认知价值、审美价值和实践改造价值。在本质上,古希腊的"模仿论"是为人生的文艺理论,"模仿论"的发展过程是人类生命意识的不断觉醒的理论写照。  相似文献   

19.
亚里士多德通过"四因"说确立起的目的论思想为哲学思想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黑格尔通过否定的辩证法为目的论思想提供了严密的逻辑论证,但由于绝对精神最终目的的虚无性,最终使其哲学囿于形而上学之中。马克思从主体和目的两方面对目的论思想进行了批判和改造,认为目的理性是现实的人所特有的自觉能动性,最终通过现实的人的实践劳动成功改造和超越了从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的传统目的论思想的桎梏,启蒙了现代哲学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贽作为一名思想家,其提出的"童心说"是对宋明理学的一种反动。虽然李贽并不是文学家,但在他看来,"童心说"对于文学亦有莫大的启示。从本体论来说,童心是文学的本体;从价值论来说,自适与教化是文学的价值;从发展论来说,文学要革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