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欣 《体育与科学》2012,33(2):67-69,66
整体上来看,男性占统治地位的古希腊城邦中,女性是不能或不被鼓励从事身体训练活动的,然而斯巴达却是个例外。在斯巴达,女性不仅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还享有接受身体训练的自由。本文在对相关文献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在梳理斯巴达女子身体训练发展脉络的同时,指出斯巴达女子从事身体训练的原因是塑造能够生养战士的女人,塑造拥有美丽形体的女人以及塑造"狄奥尼索斯的女儿们"。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由于女子的解剖生理特点,运动能力相对较男子弱,一些较激烈,对身体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被视为女子的“禁区”。随之体育科学的进一步发展,禁区已被逐渐打破,马拉松、拳击、足球、举重……这些运动项目女子的进入,导致了对女子体育运动适应能力的重新认识,为女子体育运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下面就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女子体育运动作以介绍。女子马拉松在历届奥运会上,马拉松一直是女子运动员的禁区。马拉松跑程长,对身体、尤其对心肺功能要求很高。由于女子的心肺功能较男子差,因而女子长期被排除这项竞赛之外。1967年,美国运动员凯瑟琳·斯威策为了打破这个禁区,她女扮男装,跑完了波士顿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体育史上,古希腊体育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当时的希腊以男权为中心,妇女的地位非常低,她们被禁止参加公共活动(包括体育活动),其活动领域局限在私人领域———负责照料家庭和生儿育女。然而,斯巴达城邦特殊的社会结构却给予妇女们一定的活动自由及参与公共事务的机会,因而斯巴达妇女对体育的参与是其它城邦妇女所望尘莫及的。本文试图对古希腊斯巴达城邦的妇女体育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一、斯巴达妇女体育兴起的社会背景斯巴达是多利亚人建立起来的重要城邦,它以军事化的社会组织和教育制度而闻名于世。斯巴达人尚武好战,这与斯巴达城邦…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女子体育是伴随着上个世纪初期天翻地覆的女性革命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体育运动解放身体和将运动者置于众目睽睽之下的特性,使女性解放和体育运动紧密相连,可以说,女子体育的兴起是女性解放的代表性标志之一,女子从事体育运动在都市里一度成为时尚。  相似文献   

5.
历史总能让一个民族披裹着神秘的面纱。斯巴达的历史告诉我们,其神秘缘于选择了复古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核心是体育锻炼,并让身体强壮起来以抵御外部势力的袭击。斯巴达将体育运动当成民族的事业来执行,并将其写进了法律。同时,战争机器无休止的运转,又使得人口数量急剧下降,衰亡在强健的身体背后不可避免地发生着。民族和社会的兴衰都是历史的写照,斯巴达创造了不一样的历史,这一历史的书写者是"体育"。斯巴达体育有其社会历史基础。从法律制度、教育体系、政治空间、战争技艺和妇女竞技等不同视角,考察体育现象背后的历史成因,能使我们全方位了解斯巴达体育的概况,并从中得到一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城邦体育运动的文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运动是古希腊城邦的自身事务之一,城邦通过体育运动向公民传达着政治理想和精神述求,只有人才会用思想和身体去感受体育.站在城邦体育的视角,探寻人与体育运动的独特关系.人是天生的体育动物,在古希腊城邦的德性面前,体育从野性向理性升华,成为城邦生活支柱之一.  相似文献   

7.
是城邦给了我生命:对古希腊城邦体育运动的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古希腊思想史上,城邦的出现是最具有决定意义的事件.是城邦给了我生命,是城邦给了体育发展成为社会性运动的机会.没有城邦的滋养,体育运动仍将寄生在劳动、狩猎、祭祀、军事和娱乐等人类社会行为上,是城邦使体育运动独立出来,成为古希腊教育3大支柱之一.研究站在城邦体育的视角,探寻其对于体育运动发展的作用,分析城邦体育蕴涵的幸福实现、自由思想、正义诉求、英雄偶像与勇敢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8.
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尤其是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在被誉为“男子支配的领域”--体育运动中,女子已向男子挑战了! 女子冰球、女子马拉松长跑、女子马拉松游泳、女子水球、女子举重、女子足球相继出现,甚至同场与男子夺标……。显示出了女子在一些所谓“男子项目”上具有惊人的潜力,确实令人赞叹! 近些年来,女子拳击运动也已在欧洲和美国兴起,  相似文献   

9.
雅典和斯巴达是古希腊的两个城邦,雅典为古奥运会的发源地,但历史上最杰出的竞技者多为斯巴达人,然而在戏剧、诗歌、建筑和雕刻方面,斯巴达却不如雅典.雅典和斯巴达对体育教育具有差异,根源在于雅典和斯巴达两种体育教育制度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阴盛阳衰"是中国竞技体育的一种独特现象,中国女子竞技体育运动以发展快、项目多、实力强、潜力大的特点优于男子的发展.分析"阴盛阳衰"现象形成的诸因素,有利于女子竞技体育成绩的保持和发展,并能为男子竞技体育成绩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足球运动是一项激烈对抗性的体育运动,其激烈,主要体现在比赛的时间长、场地大、比赛中运动员之间拼抢时的身体接触等。现代足球运动作为男子竞赛项目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但正规的女子足球运动则是近年才兴起的。过去,由于人们在女子的生理特点与足球运动的关系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一些比较保守的看法,所以足球运动长期被视为女子运动的“禁区”。但是,近年来随着各项体育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运动基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女子的运动能力及其生理机能有了新的认识,对女子到底能否适应足球运动  相似文献   

12.
“阴盛阳衰”是中国竞技体育的一种独特现象,中国女子竞技体育运动以发展快、项目多、实力强、潜力大的特点,优于男子的发展。分析“阴盛阳衰”现象形成的诸因素,有利于女子竞技体育成绩的保持和发展,并能为男子竞技体育成绩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古希腊斯巴达体育及其思想基础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希腊斯巴达体育及其思想基础浅论罗时铭(苏州大学215006)赵浅华(杭州大学310028)古希腊的斯巴达,是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南部的一个城邦。这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实行奴隶主寡头政治的城邦国家。由于斯巴达人主要以征服和剥削别人为生,并实行彻底的...  相似文献   

14.
<正> 公元前八世纪,古希腊逐渐形成了许多奴隶制的城邦国,斯巴达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城邦之一,其独具特色的体育教育体系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和深深的思考。 一、斯巴达简况 斯巴达位于希腊半岛南部,地处平原,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实行奴隶主贵族寡头政治的国家。社会成员分3个阶层:斯巴达人是奴隶主,总共不到3万人,占城邦人口的1/10;皮里阿西人是没有公民权的平民,人数极少;原有居民希洛人因被征服而沦为奴隶,约有30万人,几乎占城邦人口的9/10,他们痛恨斯巴达人的压迫,经常起义反抗。尖锐、激烈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迫使斯巴达人经常处于军事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世界田坛上,女运动员冲破“不能跑超长距离”的禁区,掀起了女子马拉松跑的热潮,这是体育史上一个了不起的新发展。在古代,许多国家不仅禁止妇女参加长跑等体育运动,而且连观摩体育比赛的权利也被当时的统治者所剥夺。据史料记载,在古代奥运会中,一名妇女乔装成男子,进运动场观看  相似文献   

16.
美国女子体育运动协会是一个非营利性的教育机构,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女性的体育水平以及争取女性在体育界的平等地位。这个协会建立于1899年,至今已有100年的历史了,现在已成为美国体育教育、娱乐和舞蹈六大联盟之一。协会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致力于提高女性的体育运动水平和为女性从事体育提供指南,同时还将其服务的范围扩展到对一些项目的指导上。机构的每一次改革都给女性体育带来了更高的地位、更强的实力和对女性体育项目的更多管理。美国女子体育运动协会,致力于女性体育专业性的发展,对女性体育研究的提高、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17.
前言 女子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女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不仅可以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增进健康,而且还可以使身体各部的肌肉得到协调发展,特别是通过体育锻炼能使腹肌、腰背肌、和盆底肌的力量得到增强,这对女子妊娠的身体健康和顺利分娩都有很大好  相似文献   

18.
关于体育手段的讨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我国体育手段的概念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研究认为,传统的体育手段定义混淆了与体育之间的区别,以致出现了以体育手段代替体育的问题。广义体育的核心手段是为实现体育目的的身体运动。体育运动技术则是身体运动的高级形式。体育教学、体育锻炼、体育运动训练、体育游戏和体育竞赛不仅是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的基本途径,还是体育的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19.
动用文献和系统科学的方法,对建立体育锻炼学的条件,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关系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地位;体育锻炼学体育科学体育中的地位进行探讨,指出: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同处体育运动的应用技术层次,构成完整的体育运动技术系统。体育锻炼有着相对独立的运动形态和理论、方法体系。体育锻炼学是探讨体育锻炼理论与方法的一门体育应用技术学科。  相似文献   

20.
报纸的女子体育报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揭示报纸体育报道量的性别差异。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研究结果和结论:报纸的体育报道量存在巨大的性别差异,即对男子的报道量远远大于女子,反映了报纸对女子体育的忽视和偏见。建议:呼吁广大媒体乃至整个社会关心、爱护和支持女子体育运动,促进女子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