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孙卫斌 《海外英语》2011,(8):204-205,207
传统翻译教学侧重句法、词法的分析讲解,造成学生在译文的衔接连贯方面存在不少问题。该文分析了语篇翻译过程中的衔接转换,指出了应在语篇翻译教学中提高学生衔接意识的培养,并提出了改进教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胡先兰 《考试周刊》2012,(63):31-32
衔接是语篇研究中的重要内容,随着语篇翻译的研究不断深入,衔接的作用也日益凸显。由于文化间的差异,汉语和英语的语篇衔接手段有同有异。本文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视角出发,分析衔接在汉译英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王健 《教书育人》2006,(10):69-70
连贯是语篇的无形网络,体现在语篇的深层结构上,即读/听者通过阐释显化语篇组成部分之间的浅势意义及隐性关系。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即通过语法、词汇和篇章的手段表达的语篇组成部分之间的显性关系。一个语篇之所以称之为语篇,主要在于其内在语义上的连贯,从而具有了语篇特征。语篇的特征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衔接是实现语篇连贯的一个主要手段,在语篇连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衔接手段的使用并不能保证整个语篇就是连贯的。下面结合连接词语和词汇衔接客观分析语篇连贯与衔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语篇衔接手段在语篇构建及语篇理解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了解并掌握语篇衔接手段对英语学习及英语应用至关重要。通过举例分析,介绍语法衔接手段和词汇衔接手段的特点,研究其在语篇构建中的积极作用及其在实现语意连贯中的效果,以期对英语学习及其应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应用语篇衔接进行英语阅读教学,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的以词语或句子为单位阅读教学中的不足。分析了常见的四种语篇模式,即:问题-解决模式、主张-反主张模式、提问-回答模式和概括-具体模式,提出运用语篇衔接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有助于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7.
衔接和连贯是语篇的两大特征。语言学界在如何看待这两者的关系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属于语篇的实体层面(substance),而且它是将语句聚合在一起的语法及词汇手段的统称;而连贯是语篇的无形网络,属于语篇的形体层面(form),并且它是一个语义概念,是将一个个词语、小句连成更大的语义结构的一种逻辑机制。二者共同作用,构成完整的语篇。  相似文献   

8.
杨磊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321+323-321,323
语篇连贯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概念。我们所说的话和写的文章必须是连贯的,才能被接受的一方听懂、读懂。教学的重点不再是句子的结构,而是语篇的结构,以及语篇与语境的关系,语篇的功能等。在外语教学和学习中,能否在阅读和听力中把一个语篇理解为连贯的语篇,能否解释为什么一个语篇是连贯的,有哪些因素使它连贯并且在说话和写作中,能否生产出连贯的语篇,能否恰当地运用衔接机制,是外语教学和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开始研究语篇衔接问题,这一问题为当前语法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本文试图通过新闻联播语篇这一特定的语体,分析新闻语篇中出现和未出现的衔接手段的原因,发现新闻语篇的衔接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0.
谈英语作文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Halliday于1976年系统地提出衔接理论之后,在语言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兴趣,但对衔接和连贯也一直存在着争论。本文人作文语篇的角度,对衔接的概念、功能以及衔接与连贯的关系进行讨论,同时指出正式书面语篇与口头交互语篇在衔接和连贯方面的一些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中西爱情诗亘古不变地演绎着对爱人的的依恋、思念、期盼。当这种盼望变成失望,失望变成绝望,埋怨之情油然而生。但此"怨"——男子对女子的"男怨"与彼"怨"——女子对男子的"闺怨"不尽相同。本文撷取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男怨诗和中国封建社会闺怨诗的些许奇葩,拟从背景、主题、意象等方面比较其异同,以期更好地理解两种文化下的怨情和两种怨情所反映的文化。  相似文献   

12.
基于Halliday的语篇衔接理论,对197名河南科技大学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的四级模拟作文中的好作文和次作文就连接衔接特点进行了抽样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好作文和次作文中增补连接和因果连接的使用频率存在显著差异,好作文中的增补连接词和因果连接词的使用更为丰富多样。两类作文中转折型连接词的使用频率都较高,但词汇使用单一,主要是but和however,但是两类作文中都存在着时间型连接词过少使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对英汉语篇衔接手段的认识和把握, 在理解原文和生成译文的过程中, 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韩礼德和哈桑的语篇衔接理论, 通过对英语专业大三学生在2006 年英语专业八级汉译英部分答题情况进行调查, 分析衔接手段在翻译中的使用情况, 并就此对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相关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语篇的联接手段之一的逻辑联系语进行了探讨。指出 :篇章的联接除语法词汇手段以外 ,逻辑联系语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恰当的逻辑联系语的运用 ,能准确无误地传递信息 ,达到较好的交际效果 ,语篇教学中 ,加强这方面的知识 ,有助于阅读 ,写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祁贞亚 《海外英语》2012,(13):241-242,264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three categories of cohesive relations divided by Halliday and Hasan in the book"Cohesion in English",and aims to compare the different and similar usage of cohes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相似文献   

16.
谢灵运山水诗不仅景中寓情,也多有直抒情怀者。其“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等句即寓时光流逝、万物盛衰改易的生命意识之慨。其诗中多有忧生之嗟,仕途之蹇、多疾病等是最重要的原因。谢诗中多有佳句,其风貌有自然可爱、逸韵谐奇趣两种。它们的形成与诗人沉溺山水又擅于情景表现的艺术技巧等有关。谢诗中也多有言论说理的成份,与全诗尚能气脉流贯。其议论说理,与他受玄言诗遗风影响及谙熟佛理、多仕宦人生之慨关系至切。  相似文献   

17.
在中英文古典诗歌中, 诗人们对花的寄情有许多相似之处: 借花抒情言志, 借花设喻, 借花衬托。但中国和英美两国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渊源, 中国诗人深受儒家、道教和佛教思想的影响, 而英美诗人则深受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基督教教义的影响, 因此, 在这些诗歌中, 他们所体现出的人生观和女性观又有着极大的差异, 这些差异使人类文明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8.
穆旦诗歌实现了关联词的使用与自我诗歌追求的有效性统一,这种统一既表现在关联词所显示的属性特征与穆旦诗歌追求丰富及明确传达丰富的一致上,也表现在关联词与穆旦"理性抒情"及诗歌叙事化主张的相融上。关联词入诗显示了穆旦诗歌的现代性追求,有效地促进了穆旦诗歌别样诗美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是传递情感,颂扬爱情最普遍和最直观的方式,中英诗歌概莫能外。中英诗歌存在许多共通之处,中外诗人们以饱满的情感,表达他们对爱情的渴望与追寻,同时也流露出与所爱之人离别的痛苦和忧伤,但中英爱情诗也有许多不同之处,从内容、表现手法和写作风格三个方面对中英爱情诗的不同特点做比较,探讨了形成中英爱情诗不同特色的社会和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20.
古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最富诗情画意。读古诗,体味诗歌音韵和诗情;用古诗,感悟古诗今用的魅力;写诗事,感受时空置换的神奇。多元化教学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古诗的美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