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志摩在英国剑桥留学期间所记《康桥日记》的下落已经明晰.我近读胡适日记,便知道了这争来要去的三册日记的下落.  相似文献   

2.
一部近80万字的《留学日记》详细记录了1910年至1917年胡适留学美国期间的生活、学习和所思所想。胡适认为,救国千万事,造人为最要,而树人之道,端赖教育。教育救国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办好中国自己的大学,特别是一流大学。在归国后的近半个世纪里,胡适几乎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文化教育科学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在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对耿云志著《胡适年谱》和曹伯言、季维龙编著《胡适年谱》进行对比阅读,发现两书侧重点各有不同,且都存在不少的错误.校勘这些错误,既为修订版提供依据,又为编撰新《胡适年谱》打下基础.胡适的文集、日记、书信是编年谱的重要史料,如何利用成为编好年谱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胡适《日记》1930年3月2日记: 储皖峰先生来谈,他说,他集了我的话作了副对联: 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 少说点空话,多读点好书。  相似文献   

5.
参照胡适日后公开的留学日记、私人书信等材料,是重新回溯到新诗的发生这一历史现场的有效途径。胡适尝试白话诗的原始材料与他后来的文学史叙述这两者之间存在空隙与参差之处,置身其中不难发现从打油诗到白话诗这一命名转型的轨迹,白话新诗的发生与方言入诗的内在关联也由此得到呈现。  相似文献   

6.
继《胡适红学年谱》正式出版(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初版)之后.宋广波又将历年广为搜罗的胡适论《红楼梦》的专文、书信、演讲、日记、谈话等整理成编,并详加校勘、注释,而总题为《胡适论红楼梦》,即将交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我初读广波送来的选题说明、目录和样稿,即倍感欣慰。一则为广波对胡适论《红》资料搜求之全、之广、之细感到惊诧;再则,也是更重要的,今天象广波这样献身学术、  相似文献   

7.
田建荣 《煤炭高等教育》2014,(1):F0002-F0002
正留学美国的胡适先生曾在1915年2月20日的日记中写道:"吾他日能见中国有一国家大学,可比此邦之哈佛,牛津、剑桥、德之柏林,法之巴黎,吾死瞑目矣。"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有自己的一流大学。但在我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似乎路途依然漫长,目前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一所真正意义上的  相似文献   

8.
庚款留美生作为一个独特的知识分子群体,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学术教育的发展。在求知海外的岁月中,这批学子接受了不同学术思想的熏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志业理想。以胡适和吴宓留学时期的日记为基础,考察二人的留学生活,可知正是留学岁月中从师、取友以及本人的学术旨趣这三个方面在最大程度上决定了胡、吴二人日后的治学乃至人生。  相似文献   

9.
胡适在留学美国时期和到北大任教以后,对桐城派主要持批判的态度。但胡适同时对桐城派作了肯定。胡适提倡的新文化运动和桐城派传统文化之间存在某种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10.
李海军 《历史学习》2001,(10):22-22
本世纪初,中国掀起了一股留学热潮,一批肩负民族希望的中华学子踏上异乡国土,探求科学真理。其中,庚款留学的胡适就是其中一员。另外,像后来在中国学术界颇有名气的任叔永、梅光迪、杨杏佛、赵元任等都是胡适在美国求学的朋友。白话运动就是在他们中间开始酝酿的。  相似文献   

11.
这些年关于胡适研究综述的课题已经慢慢被学者所重视。在为胡适作各种传记评论研究的同时,我们应当不忘梳理胡适研究由来已久的脉络。从胡适留学美国的同时,既已经开始出现了关于评论他的文字。本文旨在从这一点上追溯至当今学界胡适研究的最新成果,清晰的展现出胡适研究的发展过程和思维视角的不断转变。  相似文献   

12.
胡适文学观的形成是在20世纪初期,受当时新文化思潮和现代西方思想的影响,尤其是近化论思想的影响,使胡适逐渐形成了进化的社会观和文学观。1910年胡适留学美国,潜心研究中国文化与文学,提出了“诗国革命”的主张,同时开始了白话文诗歌创作。1916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第一次公开系统地提出文学改革的理论主张  相似文献   

13.
胡适的文学进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适文学进化论的理论基础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运用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来审视中国文学的发展,指出文学“随时代而变迁”,所以“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胡适的文学进化论不但高度重视文学形式和语言工具的发展变迁,而且充分强调文学的内容也是社会生活和时代精神的一种记载,反映时代的社会生活,奠定了新文学的写实主义基础。胡适同时还从文学进化论的立场出发,提出了文学革命的思想主张,认为白话文学是文言文学的进化,必定优于文言文学,从而替代文言文学,成为中国文学的正宗,催生了新文学。  相似文献   

14.
胡适的日记、来往书信,以及北大收藏的相关史料表明:胡适任院长的时间是1932年2月,不是学界一般认为的1931年。胡适对于1930年代北大的中兴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他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是以兼职教授身份为北大帮忙,不愿意在北大正式任职。“九·一八”事变后,国内政治环境和北大校务方面的一系列变化最终促成了胡适出任北大文学院院长。  相似文献   

15.
近代著名学者胡适与海外汉学家交往频繁。以往学界多重视他与海外学人交游的个案研究,文章则通过对胡适日记、书信中大量文献的梳理,对他与海外汉学家近50年的学术交游做一纵向的梳理。藉此透析胡适对海外汉学研究态度的变化履迹,为当代的中学西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做人的成本     
著名学者陈之藩在青年时,胡适先生给了他一张400美元的支票,资助他到美国留学。陈之藩后来有了钱马上就还给胡适先生。还写了一封信致谢。胡适接到信后给陈之藩写了回信:“之藩兄:谢谢你的来信和支票.其实你不应该这样急于还此400元。我借出去的钱,从来不盼望收回,因为我知道我借出的钱总是‘一本万利’,永远有利息在人间。”  相似文献   

17.
叶子 《中文自修》2001,(10):10-13
2000年,迎着新世纪的曙光,15岁的女中学生叶子告别故都南京,跨海赴美留学。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她写下了大量的日记。这些日记,以一个少女的诚真情怀和文学新人的清丽辞采,记录了一段难忘的人生历程和生命感悟。这里,我们撷取其中的一组精采片段,并配发她的父亲、著名作家叶兆言的介绍文章,以飨读者。阅读这些文字,你也许会获得一份渴望中的新奇,对于一些有着与叶子相同的留学生涯的读者,那一定会勾起你一番真切的情感回忆和心灵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18.
胡适与大学     
杨庆辰 《教书育人》2002,(22):48-48
胡适72年的人生差不多有一半岁月是在大学里度过的。他在中国学习、工作过的学校有中国公学和北京大学,在美国则有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他读过从学士到博士的各级学位,也担任过从教授、教务长到校长的各级职务,应该说他对大学是有发言权的。浓重的大学情结横亘胡适胸中,可谓终生不变。1915年,胡适25岁,在这年2月20日、21日的日记中他感情激越地写道:“吾他日能生见中国有一国家的大学可比此邦(美国)之哈佛,英国之康桥牛津,德之柏林,法之巴黎,吾死瞑目矣。嗟夫。世安可容无大学之四百万方里四…  相似文献   

19.
程勤华 《教师博览》2010,(11):24-24
须知,胡适资助他人,并非为了投桃报李。因为,被胡适资助的人,并不能个个都像李敖一样知道胡适是"恩人"。有的人获胡适资助,自己还蒙在鼓里。现代著名学者、散文家、小说家林语堂于1919年秋从北京大学赴美国留学。在美国求学期间,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胡适自传和日记所记各个时期的美术活动和思想的梳理,来说明胡适刊登于《竞业旬报》的两幅“滑稽画”《时世妆》的创作背景、动机和讽喻意义。胡适这些画的发现,有助于我们理解胡适被忽略的别样才华和爱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